行政訴訟法涉外因素
1. 涉外行政訴訟具有哪些特徵
(1)訴訟主體具有涉外性。即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原告或第三人)中有外國人。行政訴訟的原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提起訴訟的人;第三人雖未起訴,但 也同樣是為了維護其合法權益而參加到訴訟中來的有利害關系的人,他們都處於當事人的地位。原告和第三人中,至少有一方是外國人,方能構成涉外訴訟,這也是 涉外行政訴訟最基本的特徵。這里所說的外國人,包括外國公民、無國籍人、國籍不明的人以及外國企業、外國組織等。關於,當事人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的居民和組織的行政訴訟不屬於涉外行政訴訟,但考慮到這三個地區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到他們的行政訴訟案件時,應參照涉外行政訴訟的規定辦理。
(2)訴訟發生的地點具有特定性。有外國當事人參加的涉外行政訴訟,必須是發生在我國領域內的,並向我國法院起訴的,方可稱之為涉外行政訴訟。所以,構成 涉外行政訴訟,還有兩個重要的前提條件:第一,必須是在我國領域內,由我國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我國主權范圍內行使職權的行為;第二,外國的當事人到我國法院起訴(原告)或參加到訴訟中來(第三人)。以上兩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方構成涉外行政訴訟。
(3)訴訟程序的特殊性。第十章對涉外行政訴訟的程序和法律適用等問題作了專門規定。如涉外行政訴訟應當遵循「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在法律適用上若我國參加或締結的國際條約有不同規定的,除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外應優先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外國人委託律師只能委託中國律師等。但是,涉外 行政訴訟程序是根據涉外案件的特點制定的,具有「補充性」特點,它和行政訴訟法的其他規定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因此,在涉外行政訴訟中,除適用涉外 行政訴訟的特別規定外,還需要適用行政訴訟程序的一般規定。
2. 第三人是境外民事訴訟涉外因素嗎
一般認為來,涉外民事訴訟,是源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訴訟;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審判及執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所謂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第一,訴訟主體涉外,即訴訟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或者外國企業和組織; 人民法院在審理國內民商事案件過程中,因追加當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屬於涉外民商事案件。 符合集中管轄規定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最高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1] 的規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參見《涉外商事審判實務問題解答》(討論稿),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網2002年11月發布。第二,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事實涉外,即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事實發生在國外;第三,訴訟標的物涉外,即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標的物在國外。
具備上述三個因素之一的民事訴訟就屬於涉外民事訴訟。
3. 國際私法涉外因素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涉外因素,總結起來有3個方面,一個民事法律關系中的主體、標的物、法律事實有版一個要素有涉外性,權就是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最重要的涉外因素是主體,即主體的國籍、主體的住所、主體的營業所在地。當一個人具有多個國籍、住所、營業所,或沒有國籍、住所、營業所的確定以那個為准,是國際私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4. 非涉外因素合同可選擇適用法律嗎是不是非涉外合同或無涉外因素就不可以選擇呢如有相關法條最好,謝謝
不能選擇。
5. 涉外行政訴訟什麼意思
涉外行政訴訟是抄指具襲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訴訟,在我國是指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認為我國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判的活動。不屬於這個范疇,不能告行政不作為
6. 行政訴訟法的涉外行政訴訟
第九十八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適用本法。法版律另有規定權的除外。
第九十九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一百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機構的律師。
7. 涉外行政訴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八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內行政訴訟,適用本法。法容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九十九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一百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機構的律師。
8. 涉外行政訴訟什麼意思
涉外行政訴訟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訴訟,在我國是指外國人版、無國籍人、外權國組織認為我國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判的活動。即行政相對人為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因此,中國人起訴國際組織駐華代表處,不屬於這個范疇,也不能告行政不作為。
9. 涉外行政訴訟如何進行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適用《中華人民回共和國行答政訴訟法》,並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機構的律師。涉外行政訴訟的一般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涉外行政案件的基本准則。主要有以下原則:1、適用行政訴訟法原則。國家主權原則的具體體現。2、同等原則。又稱國民待遇原則。國家平等原則的體現。3、對等原則。又稱相互原則。包括積極對等和消極對等。4、適用有關國際條約原則。5、委託中國律師代理訴訟原則。
10. 以仲裁法律關系是否含有涉外因素,可以把仲裁分為
ygfggbdfhh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