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有規定懷孕職工怎麼請假
⑴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懷孕幾個月才可以休產假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懷孕產前15天可開始休假。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外,晚婚的職工,增加晚婚假十二天;晚育的女職工,增加產假十四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再增加產假二十天。職工休晚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的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其工作單位不予扣減。
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按生育保險相關規定發放;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所在單位參照生育保險標准發放。
(1)勞動法有規定懷孕職工怎麼請假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⑵ 女職工懷孕了怎麼請假
女職工懷孕了怎麼請假?
女職工在孕期會出現身體不適,需要休養的情況,但如果請假手續不符合公司規定的,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那麼女職工懷孕了怎麼請假呢?懷孕的女職工有哪些勞動保障?下面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女職工懷孕了怎麼請假?
除了正常的孕檢外,懷孕的女職工需要請假休養的,仍然要根據正常的請假流程辦理手續,否則可能會構成勞動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情形。這時,用人單位是有理由解除勞動關系的,而且不需要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懷孕的女職工有以下請假要求:
1、請病假,需要提交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書或休假證明書。
2、請事假,需要得到單位的准許,否則可能構成曠工。
3、請產假,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女職工生育後,若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准,可請哺乳假。
懷孕的女職工有哪些勞動保障?
1、限制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於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以通知解除和裁員解除的方式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勞動合同屆滿的,應順延到女職工孕產期及哺乳期滿。
2、享有假期待遇
女職工依法享有產檢時間、產假、哺乳時間休假。
3、禁止從事勞動的范圍
用人單位不能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合孕期禁止從事的勞動。並且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加班和值夜班。
4、獲得生育津貼
符合生育保險報銷條件的,女職工可以領取生育津貼。報銷主要包括: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床位費和葯品費等。
綜上可知,女職工懷孕了請假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否則就會構成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情形。其中,請產假,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此外,女職工在孕期,用人單位應保障其應有的待遇,不得將其解除或要求其從事被禁止的勞動范圍等。(法律快車)
⑶ 國家勞動法規定剛懷孕能請假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見《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中第五、六、七條規定)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哺乳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女職工妊娠不滿12周(含)流產的產假為15天; 12周以上16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30天;16周以上28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42天。懷孕28周以上終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產假90天,其中包括產前休假15天。 懷孕期:產前檢查時間也算作勞動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分娩期:98天(產前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15天(每多生一個加15天) 晚婚晚育夫妻雙方中有一方可申請加30天產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八天的產假。
⑷ 孕早期請假勞動法有相關規定嗎
產假法定基本產假天數 《勞動法》第62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 這90天包括:產前休假15天+產後休假75天 產假時間按照自然天數計算。 產前假15天,系指預產期前15天的休假,距預產期2周時休產假以避免早產;產後假75天,系指生育後的75天休假. 休產假不能提前或推後.若孕婦提前生產,可將不足的天數和產後假合並使用;若孕婦推遲生產,可將超出的天數按病假處理. 特殊原因產假增加天數 難產 增加產假15天 多胞胎 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晚育 增加30天(30天並非固定假期,具體天數會因各地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可能沒有晚育產假) 獨生子女: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增加產假35天 望採納。
⑸ 新勞動法規定的懷孕期間請病假工資怎麼算
現有的勞動法律法規都嚴格地規定了女職工享有生育產假的權利。除此之外,在上海,對女職工孕期的休假還有更為詳細、具體的規定。主要包括:
(1)產前檢查:女職工妊娠期間在醫療保健機構約定的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的初查)應算作勞動時間。
(2)產前假:妊娠七個月以上,應給予每天工間休息一小時。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
在實踐中,大多數企業都遵守並認同女職工的產假、產前檢查假、產前假的相關規定。有部分企業還通過企業規章制度的形式提高了相關待遇。而目前關於孕婦的產前利益保障,有許多企業和員工遇到了一個難題:女職工在懷孕期間,長期休病假,怎麼處理?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休長病假,是有著現實的社會原因的。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里,女職工的生育年齡普遍較大,生育風險大;城市的交通在上下班期間是十分擁擠的,人身安全風險時時刻刻存在著;孕期從事的本職工作可能存在不利於胎兒健康發育成長的因素,如計算機輻射等,若從事部分體力勞動也存在風險。
而就企業來說,女職工的長期病假對生產經營活動、人工成本都存在直接的影響,特別是部分女職工從孕期的第一個月即休病假的情況。長病假員工長期不在崗,對於相關的工作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其崗位保留的時間約一年左右。因此對企業的人員調配、工作分配產生較大的困難。最讓有些企業難以接受的是:試用期的女職工,在懷孕後立即提出休長病假。
對於女職工在孕期休長病的情況,根據上海市的有關文件,主要有以下處理原則:
1、職工應履行請病假手續,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病假單。一般由醫療單位開具病假條(通常為2周/次),並由職工提交給企業。經企業審核通過後,職工開始休病假。
2、在長病假前六個月內,企業支付病假工資,具體標准如下:
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計發;
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本人工資按「職工正常情況下實得工資的70%計算。」
說明1:總體上是在原有實得工資的基礎上「折上加折」。
說明2:「職工正常情況下實得工資」是包含在職在崗期間的獎金、津貼、補貼等。因休病假的職工未能正常參加工作,因此前述因生產工作而產生的工資性收入是無法享受的,典型的示例如高溫補貼。
3、在長病假六個月期滿後,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具體標准如下: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其中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4、病假待遇低的「兩個保底」和病假待遇高的「一個封頂」,具體標准如下:
第一個保底: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待遇低於本企業月平均工資40%的,應補足到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
第二個保底:職工疾病休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不得低於當年本市企業職工最低標準的80%。企業職工疾病休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最低標准不包括應由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註:2010年度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是1280元/月,月平均工資是3896元/月。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待遇高於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發。
企業與員工就長病假存在的理解分歧與困境的根源在於:如何理解女職工生育的意義,如何理解國家、企業、家庭、個人在職工生育待遇方面的經濟分擔問題。企業自主用工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而這種責任的范圍是否可以無限地擴大?
承德律師網頁鏈接
企業是一種營利性的經濟組織,在遵規守法、人工成本、生產經營管理等因素考慮後,會有一種理性的選擇,這個理性的選擇包括對在職員工的利益保障與未來招募新員工的限制。
⑹ 按我國勞動法孕婦懷孕檢查請假怎麼算
符合正來常不要檢查的時間,計入自勞動時間。
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六條規定,「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該規定並未對孕期檢查的時間和次數作出規定,只要是正常必要的產檢,都應該計入勞動時間。
何為正常必要的檢查?不同的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醫療技術的發展水平制定出了相應的產前檢查方案,我國婦女孕前檢查的方案為:初查:孕12周之前;復查:12周後每4周一次,28周後每2周一次,36周後每周一次。檢查中發現異常應根據醫生意見,增加檢查次數,按時檢查以防止發生意外。
女職工在正常必要的檢查時間之外檢查的,一般按事假處理。
國務院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六條 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⑺ 勞動法里對懷孕請假是如何規定的呢
1。國家規定的婚嫁只有三個月,晚育的一般增加一個月。 2。現在請假只能作為病假處理,需要注意的是醫生只有病假的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是否同意最終取決於公司。 3。按照規定,對於病假有醫療期的規定,即在醫療期內休病假的,公司不得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醫療期的長短跟你在該公司工作的年限有關。 4。工作崗位沒法保證,特別現在的競爭社會,很少有公司虛位以待的。
⑻ 懷孕期間長期請假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產假法定基本產假天數 《勞動法》第62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 這90天包括:產前休假15天+產後休假75天 產假時間按照自然天數計算。 產前假15天,系指預產期前15天的休假,距預產期2周時休產假以避免早產;產後假75天,系指生育後的75天休假. 休產假不能提前或推後.若孕婦提前生產,可將不足的天數和產後假合並使用;若孕婦推遲生產,可將超出的天數按病假處理. 特殊原因產假增加天數 難產 增加產假15天 多胞胎 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晚育 增加30天(30天並非固定假期,具體天數會因各地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可能沒有晚育產假) 獨生子女: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增加產假35天
⑼ 員工懷孕,需要請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孕婦請假規定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見《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中第五、六、七條規定)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哺乳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女職工妊娠不滿12周(含)流產的產假為15天; 12周以上16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30天;16周以上28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42天。懷孕28周以上終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產假90天,其中包括產前休假15天。 懷孕期:產前檢查時間也算作勞動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分娩期:98天(產前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15天(每多生一個加15天) 晚婚晚育夫妻雙方中有一方可申請加30天產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八天的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