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勞動法合同
A. 《勞動法》規定:多少年的合同工可以轉為正式工
1、現在沒有臨時工、正式工的區分了,只要在單位從業,都是合同制職工,只有有固定期限回和無答固定期限之分,有固定期限又有合同期長短之分。
2、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但多數單位還保留著原「正式工」和「臨時工」的觀念和潛規則,主要表現在:薪酬待遇不同、保險福利不同、可上崗位不同等。
3、《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頒布後,少數單位開於意識到這種潛規則的法律風險,也開始在逐步調整制度,通過各種考試、考核消除這些差別;但多數單位還在我行我素,置國家法律於不顧。
4、要打破這種潛規則,主要靠勞動者本身要有法律意識,拿起法律武器,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維權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看薪酬待遇。是否與同崗位的「正式工」同酬,績效考核的差異除外,薪酬是否存在絕大差距。
二是看保險福利。國家規定的五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是否建全,是否與正式工同等水平;單位的各種福利是否一視同仁。
三是看上崗權利。與你同學歷、同專業、同資歷者所從事的崗位是否對你等有所限制。
如果三個方面都沒有差別,你也就算是「正式工」了,否則,行使你的合法權利。
B. 正式勞動合同是什麼樣的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專代表人屬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其它的條款也要合法,最好去當地勞動部門買合同好,省得去審核或漏掉什麼呢
C. 新勞動法合同
暈,我還以為你要勞動合同。你這情況公司明顯違反了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只要試用期限一過,民怕是一小時,公司就得按勞動約定給予賠償,具體你們雙方可以協商,如公司無理不給,你可以在當地人社局申訴。標準是不足半年賠半個,試用已過,公司應提前一月通知,如公司需立即解除勞動關系,公司還需支付一個的工資做為代通知金。
新勞動法合同的簽訂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規定勞動合同必備條
款:
(一) 勞動合同期限;
主要注意試用期的約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續簽勞動合同不得約定試用期。)
(二)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特別是集團公司,工作地點一定寫清楚)
(三)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四)勞動報酬;
(五)社會保險;
(六)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七)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以上幾點你一定要表述清楚,具體的合同樣板公司所在地的人社局有提供樣板。
D. 勞動合同是正式工嗎
是。正式員工是指通抄過試用期考察後被公司正式錄用的員工。企業招聘員工後,為了考察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為人處世情況而往往會給予一定的試用期(一般從幾天到三個月不等)。
通過這個試用期來考察一個員工的綜合能力,看其能否適應這份工作以及將來的發展潛力。而被公司錄用後,公司會與之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4)正式勞動法合同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正式員工
E. 正式的勞動合同是什麼樣的
勞動合同沒有正式模式,其成立條件和一般合同成立條件一樣,只是內容不同而專已。
F. 正式職工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區別
您好,您指的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就是訂立勞動合同的正式員工。當然可以是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能和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正式工,這個稱謂並不規范。一般可以理解為正式編制職工,但也是訂立勞動合同的。
G. 《勞動法》規定:多少年的合同工可以轉為正式工
1、現在沒有臨時工、正式工的區分了,只要在單位從業,都是合同制職工,只有有固定期回限和無固定期限之分答,有固定期限又有合同期長短之分。
2、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但多數單位還保留著原「正式工」和「臨時工」的觀念和潛規則,主要表現在:薪酬待遇不同、保險福利不同、可上崗位不同等。
3、《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頒布後,少數單位開於意識到這種潛規則的法律風險,也開始在逐步調整制度,通過各種考試、考核消除這些差別;但多數單位還在我行我素,置國家法律於不顧。
4、要打破這種潛規則,主要靠勞動者本身要有法律意識,拿起法律武器,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維權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看薪酬待遇。是否與同崗位的「正式工」同酬,績效考核的差異除外,薪酬是否存在絕大差距。
二是看保險福利。國家規定的五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是否建全,是否與正式工同等水平;單位的各種福利是否一視同仁。
三是看上崗權利。與你同學歷、同專業、同資歷者所從事的崗位是否對你等有所限制。
如果三個方面都沒有差別,你也就算是「正式工」了,否則,行使你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