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330條

民事訴訟法330條

發布時間: 2021-02-09 16:38:01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330條

來民事訴訟法只有284條,最源高法院民事訴訟法解釋有300條。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條 對第三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請求,人民法院經審理,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請求成立且確認其民事權利的主張全部或部分成立的,改變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錯誤部分;
(二)請求成立,但確認其全部或部分民事權利的主張不成立,或者未提出確認其民事權利請求的,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錯誤部分;
(三)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對前款規定裁判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未改變或者未撤銷的部分繼續有效。

B. 哪些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書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須條件。合同訂立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除非是法律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否則口頭達成一致的合同同樣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達方式,作為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載體,對合同的效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合同的形式可以分為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不能當然認定其為無效。根據立法精神,對合同書面形式的要求主要是基於證據上的考慮,以便更容易地解決這類合同糾紛。也就是說,這里的「應當」不同於「必須」,即使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也成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C. 律師:書證的真實性包括哪些方面

段。首先,應認定文書不是偽造,而是真正成立。其次,應當認定該人的思想在何種程度上對待證事實的證明有所作用 .即第一是形式上的證據力問題,第二是事實上的證據力問題。形式上的證據力與事實上的證據力在其他證據方法中很少加以分開區別。

書證的證據意義取決於其真實性。因而,通常需要針對真實性的問題提出證據,供法官考慮。換句話說,書證只有當其真實性被確定後方可作為證據使用。關於書證真實性規則必要性各國法律都有規定。義大利《民事訴訟法》215條216條219條220條221條 ;義大利《民法典》2716條 ; 奧地利《民事訴訟法》296條310條312條 313條314條315條 ; 日本《民事訴訟法》229條230條 ; 韓國《民事訴訟法》330條331條332條334條; 巴西《民事訴訟法》372條386條 ; 法國《民事訴訟法》287條288條290條291條292條295條 ; 德國《民事訴訟法》419條441條442條 ;澳門地區《民事訴訟法》359條471條 ; 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359條360條;美國《加州證據法典》1415條1416條1417條1418條 ;加拿大《證據法》8條 ; 菲律賓《證據規則》132第23條。 從本文以上歸納的條文數量可以看出,各國多比較重視書證真實性規則。各國用如此多的條文來規定書證真實性規則原因是不一樣的。英美法系國家在訴訟中採取陪審團制度,首先要向法官證明書證的真實性,這是初始步驟,然後再由法官予以考慮提交評審團加以認定。這樣可以避免出現誤導陪審團的情況。大陸法系雖然沒有上述情況,但是書證的形式上的證據力與事實上的證據力明確分開的特點使得各國沒有理由不對書證真實性作出規定。我國在大多數法官的素質比較低下的情況,更應對書證真實性作出規定。我國的民事訴訟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革,但在長期以來 「超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影響下,法官的強職權以及擅斷仍是一個嚴重的大問題。書證真實性規則的立法闕如,書證的識別以及運用規則全部委於法官的自由裁量,這就不乏存在自由擅斷的一面。況且由於實務中很多法官素質低下,忽視書證的形式證明力,而片面的考慮書證的實質證明力。因此對書證的真實性規則單獨研究加以規定完全有必要。

D. 失手致人死亡會怎麼樣

過失致人死亡一般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如果行為人能夠積極給被害人家屬進版行賠償取得諒解的,可權以爭取緩刑。
法律規定:
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E. 缺席判決的比較

根據德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原告不出庭參加口頭審理,法院可以根據被告的申請,對原告作出缺席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在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原告申請為缺席判決時,原告關於事實的陳述視為得到被告的自認。口頭審理不僅包括第一次,而且包括每一次連續審理日期。如果被告沒有提出抗辯,法院根據原告的申請對被告作出缺席判決時,被告也可以僅通過程序判決,申請駁回原告的請求,後者假定原告獲得了就有關他的訴訟請求進行抗辯的機會。
如果當事人雖然出席審理但不在法庭前進行辯論,法律上視為未出席口頭審理。口頭審理的日期通常由法院規定,而缺席的一方通常被正式、及時地送達了傳票。此外,出庭的一方當事人必須申請缺席判決,法院必須檢查通常的程序先決條件!當事人能力等「是否滿足。
如果一方當事人缺席,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依現存的記錄作出裁判,前提條件與申請缺席判決相同。根據書面文件的決定賦予法院較大的靈活性,因為案件所有的文件都可以考慮。如果一方當事人未到場的口頭審理日期不是第一次,這一點就特別重要,因此法院有權作出最終判決,命令收集證據或終止案件。
受缺席判決宣示的當事人,有對判決聲明異議的權利。如果缺席方在缺席判決送達之日起兩周內以書面提出異議,他可能不失去抗辯的權利,程序上視作沒有缺席判決,以最初缺席的當事人參加新的審理為條件,法院將作出新的決定,或者支持缺席判決,或者作出撤銷缺席判決的新的判決。缺席一方的唯一損失是訴訟費用,缺席一方當事人承擔缺席的費用———即使他能在最後判決中獲勝。!
由以上介紹可見,德國的缺席判決制度有以下特點:(1)原告缺席時,擬制為原告放棄訴訟請求,駁回原告的起訴330條「;(2)被告缺席時,擬制為被告自認原告主張的事實,對被告作出缺席判決331條第一款(3)允許當事人選擇適用缺席判決程序,或適用依現存記錄作出裁判的程序331條之一(4)把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期日雖到場而不進行辯論,視為未到場333條(5)當事人未提出答辯書不構成缺席335條第3款,(6)設立異議制度,異議合法時,原訴訟被提出異議的部分,恢復到缺席判決發生前的狀態。
這表明,德國民事訴訟法實行的是缺席判決主義為主的缺席判決制度,但其中缺席一方承擔有關費用的規定有利於防止異議的濫用;同時補充以一方當事人選擇根據現存記錄作出裁判的制度,體現了某種與一方辯論主義相似的制度機理。 根據《英國民事訴訟規則》的規定,在被告未提出送達認收書或答辯狀時,法院可以不經開庭審理逕行作出缺席判決。但對於以下案件,原告不能取得缺席判決:(1)基於1974年消費信用法)所指協議主張交付財務的訴訟;(2)運用《民事訴訟規則》第『章規定的可選擇訴訟程序的案件;(3)適用《最高法院規則》第80號令!抵押權訴訟#的訴訟,或者如訴訟在郡法院進行,採取抵押形式擔保的給付之訴,但這兩種情形下原告取得法院許可的除外;依據《民事訴訟規則》第49章及其補充的訴訟指引規定的訴訟程序,或者不要求提交送達認收書或答辯狀的訴訟,或者關於缺席判決的取得有特別規定的。此外,在海事訴訟、仲裁程序、有爭議遺囑認證程序以及臨時損害賠償訴訟中都不能取得缺席判決。缺席判決可通過兩種方式取得:如果訴訟請求是特定金額的款項的,或者款項金額由法院裁決的,或者交付財物但訴訟請求給予被告支付款項選擇權的,或者是上述幾種救濟的組合的,原告可通過提交特定文書格式的請求書,取得缺席判決;如果訴訟請求是除以上列舉之外的其他訴訟,或者是民事訴訟規則》第12.9條規定的僅要求承擔訴訟費用的缺席判決,或者是該規則第12.10條規定的特殊類型的訴訟的,應通過請求書取得缺席判決。
缺席判決如果不符合法定要件,法院必須予以撤銷。此外法院還可根據以下理由撤銷或變更依本規則作出的缺席判決:(1)被告有實質性勝訴希望的;(2)法院認為存在充分理由撤銷或變更該判決的,或者應允許被告就訴訟請求進行答辯的。在考慮是否撤銷或變更缺席判決時,法院應考慮請求撤銷或變更的當事人是否立即提出了申請。該申請可以由被告提出,也可以由原告提出。缺席判決被撤銷時,原放棄的訴訟請求重新恢復。
由以上介紹可見,英國的缺席判決制度在其基本結構上接近缺席判決主義的模式,而缺席的主體范圍主要限於被告。但在撤銷缺席判決的程序中,並不是一經被告異議就撤銷判決,而是斟酌被告理由是否充分,在此過程中,法院自由裁量的權力較大。 日本1929年民事訴訟法完全擯棄了缺席判決主義,代之以一方辯論主義的缺席判決制度。該法第138條規定:「原告或被告在第一次應為口頭辯論的期日不出庭或雖出庭而不為本案的辯論時,可以將其所提出的訴狀、答辯書或其他准備文書所記載的事項視為陳述,而命令出庭的對方當事人進行辯論。」該規定在1998年新民事訴訟法中未做任何修改158條『。

F. 以下哪些行為屬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N 兄弟人非常好,謝謝。祝生意欣榮

G. 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0條的規定觸犯妨害傳染病是該判刑幾年

第三百三十條【抄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准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H. 危險犯的主觀方面為什麼不能是過失

結論錯誤。或者說有例外的情形。我國刑法分則第330條規定的【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以及第332條規定的【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只要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無論主觀是故意還是過失的,皆可構成犯罪。即主觀過失,也可以構成危險犯。


一、危險犯

1、只要法益發生被侵害的危險,即構成犯罪的,稱之為危險犯。

2、對法益的侵害已經實際發生,並以此作為處罰根據的犯罪,稱為實害犯;

危險犯的社會危害性,表現在行為雖未造成實際的損害結果,但使法益面臨威脅,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財產安全陷入危險。

二、一般而言,對於過失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

1、沒有危害結果的,一般不構成過失犯罪。而危險犯,只要法益發生侵害的危險,即構成犯罪的。因此,通常認為危險犯的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

2、對於過失犯罪的處罰,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從我國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過失犯罪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

三、我國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則是例外的情形。

1、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2、第三百三十二條【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違反國境衛生檢疫規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I.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3條寬限期如何理解

」該條款事實上借鑒了德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的立法例,即在抵押物的所有權與抵押權發生混同時,可以成立所有人抵押權。這表明我國司法解釋已經有條件地承認了所有人抵押權制度。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梁慧星教授主持起草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第34條第1項規定:「不動產物權人,可以為自己將來設定一項類型肯定、范圍明確的物權,保留一個確定的順位。順位的保留,自登記時生效」;第330條規定:「同一物上設定的抵押權與該物的所有權歸屬於一人時,且在該抵押物上另有其他擔保物權的,抵押權不因混同而消滅」。可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我國民法學界傾向於有限度地承認所有人抵押權制度。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77條的規定至少在兩方面對我國《擔保法》作了重大突破:一是突破了抵押權消滅上的附從性。即在抵押權人與抵押物的所有人為同一人的情況下,被擔保債權消滅,但抵押權並不消滅,而是繼續存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抵押權的獨立性。二是突破了抵押權實現時的順序升進原則。從我國《擔保法》第52條和第54條來看,我國抵押權的實現實際上一直採納順序升進原則,而司法解釋第77條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順序升進主義原則,這就為我國日後推行抵押權證券化鋪平了道路。 應當承認,司法解釋第77條之規定間接參照了德國、瑞士相關立法,而直接借鑒了日本民法典第179條及我國台灣民法第762條。但與其他立法例相比,第77條之規定亦存在不足之處:首先,所有人抵押權從其歷史發展上來看主要是針對不動產而言的,我國司法解釋將其針對一切財產,從而過分擴大了所有人抵押權的適用范圍。眾所周知,我國抵押制度包括動產抵押。司法解釋第77條之規定很容易給人一種誤解,即:我國可以在動產上成立所有人抵押權。其次,司法解釋對所有人抵押權的效力規定過於原則,尤其是所有人可否以其取得的抵押權在位其他債權人提供擔保手段更是語焉不詳。 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第77條是在我國抵押權證券化尚未誕生的情況下作出的,因此司法解釋第77條的意義僅在於允許抵押物所有人對抗後順序的抵押權人,防止後順序抵押權人利用偶然因素獲取不當利益。但是,所有人抵押權更加重要的積極意義就是在抵押權證券化的前提下,允許所有人抵押權作為投資標的,直接滿足不動產投資市場對法律特徵的需求。可以預言,所有人抵押權制度因其獨特而強大的融資功能將會在我國民法體系中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J. 民訴法解釋330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條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案件,認為依法不應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銷原裁判,駁回起訴。

熱點內容
王者戰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13:01:52 瀏覽:103
哈爾濱市燃煤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9-29 12:45:01 瀏覽:792
寧夏2016人口計生條例 發布:2025-09-29 12:04:49 瀏覽:447
道德經的企業 發布:2025-09-29 12:04:48 瀏覽:967
2016年經濟法基礎第一章 發布:2025-09-29 11:52:57 瀏覽:526
麗水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29 11:52:22 瀏覽:253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基本步驟 發布:2025-09-29 11:46:35 瀏覽:179
司法考試司長 發布:2025-09-29 11:28:19 瀏覽:383
統計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29 11:19:03 瀏覽:351
法院梁明 發布:2025-09-29 11:18:25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