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不公平待遇

勞動法不公平待遇

發布時間: 2021-02-10 11:26:33

① 現在的勞動法對單位不公平!!!只能針對大型企業,對個體太不公平!!應該另制一套!!

訂立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並公示,如犯就依規章制度進行處罰,首先如果員工想投訴單位也必須有理,如單位已做到履行所有法律規定,員工也無法投訴。

② 勞動合同法對於我們小公司一點不公平,公司2014年招了一個剛畢業的學

挺同情你的,遇人不淑呀,現在有少部份人就是人渣,社會的敗類,老兄得時時提防著呀

③ 關於勞動法解僱員工賠償金 因為和領導說了一下不公平的待遇被領導開除 這個該怎麼辦

違法解除合同,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主張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賠償金。

勞動者向領導反應不公平待遇,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即使所反應的不是客觀事實,也應當向勞動者說明,勞動者並不是捏造事實,向社會傳播,不存在違法違紀之處,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屬於違法解除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八十七條規定,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經濟補償金二倍即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兩個月工資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④ 現在勞動法太不公平了,勞動部門不了解情況就下結論拿著國家工資坐在辦公室不出,亂下結論,到哪裡投訴

1、勞動部門的行政決議有異議可以去該部門的上一級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具回體投訴部門要根據具答體情況確定,因為勞動部門科室較多,需按職責范圍進行申訴;
2、目前各地方勞動部門均存在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二三線城市更為問題嚴重,勞動者如切身利益收到損害,建議在勞動監察部門沒能解決的情況下去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司法力度相對而言會有所加強。

⑤ 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機會,別人選擇什麼你不能阻止和改變,但是你可以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的。就好像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樣,為什麼在同樣的一天24小時的生命中,有人成了奧運冠軍鄧亞萍,有人成了商業奇才比爾蓋茨,有人成了偉人周恩來,有人成了無名氏,有人成了階下囚,還有人淪為乞丐。

當你在工作中遇到不平等的待遇但又無能為力時,是因為你的心裡平衡被打破了,你可能無法理解和接受這種差異的存在,如果可以靜下心來想想這種不公平背後的原因可能你就不會如此困擾了。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不幸的,有沒有想到那些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如果可以你是否認為自己比他們更幸運,選擇看上面還是看下面,這是你的選擇。

所謂不平等一定是你和別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得到了不同的回應,其實個體之間一定是存在差異的。舉個例子說,在一個公司里,按時考勤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業務人員的考勤一般都比較鬆散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名內勤人員,就必須循規蹈矩甚至分毫不差,這是不是不平等呢?當然是,但是這種不平等背後是有原因的,業務人員的工作時間不規律,經常出現「加班」,因為他們有些工作必須在你下班後才能完成,如果你理解了這個差異,就自然不會覺得這是不公平的了,因為你在雙休或是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可能他們正在沖銷量。如果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像同樣殺了人的罪犯不一定都會判死刑一樣,殺人也要分故意殺人還是自衛殺人,你說是嗎?

作為員工,你的老闆或者上級有時候是會隱藏一些信息的,所以你不必因為這些不平等而煩惱,因為你不需要比較,你只需要判斷他對你的反饋和處理是否公正恰當就可以了,如果你認為他對你的處理是不恰當的(而不是因為和別人比較沒有得到別人的待遇),那麼你可以完全可以用正當的渠道維護自己的權利。

最後,我還要送給你一句話,做一名快樂的工作者。

⑥ 我們以得到不公平待遇為由集體辭職和勞動法有什麼抵觸嗎

沒有得到合理的工資、休假待遇可以提出辭職,與勞動法沒有抵觸。

⑦ 關於一個勞動法的問題 不公平的待遇哪位能給個詳細的建議

應該明確崗位,待遇,合同期限,不過既然你都簽了,就沒辦法了,誰讓你簽了,不爽可以走人,不過現在經濟危機,勸你還是老實貓著吧,問問前幾年來的同事,問問他們當時都什麼情況。

⑧ 勞動法中有關於員工應享受公平待遇的規定嗎

是有的,《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訂版)》中規定勞務派遣的勞動者享有與單位其他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被派遣勞動者也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的權利。

⑨ 勞動法對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有什麼相關解釋

同工同酬,法律是有規定,你來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就其本質講,同工不同酬是身份社會的遺毒,是契約社會的身份印記。

英國著名法學家梅因說過,任何社會的進步都是「從身份到契約」的進步。在身份社會中,身份等級關系是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基礎。身份等級越高,所能分配到的法律權利就越多,反之則越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從本質上要求打破身份和等級觀念,契約和法律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基本方式,身份不再是權利地位不平等的標准和印記。而同工同酬則是消除身份印記的重要標志,是契約社會的體現。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同工不同酬在中國卻異常普遍。

中國人有著深厚的身份等級觀念,許多人包括執法、司法官員對因身份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現象都習以為常。這種思想觀念上的認同感,是消除同工不同酬的一大障礙。而更大的障礙則是法律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勞動法》雖然規定分配要體現同工同酬,但由於目前對同工不同酬問題沒有法律界限和法律追究,即使發生勞動爭議,勞動仲裁也缺乏明確而具體的處理辦法。對違法者無以制裁,同工不同酬又能給單位帶來直接利益,哪個單位能不趨之若鶩?加之嚴重失衡的勞資關系,維權可能丟飯碗,同工不同酬於是泛濫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

⑩ 公司對待員工不平等,這樣違反勞動法嗎

有的人工資幾萬,有的人工資兩千,難道這也是不公平嗎?是的,這世界對有能力的人和沒能力的人是不一樣的,對勤勞的人和不勤勞的也不一樣。

熱點內容
法院不開門 發布:2025-09-29 08:27:55 瀏覽:944
立法從源頭 發布:2025-09-29 08:27:54 瀏覽:147
例假請假勞動法 發布:2025-09-29 08:20:08 瀏覽:850
潢川法院於院長 發布:2025-09-29 08:19:23 瀏覽:578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三十四 發布:2025-09-29 08:06:26 瀏覽:788
瓊海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9-29 08:00:11 瀏覽:280
訴訟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發布:2025-09-29 07:58:14 瀏覽:312
幹部選人用人條例 發布:2025-09-29 07:56:37 瀏覽:552
法院拍車年檢 發布:2025-09-29 07:47:28 瀏覽:365
傳菜員規章制度及罰款 發布:2025-09-29 07:47:19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