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70條第一款3條

民事訴訟法170條第一款3條

發布時間: 2021-02-12 09:52:18

㈠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3項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回

(一)原判決、答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㈡ 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能否同時使用,同時使用第一條第二條時,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不能。維持原判決、裁定,與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無法同時適用內。一份判決或裁定只能是一個容整體,例如,一審中有5個訴訟請求,法院分別作出判決。上訴後,二審維持3個,變更2個,從判決的整體上看,這屬於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情形,而不是第一款第一項與第一款第二項在同時適用。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1、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2、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㈢ 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一款。第三項。是什麼意思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回

(一)原判決、裁定答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第三項就是(三)的內容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款3項的規定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款三項的規定內容: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民事訴訟法170條第一款3條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㈤ 民事訴訟法170條第一款第四項

第一百七十條第來二審人民法院源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
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
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㈥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第四項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第四項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全部條例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

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

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㈦ 民事訴訟法意見第170條

第一百七十條 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近親屬或者專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屬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根據。
【釋義】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㈧ 《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第一項、第二項「分別「處理是什麼意思,這兩條是否能夠同時使用

民訴第170條裡面的分別是指根據列出的情形分別處理,就是屬於哪種情形就按哪種方式處理

㈨ 民事訴訟法170條第一款第四項是什麼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回處理:
(一)原判決答、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
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
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熱點內容
保險共保體法規 發布:2025-09-28 21:12:51 瀏覽:177
國家口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8 20:56:44 瀏覽:930
2016新勞動法分娩假期 發布:2025-09-28 20:51:38 瀏覽:401
公司法解釋5 發布:2025-09-28 20:45:27 瀏覽:849
安徽省公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8 20:31:34 瀏覽:23
娘親道德經 發布:2025-09-28 20:28:52 瀏覽:571
債務偽證所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20:28:43 瀏覽:912
解讀婚姻法第15條 發布:2025-09-28 20:25:01 瀏覽:201
110法律咨詢投訴電話 發布:2025-09-28 20:18:04 瀏覽:685
湖北省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9-28 20:17: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