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4條條規定

勞動法第4條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13 05:16:18

1. 新勞動法第四十條的內容

第四十條內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1)勞動法第4條條規定擴展閱讀:

解聘要給經濟補償,辭職履行告知義務

無論什麼理由解聘,都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補償方法,按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對高端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有適當限制,最高標準是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補償年限最多12年。

如果勞動者提出辭職,要求解除合同,要履行告知義務,須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試用期內提前3天通知)。不提前通知,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舉出證據,勞動者就要賠償。

發生糾紛、爭議,能協商解決的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調解。現在立法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這方面強化了,企業有調解,地方勞動部門有調解,但調解是自願的。調解不成,需要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可以提請訴訟。依法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按規定補償。

無論是國企還是國家機關,都有個別「磨洋工」的現象存在。《勞動合同法》規定,對於完不成工作任務,不勝任工作,換一個工作地方仍完不成的,可以解聘。但要有考核標准,要有明確規定。

2. 勞動法第四條第二款的具體內容

第四十抄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襲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 勞動合同法第4條所稱的「平等協商」是什麼意思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版工之日起超過一權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者辭職,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工資,否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3)勞動法第4條條規定擴展閱讀:《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4.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應如何建立,才符合法律規定的民主程序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如何才是具備合法的條件和制定程序?

公司的規章制度必須滿專足兩屬個條件:一是內容合法;二是程序合法,你提到的是程序問題。

程序問題一般要經過:徵求意見階段,如果公司有職代會,那麼就徵求職代會的意見,沒有的話,就徵求全公司的意見吧。

徵求意見,只是一個程序,意見可以不採納。

第二階段是公示階段,這個可以和第三階段連起來,就是向全公司員工發出通知和公告。

第四階段,學習和培訓階段,這個最重要,要組織員工學習,對某些特殊條款向員工作出解釋。
然後要讓員工確認學習過這個東西。

這樣就可以了,不徵求員工意見,如果嚴格追究的話,程序也是違法的,雖然有了這個環節公司不採納,結果一樣,但是有了這個環節就是合法的了。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的內容是什麼

第四條【用人單位義務】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版者享有勞動權利和權履行勞動義務。
這條是大方向的規定,與後面的條文是相互配合理解才有意義。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求公司的規章制度例如員工手冊等要經過法定的程序制定,然後經過公告等才能以此來要求員工,約束員工。公司不能平白無故,毫無根據的處理與員工之間的問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回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答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拓展內容:

第三十六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7. 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第四條應該怎麼解釋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條文理解
本條是關於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的規定。
第一,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勞動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勞動規章制度必須依法制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對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的時候,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第三,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行過程中,工會和職工有權提出異議,並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這是工會的法定權利。
第四,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明示直接涉及其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並將其作為合同的一部分予以確認。
適用要點
1.規章制度可以作為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2.用人單位內部規定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應當適用合同約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向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的,或者規定的勞動者福利低於集體合同的,可以對用人單位進行行政處罰。如《大同市企業集體合同條例》規定,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的,由市、縣(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

8.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9. 勞動法4條41條是什麼

勞動法中第四條和第四十一條分別是關於公司規章制度和勞動加班的相關內容規定。
在這里同時附上勞動合同法的第四條和第四十一條,可能樓主需要的是勞動合同法的條例內容。
根據《勞動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10.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四條

第四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版證書的權,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問題:這條的意思是無論是否登記注冊的,都是可以作為「用人單位」主體對待的。注冊了的分公司也不具備法人資格,可以作為用人單位。
沒有注冊登記的,只要受母公司委託,也是可以作為用人單位來行使許可權的。

熱點內容
中華民法典民國 發布:2025-09-28 16:19:02 瀏覽:731
法律顧問服務的模塊化 發布:2025-09-28 16:14:11 瀏覽:737
如何進行間接行政法律授權 發布:2025-09-28 16:14:04 瀏覽:994
離婚律師夏芳草結局 發布:2025-09-28 15:53:09 瀏覽:342
中國法官圖片 發布:2025-09-28 15:13:03 瀏覽:33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勞動合同法解釋的解讀 發布:2025-09-28 14:59:43 瀏覽:710
勞動法病假工資如何計算2019 發布:2025-09-28 14:39:32 瀏覽:671
蘭州市勞動合同法產假多少天 發布:2025-09-28 14:38:53 瀏覽:7
津南區法院有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9-28 14:22:56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