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刑事訴訟法
⑴ 法國刑法典的結構體系和特點
民法法系又稱大陸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是西方兩大法系之一,影響范圍最大。它於中世紀羅馬法復興後萌芽,近代資本主義法律誕生時最終形成。和普通法法系比較,它具有以下特點:(1)系統地,直接地接受羅馬法的影響。羅馬法的影響深遠,英美法系也不例外。但是,英國法只是部分地接受羅馬法的原理或制度,間接受其影響。法國,德國等國則系統,直接地接受羅馬法的影響,它們將羅馬法演變為基本法性質的民法體系,並且作為整個法律制度的基礎。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結構,內容,原則,形式都深受羅馬法的影響。這兩部著名的民法典是民法法系的核心和標志,法系有兩個分支:一個是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拉丁分支,一個是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兩者各具特色。(2)一般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是它的法律形式,重視法典的編纂,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構成完整的成文法體系。法官審理案件以法律明文規定為依據,一般不受判例拘束。制定法律注重層次和體系,講究相互和諧與配合。法學教授,專家對法律的制定和發展有較重要的影響。(3)要求法官遵從法律明文規定審查案件,法官在法庭審判中卻起著主導作用,法官往往通過解釋擴大適用法律條款。鑒於成文法無法包羅千變萬化的社會現象引起的法律問題和案件,容許法官適用類推,類推成為成文法的補充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法系有相互影響和溝通的趨勢。普通法法系國家的制定法地位上升,民法法系國家判例的實際作用提高,但兩大法系仍保留著自己的基本特點。
⑵ 刑事訴訟法的特徵有哪些
第一個來特徵是刑事訴訟是公自檢法機關的一種專門活動;
第二特徵是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人參加下進行的一種活動,也就是一定要有訴訟參與人的參加;
第三個特徵是刑事訴訟是專門用來解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換句話說,刑事訴訟是用來同犯罪作斗爭的;
第四個特徵是刑事訴訟必須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開展的活動,也就是要強調它的合法性、依法性。
(2)法國的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目的:
1、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
2、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4、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⑶ 德國法和法國法的異同!
法國法
(一)法國憲法 1.《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 法國革命開始後,國民會議便於1789年8月26日,經過激烈的爭論,通過了著名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簡稱《人權宣言》)。這一劃時代的歷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確而系統地提出的資產階級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則,是建立資產階級統治的綱領性文件。[1] 《人權宣言》提出的民主法制原則主要有: 1.宣布人權是「天賦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2.確立了「人民主權」、「權力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原則。 3.提出了資產階級法制原則:法律是公共意志的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無罪推定及禁止非法控告;逮捕或拘留等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人權宣言》不僅奠定了法國憲政制度的基礎,而且是多部法國憲法的序言。 2.幾部有代表性的憲法。 1.1791年憲法。 法國於1791年9月通過了第一部憲法。這部憲法以《人權宣言》為序言,正文由前言和8篇組成。基本內容是: ①以孟德斯鳩的君主立憲和分權思想為指導,宣布法國為君主立憲國,實行三權分立。 ②確認資產階級的各項權利。 ③把公民劃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 ④繼續維護法國殖民統治。 這部憲法的制定和實施,結束了法國的封建統治,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成果,標志著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正式確立。 2.1875年憲法。 該憲法是法國歷史上實施時間最長的一部憲法。這部憲法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1875年憲法由三個憲法性文件組成,即《參議院組織法》、《政權組織法》和《國家政權機關相互關系法》。其基本內容是: ①憲法規定,議會是立法機關,由上院(參議院)和下院(眾議院)組成。兩院都有立法權和行政監督權。 ②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任期7年,連選連任。 ③憲法規定法國實行責任內閣制。內閣是國家的最高管理機關,它由議會多數黨組成,內閣成員名單由總理提出,以總統的名義任命。 ④憲法還肯定了拿破崙一世創立的參事院這一國家機構。它既是咨議機關,對立法和行政方面的事務進行咨詢,同時又是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是行政訴訟案件的終審法院。 3.戰後憲法。戰後法國先後制定了1946年第四共和國憲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1958年憲法經過四次修改一直實施到現在,是法國現行憲法。 (二)法國民法典 1.《法國民法典》的特點。 從內容和形式相結合來考察,《法國民法典》具有以下特點: 1.它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早期的民法典。在法典中,與自由競爭的經濟條件相適應,體現了「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這一立法精神。 2.法典貫徹了資產階級民法原則,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時代性。 3.法典保留了若干舊的殘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傳統法律制度。 4.法典在立法模式、結構和語言方面,也有特殊性。 2.《法國民法典》的主要原則。 這部法典雖然篇幅龐大,條文很多,但是作為基本原則,主要有四個: 1.全體公民民事權利平等的原則。 2.資本主義私有財產權無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則。 3.契約自由的原則。 4.過失責任原則。 3.《法國民法典的影響》。 《法國民法典》是資本主義社會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陸法系的核心和基礎,對法國以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民法產生深遠影響,而且隨著法國和在其影響下制定該國民法典的國家的擴張,法國民法典的影響又傳播到美洲、非洲和亞洲廣大地區。 (四)法國的司法制度
德國法
(一)德國民法典 1.德國民法典的制定 1.19世紀初期,歷史法學派反對匆忙制定《德國民法典》,其主要觀點為: ①法律是民族精神的產物,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法律制度。法律應該被發現、而不是被制定出來了。 ②法典是分階段發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習慣法階段,接著是學術法階段,第三階段才是法典編纂。德國仍處於第二階段,制定民法典為時尚早。 ③法典這種法律形式本身存在局限性,任何法典都不可能涵蓋全部社會生活和預知一切未來。無論編纂者如何努力,法典都會留有空白與遺漏。認為《法國民法典》沒有任何創新,只是已有法律的編纂。 (2)19世紀中期,後期,圍繞民法典的制定,歷史法學派內部又出現了日爾曼法學派和潘德克頓法學派的爭論,日爾曼法學派認為日爾曼習慣法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體現,潘德克頓法學派強調羅馬法是德國歷史上最重要法律淵源。後一學派按照羅馬法《學說匯纂》闡發的民法「五編制」體例,為德國民法典最終採用。 2.民法典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德國民法典》是19世紀末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制定的法典,也是德國資產階級和榮克貴族相妥協的產物,具有時代的特徵和特點: 1.法典適應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需要,在貫徹資產階級民法基本原則方面有所變化。 ①法典肯定了公民私有財產權不受限制的原則。 ②法典肯定了資本主義「契約自由」原則,並直接保護資產階級和容克貴族對僱傭勞動的剝削。 ③法典在民事責任方面,也確認了「過失責任」原則。 2.法典規定了法人制度。承認法人為民事權利主體,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這是資產階級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規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3.法典保留了濃厚的封建殘余。 ①以大量篇幅對容克貴族的土地所有權以及基於土地私有而產生的其他權利, ②在親屬法方面保留有中世紀家長制殘余。 4.法典在立法技術上,邏輯體系嚴密、概念科學、用語精確。 《德國民法典》是資產階級民法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它的頒行對統一德國法製作用巨大,並成為德國民法發展的基礎。 3.《德國民法典》的世界影響。 1.德國民法典的編纂和施行,不僅在國內具有很大的意義,在國外也引起了廣泛的興趣,受到各國法學界的重視,從而對許多國家的民法編纂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2.德國法是大陸法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20世紀大陸法系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相對於法國法而言,德國法也繼受了羅馬法,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較多固有的日爾曼法因素。它體系完整、用語精確,既體現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民法的基本原則,又反映了壟斷時代民法的某些特徵。 (三)德國的司法制度 1.法院組織。德意志帝國建立後,於1877年1月27日頒布《法院組織法》,確認了司法獨立原則。規定審判權由獨立的法院行使,審判只服從法律,法官實行終身制。設置了由區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帝國法院構成的普通法院體系,帝國法院為全國的最高司法審級。 2.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訴訟制度。1877年2月1日頒行了《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分別規定了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程序和原則。《民事訴訟法》共10編,1084條。主要規定了總則、第一審程序、上訴、再審程序、證據制度、強制執行和仲裁程序等。《刑事訴訟法》共7編,474條。主要規定了總則、第一審程序、上訴、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再審、特種形式的訴訟程序、刑罰的執行和訴訟費用等
⑷ 法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典年份
1808年12月16日公布的刑事審判法典,即舊刑事訴訟法典,計643條。
新的刑事訴訟法在1958年底完成並陸回續頒布答,於1959年3月2日開始實施。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典共802條,又稱新刑事訴訟法典。之後還做過修訂。余叔通 謝朝華1998年3月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法國刑事訴訟法典》,這個中譯本是根據1995―1996年法國最新最全的版本翻譯的,也就是現行的法國刑事訴訟法典。
⑸ 刑事訴訟法的價值
刑事來訴訟法的價值保證刑法的正確自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5)法國的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二十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⑹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規范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版民法院進行刑權事訴訟活動以及訴訟參與人參加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
①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③依靠群眾。
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⑤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
⑦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⑧各民族公民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⑩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追究在中國境內犯罪的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刑事司法協助。
⑺ 現行《法國刑事訴訟法典》第353條規定
1.自由心證制度
2.證據之證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聽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證是以證據的存在為前提,而不是以單純的「自由」心證而認定事實。
⑻ 《刑事訴訟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職權原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的職權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平等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⑼ 羅馬法對法國法的影響
大陸法系的特點 1.在法律的歷史淵源上,大陸法系是在羅馬法的直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大陸法系不僅繼承了羅馬法成文法典的傳統,而且採納了羅馬法的體系、概念和術語。如《法國民法典》以《法學階梯》為藍本,《德國民法典》以《學說匯纂》為模式。
2.在法律形式上,大陸法系國家一般不存在判例法,對重要的部門法制定了法典,並輔之以單行法規,構成較為完整的成文法體系。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鼓吹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義是大陸法系國家實行法典化的原因之一,1791年法國憲法中的「人權宣言」就明確宣布,每個人的自然權利只有成文法才能加以確定。以法國革命為代表的歐洲大陸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徹底性,在法律上的表現就是開展大規模的法典化運動。立法與司法的嚴格區分,要求法典必須完整、清晰、邏輯嚴密。法典一經頒行,法官必須忠實執行,同類問題的舊法即喪失效力。法典化的成文法體系包括: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3.在法官的作用上,大陸法系要求法官遵從法律明文辦理案件,沒有立法權。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分工明確,強調制定法的權威,制定法的效力優先於其他法律淵源,而且將全部法律劃分為公法和私法兩類,法律體系完整,概念明確。法官只能嚴格執行法律規定,不得擅自創造法律、違背立法精神。
4.大陸法系一般採取法院系統的雙軌制,重視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分。大陸法系一般採用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分離的雙軌制,法官經考試後由政府任命,嚴格區分實體法與程序法,一般採用糾問式訴訟方式。
5.在法律推理形式和方法上,採取演繹法。由於司法權受到重大限制,法律只能由代議制的立法機關制定,法官只能運用既定的法律判案,因此,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的作用在於從現存的法律規定中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款,將其與事實相聯系,推論出必然的結果。
法國近代法的體系是在拿破崙時期確立的,它不僅為後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對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 法國是近代頒布憲法最多的國家,《人權宣言》確立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法制原則。 法國是西方國家中行政法產生最早,也是最發達的國家。 1804年《法國民法典》貫徹了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它的出現標志著大陸法系的形成,是繼羅馬法之後民法發展的里程碑。1810年《法國刑法典》是近代第一部刑法典,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刑法原則。 法國的訴訟法奠定了大陸法系訴訟制度的基礎。 法國法是大陸法系的代表, 在世界法制史上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