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適用勞動法的
1. 政府工作人員勞資糾紛適用於勞動法嗎
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與政府發生的爭議,適用《公務員法》等規定,不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
與政府建立勞動關系的工作人員(聘任制下的雇員),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2、《公務員法》
第九十條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直接提出申訴:
(一)處分;
(二)辭退或者取消錄用;
(三)降職;
(四)定期考核定為不稱職;
(五)免職;
(六)申請辭職、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規定確定或者扣減工資、福利、保險待遇;
(八)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申訴的其他情形。
對省級以下機關作出的申訴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處理決定的上一級機關提出再申訴。
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不服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規定辦理。
第一百條第四款
聘任制公務員與所在機關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爭議的,可以自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生效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2. 關於爭議是否適用《勞動法》的問題2:
股東屬於公司的合夥人,對公司的債權債務承擔有限連帶責任,股東對於公司的股權分紅糾紛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解決,在入股時有協議的按照協議,沒有約定的按照出資比例,沒有出資比例又協商不成的,均分。
3. 因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除了適用於民事訴訟法也可以適用於仲裁法吧
不屬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成立的是勞動關系,其本質是被管理與管理之間的關系。因此雙方並不屬於平等民事主體,不能適用仲裁法的規定。其即便適用民事訴訟也是建立在勞動仲裁前提下的。
4. 有關勞動爭議的法律適用問題
一個是賠償數額,一個是罰款數額,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罰款應該屬於行政處罰,屬於行政行為;賠償是指民事賠償,一般由侵權或者損害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或人身損失所引起。
5.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爭議必需適用勞動法審理可是法官不執行怎麼辦
法院審理
勞動爭議案件
,可以適用的法律有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解釋等,及相關的行政法規。如果對法院的判決不服,認為適用法律錯誤,可以上訴。
6. 法律明確寫明勞動爭議適用勞動法,法官不執行勞動法的規定是違法行為嗎
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可以適用的法律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及相應的司法解釋、相關的行政法規等。且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優法、專門法優於一般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一定只適用勞動法一部法律。
如果認為適用法律錯誤,法院的判決適當,當事人可以上訴或申訴。
7. 退休後的聘用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是否適用勞動法
勞動法上主體之一是勞動者,在勞動法實施細則上對勞動者的定義是年滿18周歲到退休。根據您專的描述屬情況來看,您和原單位在您退休後是聘用與被聘用的關系,所以您與原單位發生的爭議不適用勞動法。聘用關系也需簽訂聘用協議,有關酬金和其他待遇可事先談好,固定在協議中,這樣也受法律保護的。
8. 勞動法實施前的糾紛適用哪些法律
當時有《勞動法》《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違反和解除內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最容高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有解釋一,和解釋二。《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等。
9. 勞動法爭議
法定最高勞動時間為一周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所以,單休也不一定就版違反勞動法。
還有綜合計權算工時工作制和不定時工作制也不受這個條件約束!
《勞動法》
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如仍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在線律師
10. 因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的爭議,都適用.對嗎
我國《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版系的其他關系。
⑴勞動關系是權指人們在社會勞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發生的關系,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指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根據《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可以知道《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范圍包括: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其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②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
⑵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也是勞動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①管理勞動力方面的關系;②社會保險方面的關系;③處理勞動爭議所發生的某些關系;④工會組織與單位行政之間的關系;⑤有關國家機關對執行勞動法進行監督檢查而發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