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用人單位學歷證書

勞動法用人單位學歷證書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55:42

❶ 我是畢業生 勞動法 哪條規定的用人單位不許扣押畢業證

當我看著你,你好復:
最高人制民法院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釋:「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強調,用人單位不得非法扣押勞動者證件、檔案、押金,因此發生的爭議,法院應該受理。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明確規定,禁止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收取保證勞動合同訂立和履行的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禁止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件、工資檔案、人事檔案、社會保險檔案。

如果單位提出要你用證件抵押,你可以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

❷ 員工入職後發現學歷是假的,該怎麼處理

網友的困惑:
員工使用假的學歷證書,在入職四個月後被公司查出,公司書面通知與其終止勞動合同,現員工以公司在其入職時未查出其證書系作假,表示公司既然在其入職時已經跟他簽訂勞動合同,就表示公司是默認其行為的,要求公司給予賠償,問:公司是否需要給予該員工賠償?[
特約顧問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

❸ 員工入職後發現學歷造假應該開除嗎

我公司有一員工使用假的學歷證書,在入職4個月後被公司查出,公司出具了書面通知與其終止勞動合同。現這名員工以公司在其入職時未查出其證書系作假,
表示公司既然在其入職時已經跟他簽訂了勞動合同,就表示公司是默認其行為的,要求公司給予他賠償。請問:公司是否需要給予該員工賠償?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苗其巍律師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
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
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
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
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
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
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
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
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完)

❹ 用人單位會網查學歷嗎

會的,除了你自己的自證明材料,他們也會經過相應網站核實的。

❺ [勞動法]單位扣押證書怎麼辦

網友儀文的困惑: 我朋友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他當年在原單位考的很多職業資格證書、注冊職業資格證、學歷證、學位證、職稱證都被原單位無任何理由扣留。現在在我朋友從解除勞動合同後半年來多次與原單位交涉,但都被原單位以董事長不在、領導不在等等理由,不予歸還這些證書。(註:原單位因為特殊,每年都需要憑資質才能接到業務,憑資質得有這些證書。)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阿克答復:] 對於用人單位在招聘錄用勞動者時,為了防止勞動者隨意離職,扣押勞動者的學歷證書,《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有明確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但是,你的情況屬於在入職之後,在單位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就不屬於第九條所規定的在招用時扣押證件的情形。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沒有保障了呢? 一般來說,在單位就職時考取的證有兩類,一類是與單位無直接關系的證書,比如在職學歷,一類是與單位工作有關的證件或證書,需要掛靠在單位才能獲取,特點是證件或證書上會寫明工作單位。 對於前者來說,證書屬於勞動者個人。原則上來說,單位不能隨便扣留勞動者的證書。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有些單位為了鼓勵內部員工提高自己的學歷,提供學習的資金、時間等特殊待遇。利用了單位的這些資源考取證書的勞動者,必然需要付出代價。如果獲得證書後時間過短就離職,則必須按照雙方的約定賠償單位的付出。在此前提下,單位沒有獲得相應賠償時,採取扣押證書的做法,未嘗不可。相反,不存在利用單位資源的,單位來扣押證書的,這是沒有道理的。 對於與單位工作有關的證件或證書,規則與上面所提到的完全不同。本身勞動者之所以獲得這個證書,就是依託於單位的資質、經營范圍或其他條件。既然現在離開了這家單位,單位完全有權利收回證件或證書。 就你所提到的情形,阿克認為大約屬於第一種。像房產中介人證書、保險經紀人證書,是開設房產中介公司、保險經紀公司所必須的。(完)

❻ 用人單位是否能夠收取員工證件原件做存檔勞動法中是否有規定

用人單位是不能夠收取員工證件原件做存檔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專映,勞動行政部門屬會責令單位員工證件原件,並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勞動合同法》中有明文規定: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❼ [勞動法]員工入職後被發現證書作假能辭退嗎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苗其巍律師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完)

❽ 請問單位收取員工畢業證原件是否合法~

不合法。

可以向抄勞動保障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是:勞動法規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

但,在工作期間,由公司出資或考核獲得相關證件,原件可以由所在單位保管。比如,體檢報告,操作證,上崗證等。

❾ 用人單位為什麼要身份證、學歷證復印件

身份證是用來核實人員身份信息,學歷證復印件是做為證明材料與存檔用,因為有的公司招聘的有些職位是有學歷要求的, 那麼就要求有個學歷證書復印件,證明求職者的確有學歷,符合改崗位的要求。

要查驗身份證件法律依據: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四條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必須核查被招用人員的身份證;對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錄用。用人單位錄用人員的錄用登記、核查材料應當妥善保管。

第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衛生等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給予配合。

(9)勞動法用人單位學歷證書擴展閱讀

同時用人單位與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應履行一定的程序,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招聘尚未與其他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能會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並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91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題型區別 發布:2025-09-27 12:27:08 瀏覽:585
國防法規名詞 發布:2025-09-27 12:25:30 瀏覽:622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