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發布時間: 2021-02-20 11:07:19

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是什麼內容

適用217條、抄104條是被執行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

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⑵ 民事訴訟法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217條、104條是被執復行制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⑶ 新民訴法104條怎麼解讀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四條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提供擔保後解除保全的規定。
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對本條作了修改,在條文前部增加了「財產糾紛案件」一詞。
一、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作用
保全的目的是保障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避免申請人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害,一旦被申請人提供擔保,日後生效判決不能執行的可能性便不復存在,申請人可能遭受的損害也能得到彌補,同樣達到了法院採取保全措施的目的,因此,繼續實施保全已無必要。這種機制的設置與適用,同時具有雙重意義,既可使日後生效判決的執行順利進行,又可避免因繼續保全而給被申請人財產功能的有效發揮造成客觀障礙。
具體而言,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也可以是多樣化的,既可以是人的擔保,也可以是物的擔保;既可以是實物擔保,也可以無形財產權等權利作為擔保。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擔保數額應當以解除保全可能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失為基礎計算,至少不應低於被保全財產的價值或者金額。
二、何謂「財產糾紛案件」
根據本條規定,只有財產糾紛案件,人民法院才可以根據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裁定解除保全。原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僅規定了財產保全,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擴大了保全的概念,增加規定了行為保全,並不是所有的保全都可以因為被申請人提供了擔保而裁定解除保全。
在民事訴訟理論中,根據原告訴訟請求的性質和內容,可以把訴分為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和形成之訴,分別對應著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支配權和形成權。給付之訴,是指原告請求被告履行一定給付義務的訴訟,原告對被告享有特定的給付請求權,是給付之訴成立的基礎。依照給付的內容,給付之訴可分為金錢給付、物之給付和行為給付,如受害人請求加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等。確認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確認當事人之間有爭議的權利或者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訴訟。確認之訴必須具有需要訴訟救濟或保護的法律利益,確認之訴的判決一般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如物之所有權人因他人否定其具有物之所有權而針對該他人提起的訴等。形成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變更某一法律關系之訴。在形成之訴中,當事人對於現存的法律關系並無爭議,而對於現存的法律關系應否變更存在爭議,如解除婚姻關系之訴、解除共有關系之訴等。實踐中由於訴的復雜性,往往產生訴的競合。比如,給付之訴的審理必須對給付的權利義務關系予以確認,確認之訴是給付之訴的前提,形成之訴也以確認之訴為前提。
所謂財產糾紛案件,主要是指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涉及財產歸屬、要求被告承擔金錢或者可以金錢計算的給付義務的案件。我們在此沒有採用比較理論化的訴的類型的劃分,而是採用了「財產糾紛案件」的表述,包括涉及財產歸屬的確認之訴、給付內容為金錢或者物的給付之訴案件。確認之訴的核心是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既可以是對物之所有權的確認,也可以確認是否存在侵權行為,對確認財產歸屬的案件,在作出最終判決前,為防止實際控制訴爭財產的當事人實施轉移、隱匿、處分等行為,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作出保全裁定,維持目前的法律關系直至判決作出,屬於「財產糾紛案件」;給付之訴中的金錢給付之訴、物的給付之訴,因其執行內容涉及財產移轉,也屬於「財產糾紛案件」。只具有行為給付內容的判決,執行標的也只能是被執行人的行為,不涉及財產移轉;形成之訴案件,是對既存法律關系的變更,也不涉及財產移轉,這兩種都不屬於「財產糾紛案件」,不適用本條規定。
在非財產糾紛案件中,即便被申請人提供了擔保,也不能裁定解除保全,試想,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能夠因為丈夫提供了擔保而解除責令其停止實施家庭暴力的保全嗎?
因此,這里規定的財產糾紛案件並不完全等同於財產保全案件,一部分行為保全案件也涉及財產糾紛,如侵犯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案件、普通的侵權案件等,也屬於本條的適用范圍。

⑷ 沒有賠償民事賠償,強制執行把人拘留了後,還會判刑嗎

1,要分清是有能力而故意逃避執行,還是,確實無財產執行。

2,如果是確實無財產執行的,不能適用刑法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第313條)不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也不適用司法拘留。

3,只有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才能進行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或刑罰。行政拘留的法律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司法拘留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秩序和在刑事審判中擾亂法庭秩序,情節嚴重尚未觸犯刑法的人給予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拘留期限為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適用拘留措施,必須是對於極少數有嚴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經再三說服教育,仍堅持不改的,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提出,報人民法院院長審查後,作出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但復議期間不停止決定的執行。

二,是否可以連續拘留?

《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者,可以進行罰款、拘留,但是,如果參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就不難知道,這樣的拘留只適用於嚴重妨害、多次妨害民事訴訟,執行過程中經法院教育仍不思悔改者。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明確規定,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者,拘留期限為15天。更重要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19條明確規定:「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拘留不得連續適用。」

《民事訴訟法》還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

3,結論是:如果被執行人沒有嚴重妨害、多次妨害民事訴訟,執行過程中經法院教育仍不思悔改者是不能適用拘留。人民法院的執行庭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拘留不得連續適用於同一個被執行人。

附屬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⑸ 民事賠償不履行會被行政拘留嗎

得看情況認定。一,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二,以內暴力或用暴力相容威脅,以抵抗法院執行的;三,採用各種形式,轉移資產,逃避法院執行的等,法院可以對其拘留,對情節嚴重,構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行為證據確鑿的,法院可以直接追究其刑事責任。

⑹ 財產保全解除的法律規定

1、《民事訴訟法95條》明確規定,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2、《民事訴訟法96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如果滿意請採納。

3、《民事訴訟法101條》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4、《民事訴訟法104條》規定: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5、《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 人民法院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級人民法院決定解除外,在財產保全期限內,任何單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6、《民事訴訟法109條》規定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在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6)民事訴訟法第104條擴展閱讀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

參考資料

網路-財產保全

熱點內容
法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發布:2025-09-26 17:36:41 瀏覽:880
永壽律師 發布:2025-09-26 17:12:28 瀏覽:455
兵法學派 發布:2025-09-26 17:08:46 瀏覽:637
文登區法院 發布:2025-09-26 16:44:22 瀏覽:619
人民法院辦公樓 發布:2025-09-26 16:38:26 瀏覽:340
清末法學家 發布:2025-09-26 16:37:07 瀏覽:395
成立公司股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6 16:34:01 瀏覽:548
最新合同法pdf全文下載 發布:2025-09-26 16:33:59 瀏覽:333
群眾路線意見法院 發布:2025-09-26 16:32:31 瀏覽:623
無處分權合同法司法解釋三 發布:2025-09-26 16:20:12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