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法

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02-21 07:29:10

㈠ 發回重審和重新審理的差別。

你好!!能復把行政訴訟製法中的相關具體的規定寫出來么?我在那部法條中找不到具體的規定。。。
我個人認為,發回重審也就是發回去重新審判,而重新審判前面沒有「發回」這個限定詞,少了一個詞那麼這個案件就既可以在二審法院審理,也可以在一審法院審理。應該是這樣吧,要是你有更准確的答案了告訴我啊。。。

㈡ 新行政訴訟法發回重審的程序有哪些

按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定,發回重審適用的情形有三種:
一、第二審人民法專院經過審理,認屬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對於這種情況,二審人民法院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依法改判。
二、當事人以請求駁回起訴而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如查明一審原告起訴不符合立案受理條件的,應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
三、二審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原審判決違反法律程序,可能影響正確判決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違反法定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審理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
2.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而缺席判決的;
4.其他嚴重違反程序的;
5.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二審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㈢ 高院發回重審意味什麼

一般中院作為一審法院高院二審,那發回重審就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走審判監督程序。

具體的審理時間視案件的復雜情況的不同而不同,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審審理這個案子總共用了多久,發回重審一般也和一審審理時間相差不大。二審法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主要原因有二點,或者程序違法,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或者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也稱實體違法。

中院作為一審法院也就是說這個案件影響較大,可能一審中會被判處死刑。如果發回重審能有確實證據證明認定一審案件中存在不公正的審判(違反有關公開審判規定的,違反迴避制度的,剝奪或限制了當時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其他一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或者原法院認定的事情不清證據不足的,是有可能減刑或改判的。

(3)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規定,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原審判決遺漏了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或者訴訟請求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撤銷原審判決,發回重審。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原審判決遺漏行政賠償請求,第二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依法應當予以賠償的,在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同時,可以就行政賠償問題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就行政賠償部分發回重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行政案件發回重審規定的理解和適用

㈣ 行政訴訟案件發回重審的案件是否能增加訴訟請求

可以,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即可。需要和承辦法官溝通聯系

行政法 發回重審 是不是只能發一次

只能發回重審一次。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回當事人提起上訴答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九條人民法院審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或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改變原審判決的,應當同時對被訴行政行為作出判決。

㈥ 裁定第二次發回重審的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復共和國行政訴訟製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規定,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那麼,在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審理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二審行政案件能否第二次發回重審呢?《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沒有明確規定。即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只能發回重審一次,從現有法律規定的來看,發回重審當不僅限於一次。

㈦ 請問行政訴訟二審的發回重審,在一審法院的時間是多久

行政訴訟二審的發回重審,在一審法院還是按照一審的時限辦理,簡易程序四十五日內審結回,普通程序六個月,答復雜的可以延長。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㈧ 一審與發回重審一審區別

1、定義不同

一審: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在中國,普通的第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是性質較嚴重、問題較復雜、影響較廣大的第一審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別由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就是終審。

發回重審:是二審法院經過對一審上訴案件審理認為一審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一審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或者一審判決遺漏當事人、訴訟請求等四種事由;由二審法院作出撤銷一審判決的裁定,將案件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的審判制度。

2、主體不同

一審的主體:在普通案件里是基層人民法院;在一些重大案件,按其程度是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

發回重審的主體:二審法院

3、限制不同

一審: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行政案件,在行政訴訟法生效施行以前,一直適用民事訴訟程序,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審判。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在審判程序制度等方面都要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審判。

對這些未作規定的問題,審理案件時仍應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即參照民事訴訟中的普通程序進行審判。

發回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一百七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對發回重審的次數做出了限制,避免了不斷上訴的循環。

(8)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審判監督程序中發回重審的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中發回重審的情形包括:

(1)人民法院提審或者按照第二審程序再審的案件,在審理中發現原一、二審判決具有《若干意見》第181條規定的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即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第210條第2款的規定)

(2)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遺漏了應當參加的當事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第211條的規定)

㈨ 發回重審的案子原法院開審到判決規定多少時間

發回來重審的案自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根據案件性質的不通,一審的審限也有所區別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刑事訴訟應當在案件受理後二個月內宣判。經過批准,審限均可延長。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
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㈩ 法院發回重審和直接改判有什麼區別,那些時候可以直接改判

1、原因不同:認為原來的判決存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等實體性錯誤或程序性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時,發回重審;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時,依法改判;

2、難度不同:發回重審相對而言對被告難度大。

3、結果不同:直接改判,判決為終審判決,立即生效。旨在對錯誤的判決、裁定直接糾正,以保證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發回原重審,撤銷原來的審理結果,重新組成合議庭,適用一審程序審理,判決後可上訴。

處理情形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10)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發回重審的理由有如下幾點: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程序違法。

二審時,如果當事人增加了訴訟請求,二審法院會主持調解,調解不成也不會處理新增加的訴訟請求,但應當告知當事人另行訴訟。

如果被上訴人在答辯狀中提出了新的訴訟請求,這不能算是新的訴訟請求。因為並未提出上訴,法院不會將個人的答辯認定為新的訴訟請求,不會因此而導致發回重審。

熱點內容
2015婚姻法修改 發布:2025-09-26 10:47:33 瀏覽:347
法院快遞退回 發布:2025-09-26 10:46:05 瀏覽:791
林永交律師 發布:2025-09-26 10:37:03 瀏覽:904
勞動合同法可分為哪四類 發布:2025-09-26 10:09:08 瀏覽:94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拖欠 發布:2025-09-26 10:08:22 瀏覽:960
法院推介詞 發布:2025-09-26 10:08:20 瀏覽:849
盱眙律師 發布:2025-09-26 10:06:55 瀏覽:909
道德審判案件 發布:2025-09-26 10:03:05 瀏覽:50
菲律賓法律婚姻法 發布:2025-09-26 09:49:34 瀏覽:203
小學教育政策與法規 發布:2025-09-26 09:49:33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