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不能拘留
① 為什麼說行政法規可以設置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裡面還有一條行政拘留
行政處罰的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而《治安管理處罰法》是由全國人內大常容委會通過的法律,不是行政法規,因此行政處罰包括行政拘留並不違反「行政法規不得設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的立法原則。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而《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不屬於行政法規之列。
《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② 地方法規可不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制定行政拘留的具體期限
這個抄問題基本就可以用各省制定襲出台實施的各類「行政處罰裁量標准」來解釋。
比如說吸毒違法行為,【禁毒法】規定是吸毒就要行政拘留,可以並處罰款。但是具體辦案時民警不知道拘留幾天,沒有法定標准。那麼各省根據本地區毒情自行研究實施「裁量標准」,比如【河南省公安機關吸毒行政處罰裁量標准】,首次吸毒被查出的,行政拘留5日一下;有吸毒史,再次被查獲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就是說它是具體的詳細的對應性的實施辦法。
③ 行政法規到底有沒有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
行政處罰的種類只是列舉處罰的類型,至於什麼樣的規范性文件能夠做出列舉類型的何種處罰,這要進行具體的分配。
第10條的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實質是指:行政法規不能設置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廣義的行政法規則設定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比如治安處罰法有設定,而治安處罰就屬於行政處罰的范疇,
狹義的行政法規(特別是行政處罰法實施後),行政法規是不設立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的。但也行政處罰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給予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形出現,但這不是行政法規自我承載的法律效力,主要靠效力轉移來實現。
(3)行政法規不能拘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章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四條 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
④ 地方性法規 可以設置行政拘留嗎
行政拘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不可以。可以設置除限制人身自由版、吊銷企業權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⑤ 行政法規不得設定( )處罰.
選D。 原因在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⑥ 什麼病不適於行政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十條:看守所收押人犯,應當進行健康檢版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權收押:
1、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傳染病的;
2、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惡極不羈押對社會有危險性的除外;
3、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
(6)行政法規不能拘留擴展閱讀
治安拘留的條件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於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治安拘留是行政處罰之一,也稱為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機關對於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所作出的在短期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處罰措施。其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
行政拘留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種處罰,也是行政處罰中最為嚴厲的處罰之一。我國的行政拘留,主要為治安拘留。由於它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處罰,因此法律對這一處罰的規定也是嚴格的,只有公安機關才能實施,其他任何行政機關無權實施。拘留地點為治安拘留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⑦ 關於行政法的問題,行政法規到底有沒有拘留權
行政法抄規沒有拘留襲權,《行政處罰法》第10條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行政法規之外的法律賦予的。
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於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⑧ 有哪些違反行政法規要拘留十天的處罰
很多,建議看一下治安管理處罰法
⑨ 有法律規定在校學生不能行政拘留嗎
1、在校學生違法的,只要是情節不嚴重一般不進行拘留。
2、法律規定是內根據行為容人的年齡進行規定的,不是根據學生身份規定的。
法律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
(二)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⑩ 根據法律,什麼病人不能拘留
可以被決定行政拘來留而不執行自。根據《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試行)第十條:拘留後發現被拘留人患有傳染病、精神病和其他嚴重疾病的,以及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應當通知原裁決機關另行處理。
是否能被拘留取決於病人身體條件,這點應由治安拘留所的所醫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