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里復核與復議的區別

行政法里復核與復議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2-21 10:57:37

Ⅰ 關於行政復議和復核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1. 行政復議的范圍

    一般是具體行政行為,既對行政人相對人產生權利義內務的行政機關的行為

  2. 行政復容議的機關

    根據不同的行政機關,復議機關有所不同,一般為上級行政機關

  3. 行政復議的程序、期限

    行政復議的期限不得超過60天

行政復核的問題,我只想起來在刑事訴訟法中有出現,應該是機關之間的行為。

Ⅱ 復議與復核,重新評審是一回事嗎

你好
第一,本案中的復議是否等同於評審中的復核?

所謂復核,是指評審結果匯總完成後至評審報告簽署完成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和評標委員會、談判小組、磋商小組和詢價小組對評審意見的檢查。按照財庫69號文的規定,允許復核的情形有著明確限定,即復核只適用於資格性檢查認定錯誤,分值匯總計算錯誤、分項評分超出評分標准范圍、客觀分評分不一致、經評標委員會一致認定評分畸高或畸低、政策功能價格計算錯誤的情形。經過復核發現評審結果確需修改的,評標委員會、談判小組和詢價小組應現場修改評審結果。

具體到本案,采購人要求復議發生在評審活動結束後,且原因是對評審結果不滿意,不屬於評審中的復核。

第二,是否可視同重新評審處理?

重新評審,是指在評審活動完成後,原評標委員會、談判小組和詢價小組成員對自己評審意見的重新檢查。我國政府采購對重新評審持嚴格的限制態度。《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情形外,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組織重新評審。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組織重新評審的,應當書面報告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允許重新評審的情形,也可參照財庫69號文的規定,即可能存在資格性檢查認定錯誤、分值匯總計算錯誤、分項評分超出評分標准范圍、客觀分評分不一致、經評審委員會一致認定評分畸高、畸低等情形時,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可組織原評標委員會、談判小組或詢價小組進行重新評審。經重新評審,確定原評審報告中存在錯誤的,應予以改正;改變原中標、成交結果的,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應書面報告本級財政部門。

從時間節點上看,本案中采購人要求復議發生在評審活動結束後,與重新評審的時間吻合;不過,其要求復議的情形,明顯不屬於允許重新評審的例外情形。

第三,本案中的復議與評審專家配合協助答復質疑也存在顯著差異。我國政府

滿意請採納

行政法中復議和復核有什麼區別

復議是公民或法人組織等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上級機關申請復議,具體情況還要參照復議法。
復核是行政機關的內部行為,如公務員對處分不服要求復核。

Ⅳ 刑事訴訟法中的「復議」、「復核」以及「申訴」定義、區別與運用。

三者的定義:

1、復議

司法機關根據有關機關和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或要求,對已作出的決定重新予以考慮,或重新審查處理。

2、復核

法院判處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在我國指高級人民法院對於判處死刑的案件做再一次的審核。(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對死刑案件的審核程序叫做核准)

3、申訴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也是公民維護權益的一種方式。

三者的區別:

1、三者的時間順序不同:

復核強調的是在某個決定作出以前,對該決定決定作出進一步的討論核實以提高決定的正確性;

復議強調的是對已經作出了決定的事項做再一次的評議和討論,確定原決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實;

申訴強調的是對某個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這一結果不服時,依法向法院或者檢察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

2、三者面對的對象不同:

復核面對的特定對象是死刑案件;

復議和申訴面對的對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三者的運用:

1、復議:

確認執法機關已對你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通俗說,就是執法機關已經向你送達具有決定性的法律文書,如:處罰決定書、強制措施通知書等。

撰寫行政復議申請書,提交時須一式三份。

搜集復議所需材料,包括:個人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均需復印)、營業執照復印件、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材料。部分人認為行政復議、訴訟舉證責任應該倒置,企業無需提供證據,這是錯誤觀念。有力的證據可以幫你更快更好的解決行政糾紛。

到法定復議機關(一般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機關或者政府)提交復議申請和相關材料。復議機關會在5日給予答復是否受理。受理會有受理通知書,不受理則有不予受理通知書。復議機關認為需要補充證據材料後才能作出決定的,還會發出補正通知書,申請人必須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否則就會被視為放棄復議申請。

2、復核: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公安機關認為檢察院的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3、申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Ⅳ 黨紀處分的復議和復查有什麼區別

復議是指在審理來申訴案件源時,根據申訴人的申訴,只就案卷材料包括原案卷材料、下級黨委、紀委報送的復議復查案卷材料及申訴人的申訴材料進行閱卷審查,從而得出結論性意見的工作方式。復議的方式不需重新調查取證,節省人力和物力,可以使案件及時得到處理,較為常用。

復查是指在審理申訴案件時,需要對原案中存在的問題重新進行調查取證的活動。在實踐中,對於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需要調查補證而又不適宜或不需要退回原執紀單位的案件,適用復查的審理方式。

Ⅵ 復核和復議有什麼區別

復議是對已經作過決定的事再次討論作出決定。
復核是審查核對案件的情況.

Ⅶ 行政法:復議選擇案件與復議前置案件的區別

都正確,也沒什麼補充的。

Ⅷ 復議、復核以及申訴的區別與運用

刑事訴訟法中的「復議」、「復核」以及「申訴」 1、對審判、檢察、偵查人版員的迴避申請予以駁權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2、司法機關對於控告人提供的材料不予立案,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3、公安機關認為檢察院的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4、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5、高級人民法院的復核: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申訴: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提出申訴的主體一般不是司法機關。復核一般是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文書進行審核的行為。復議一般是對同一行為要求重新審查。

Ⅸ 復議與復核有何區別

你好,一般情況下,行政復議指向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提出,而行政復核是不服行政復議時向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

Ⅹ 行政復議與行政復核的區別

1.定義不同:

行政復議是對不服的裁定等請求做出裁定的司法機關再次進行審查並決定,運用的機關沒有限制。

2.程序不同:

相比復議區別在與是向上一級司法機關要求復核,拿立案監督程序來說,對於復議後仍不滿的,公安機關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請復核。

3.對象不同:

行政復核是法院判處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行政復議是對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做出的具體決定不服向原機關或上級機關提起的重新審查程序。

4.目的不同:

行政復議的申請事項是 對監察機關作出的具體的行政行為不服而提出的申訴,目的是維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行政復核的申請事項是對監察決定不服,主要是對監察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而提出的申訴。

5.基本制度不同

行政復議基本制度包括一級復議制度、合議制度、書面審查制度、迴避制度、聽證制度和法律責任追究制度。


(10)行政法里復核與復議的區別擴展閱讀:

復議申請人的權利:

  1. 申請復議權

  2. 委託權。在行政復議中,復議申請人可以書面委託行政復議代理人代為參加復議

  3. 申請迴避權

  4. 撤回復議申請權

  5. 申請執行權;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復議決定,復議申請人有依法申請執行的權利。

  6. 訴權;復議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法定時限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復議申請人的義務:

  1. 在復議過程中,復議申請人應自覺遵守復議紀律,維護復議秩序,聽從復議機關依法作出的安排

  2. 復議申請人應自覺履行已生效的復議決定

  3. 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其他義務

參考鏈接:行政復議申請人的權利和義務-中國普法網

熱點內容
咸豐法律援助在那 發布:2025-09-26 06:26:48 瀏覽:239
新勞動法關於 發布:2025-09-26 06:26:40 瀏覽:796
公交經營權撤回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6 06:23:37 瀏覽:363
經濟法基本養老保險比例 發布:2025-09-26 06:19:17 瀏覽:511
法律事務經濟法 發布:2025-09-26 06:13:02 瀏覽:27
經濟法法的效力思維導圖 發布:2025-09-26 06:12:12 瀏覽:652
31日立法 發布:2025-09-26 06:04:45 瀏覽:5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碩士復試科目 發布:2025-09-26 06:04:10 瀏覽:142
兩個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6 05:44:59 瀏覽:892
經濟法反壟斷案件 發布:2025-09-26 05:31:57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