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降職降薪是否違反勞動法
A. 勞動法中關於降職降薪的規定是什麼
1.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並沒有關於降職降薪的相關規定,因為其立法本意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偏向於保護勞動者。 2.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由用人單位根據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且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3.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B. 公司降職降薪合法嗎
公司單方面無故降低員工的工資是不合法的。
1、依據《勞動合同法》五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
2、除非公司經過職工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否則不能單方降薪。勞動者可以根據《勞動法》第三十二款 第三項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3、或者根據《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實施)第三十八條、四十六條、四十七條、八十五條、八十七條的規定要求公司給予相應的補償金和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突然被降職降薪是否違反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守如下原則:
合法原則
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協商一致原則
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公正性。
等價有償原則
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C. 降職降薪違反那些法規
【1】你寫的2012年2月3日入職,顯然是筆誤。工作12年,應該是2001年在本單位工作。
【2】根據《勞動版合同法》第16條規定權,勞動合同文本由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3】單位沒有給你一份勞動合同,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你要抓緊時間去要。
【4】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7條第六項規定,勞動合同法要寫勞動報酬。
【5】勞動合同寫了你是副經理,享受輔助工資嗎?如果寫了,並且你沒有《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的,你還可以得到勞動合同規定的工資的。
【6】如果沒有寫你必須有副經理的輔助工資,單位就不違反勞動合同法。
D. 領導無故降職降薪,合法嗎
用人單位無權無權變更勞動者的職位和勞動報酬,如果用人單位以降低內職位和勞動報酬容為由,不按勞動合同及相關法律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處理,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E.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降職還要降薪
勞動法是沒有關於降職不降薪或降職必須降薪的規定。一是每個公司都會有自己的管內理制度,會容確定職務報酬的管理方式,以某個職務時應得到的報酬,既然降職了,那麼有相對的薪金標准升職也是同樣的。二是勞動者的報酬應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降職降薪如果與勞動合同約定產生變化時雙方應協商變更勞動合同。
F. 用人單位單方將勞動者降職降薪後屬於違法行為嗎
用人單位單方將勞動者降職降薪後是屬於違法的。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於雙方權利義務約定一致的體現,同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用人單位有權根據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對其員工實施管理職能,包括可以在特定情況下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但並非是允許用人單位任意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及任意降低勞動者的報酬。
實踐中,因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引發的勞動糾紛已經成為當前勞動爭議案件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用人單位利用其人事隸屬性的優勢地位在合同中強行加入「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工作崗位,勞動者必須服從」等霸王條款的事例比較多發。有時用人單位甚至因為無法找到合理的辭退理由,而惡意將勞動者調離原崗位,企圖達到迫使其自動辭職的目的。
用人單位變動勞動者工作崗位的,應對調整勞動者工作內容的合理依據承擔舉證責任,即用人單位單方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應當具有「充分合理性」,應當承擔舉證責任。至於證明程度,應當能夠證明降職降薪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以及企業內部經民主程序制定且經過公示的規章制度。調整後的崗位適合勞動者能力,
關於降職降薪問題,根據法律規定,降職降薪可視為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雙方應當協商一致,且勞動者可以拒絕不合理的降職降薪要求。擅自將勞動者降職降薪,應當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用人單位單方將勞動者降職降薪後是屬於違法的。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於雙方權利義務約定一致的體現,同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用人單位有權根據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對其員工實施管理職能,包括可以在特定情況下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但並非是允許用人單位任意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及任意降低勞動者的報酬。
G. 公司無緣無故降職降薪合法嗎
公司做法違反了勞動合同法。未經過雙方同意,不能更改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H. 公司單方面降職降薪合法嗎
公司單方面降復薪不合法,用人單位變制更勞動合同內容必須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後方可實施,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認定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屬於無效。
I. 正常情況下降職降薪違法勞動法嗎
正常情況下的降職降薪是不屬於違反勞動法的,但是降職降薪以後需要跟你簽訂新的勞動合同或者是簽定勞動補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