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9-25 19:43:53

❶ 民事訴訟法關於答辯期和舉證期限的規定

1.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事主體提交證據的期間有明確的規定。
2. 被告需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表達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看法。
3. 舉證期限可由當事人協商確定,並需經人民法院同意。若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提供新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
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被告應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
5. 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應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其中應包含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和要求等內容。
6. 第五十一條明確了舉證期限的確定方式,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7. 第五十二條規定了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存在客觀障礙的情況,人民法院應綜合判斷是否延長舉證期限。
8. 第五十三條規定,若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民事行為效力與法院認定不一致,法院應將此作為焦點審理。
9. 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程序和條件,以及申請理由不成立時的處理方式。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八十二條規定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是關於期間的種類和計算的規定,該條規定,期間的計算方式為時、日、月、年,種類有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該條的具體內容為: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修訂)》第八十二條 期間種類和計算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❸ 民事訴訟法關於答辯期和舉證期限的規定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了民事主體提交證據的期間規定。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十九條 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第五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

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和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等內容。

第五十一條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的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期間限制。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存在客觀障礙,屬於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情形。

前款情形,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原因等因素綜合判斷。必要時,可以聽取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第五十三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作為焦點問題進行審理。但法律關系性質對裁判理由及結果沒有影響,或者有關問題已經當事人充分辯論的除外。

存在前款情形,當事人根據法庭審理情況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

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適當延長舉證期限,並通知其他當事人。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申請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並通知申請人。

❹ 民法里關於本數的規定試不試用民訴

民法里關於本數的規定,這是民事實體上的相關規定,與訴訟法的時間或期間等規定,這是二個概念,況且二者之間根本就沒有沖突,談不上什麼適用不適用的問題。在民事訴訟中,民事實體法上關於本數的規定,當然是有效的。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的規定:

1、第八十二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2、第八十三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熱點內容
經濟法王燕 發布:2025-09-25 23:36:34 瀏覽:339
2016年初級經濟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9-25 23:22:44 瀏覽:815
法院被執行人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25 23:02:20 瀏覽:611
當法官的原因 發布:2025-09-25 23:01:33 瀏覽:929
2014年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25 23:01:30 瀏覽:621
新舊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40:09 瀏覽:120
廈門戶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5 22:40:07 瀏覽:615
有關人事需要了解的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27:10 瀏覽:1
路橋司法拍賣 發布:2025-09-25 22:26:29 瀏覽:340
定海針律師 發布:2025-09-25 22:18:50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