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辭職不滿一個月扣錢
1. 按勞動法工作未滿一個月辭職是否扣百分之三十工資
辭職說要做滿一個月,不做就扣錢,是違反勞動法的。用人單位應該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如果隨意剋扣勞動者工資的話,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勞動監察投訴該用人單位。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
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37、38、46、47、50條!
2. 勞動法試用期一個月不到辭職公司扣錢怎麼辦
公司應根據員工的工作時間支付勞動報酬。即使試用期未滿,公司也應當按日支付工資。
如果公司不支付工資,可以直接去勞動局投訴。
3. 勞動法規定辭職沒滿30天咋扣工資
個人提抄出離職分三襲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
4. 勞動法有說明員工上班不滿一個月辭工要扣三天工資的規定嗎
沒有規定。第一,看你是不是試用期,如果是試用期的話辭工需要提前三天提出。第二,非試用期辭工的話,提前30天書面提出就行了。
5. 辭職馬上走的話,勞動法上有規定要扣一個月工資嗎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回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答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本條的內容就是說,你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提前三十天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與勞動者解除合同,如果員工沒有來上班,就按照曠工來對員工進行處罰,可能處罰的力度會大於一個月的工資,那你就按照一個月的工資進行扣除就行了。
6. 離職,當月不滿一個月,工資該怎麼計算
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版問題的通知》權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7. 未滿一個月離職,扣除2000元
應該是把單位交的社保費也計算進去了
正常是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單位辭職,提前離版職給單位造成損權失是可以要求賠償
具體數額怎麼計算的,還是建議和單位再協商,如果亂扣工資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單位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 按勞動法工作未滿一個月辭職是否扣百分之三十工資
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之內辭職,只需提前三天跟公司提出辭職申請,到期辦理離職手續就可以了,當然很多公司入職時有口頭約定說要做滿多久,也得根據廠里的規定執行
9. 請問勞動法哪條規定是員工未滿一個月辭職公司應支付其實際工作天數工資,不得拖欠!
《勞動法》沒有規定,其他法規規定的,拖欠或者拒付是會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9)勞動法辭職不滿一個月扣錢擴展閱讀:
工資是不得剋扣的,但有以下情況的除外: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