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企業要求

勞動法對企業要求

發布時間: 2021-02-22 15:59:44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⑵ 企業需要符合的勞動法有哪些

單位的用人形式是指具有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的單位,運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形式。目前用工形式一般有三種:
1、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簡而言之:「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指示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
2、承攬合同關系。
承攬關系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合同法》第251條規定了承攬合同,以及相關章節又分別規定了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將承攬人與定作人兩類平等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做了明確規定。其中建設工程合同的承包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 、委託合同 、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中的受託人,實質上處於承攬合同中承攬人的地位。
3、僱傭關系。
僱傭合同,我國法律沒有進行規定。「即受僱人於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內,為雇傭人服勞務,雇傭人負擔給付報酬的契約」。對於僱傭合同,《民法通則》沒有規定,《合同法》也沒有將其列為一類獨立的有名合同。 僱傭關系是指受僱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僱用人接受受僱用人提供的勞務並按約定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4、勞務合同(通常稱勞務派遣)關系
勞務合同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但是,對勞務合同的定義,不但立法沒有做出規定,教科書也鮮有講授。勞務合同是一種以勞務為標的合同類型。勞務合同實際上涉及到兩個合同、三方當事人。一個合同是雇傭人(用人單位或自然人)與受僱人之間的僱傭合同或勞動合同,另一個是勞務提供者(勞動合同或僱傭合同中的雇傭人)與勞務接受者之間的勞務合同。
適用法律:《合同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勞務接受人是勞動合同或僱傭合同的第三人,受僱人是勞務合同的第三人。在勞務合同中,勞務提供人與勞務接受人約定,由受僱人向勞務接受人直接提供勞務,勞務接受人向勞務提供人支付勞務費,勞務接受人在接受勞務的過程中應當提供適當的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如果受僱人向勞務接受人提供的勞務不符合勞務合同的約定,勞務提供人應當向勞務接受人承擔違約責任。在勞動合同中或僱傭合同中,雇傭人與受僱人約定,受僱人直接向勞務接受人提供勞動,雇傭人向受僱人支付勞動報酬,勞務接受人向受僱人提供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如果勞務接受人提供的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不符合勞動合同的約定,雇傭人應當向受僱人承擔違約責任。勞務合同履行過程中,雇傭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或僱傭合同的約定向受僱人支付勞動報酬,包括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當然,也可以委託勞務接受人向受僱人支付勞動報酬。

⑶ 勞動法規定公司有對員工福利有什麼樣的要求

1、員工福利分復為法定福利制和企業福利,法定福利有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帶薪年休假,「三期」相應的假期,法定節假日、停工留薪期和醫療期;企業福利是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效益自主決定的,法律不做統一要求;2、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⑷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法律規定單位是不得隨意剋扣員工的工資,所以單位對員工的處罰只能列入獎內勵性待遇中,或容者給予公司內部的行政處罰項目。如果員工給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是可以扣工資的,但是每月不得超過工資的80%。

⑸ 勞動法對於企業扣工資有什麼規定的么。。。

勞動法第五十條復規定:工資應當以制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對於勞動者曠工、遲到等行為,只能不發曠工、遲到時間內的工資,或者是扣獎金、績效工資,不能扣其他工資。

(5)勞動法對企業要求擴展閱讀:

剋扣工資指企業無正當理由扣減員工應得工資(即在員工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企業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全部勞動報酬)

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根據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

⑹ 關於勞動法對公司上班時間的規定

合法的,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我國現行的標准工時制度是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你們公司並沒有違規。

(6)勞動法對企業要求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第七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下列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1、用人單位制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及其執行的情況;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3、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遵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情況;

4、用人單位遵守國家關於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5、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6、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監察事項。

⑺ 勞動法對企業國家指定節假日有什麼要求

企業年節及紀念日放假標准應符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三、四、五、六條規定執行。具體條款如下: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四條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第五條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條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熱點內容
本站受美國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6 02:26:30 瀏覽:281
山東省法院公開 發布:2025-09-26 02:26:21 瀏覽:344
寧波法院章 發布:2025-09-26 02:06:03 瀏覽:260
民事訴訟法法律解釋 發布:2025-09-26 01:50:46 瀏覽:52
司法置換 發布:2025-09-26 01:36:17 瀏覽:950
二級法規擔保 發布:2025-09-26 01:24:02 瀏覽:755
2010初級經濟法 發布:2025-09-26 01:18:53 瀏覽:923
2018年新勞動法員工自離 發布:2025-09-26 01:08:58 瀏覽:238
公司業務律師 發布:2025-09-26 01:08:01 瀏覽:991
人工智慧司法 發布:2025-09-26 01:07:14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