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都什麼情況下執行

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都什麼情況下執行

發布時間: 2021-02-23 01:15:21

❶ 仲裁裁決的不予執行有哪些情形

民法院接抄到當事人的執行申請襲後,應當及時按照仲裁裁決予以執行。但是,如果被申請執行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法定不應執行的情形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執行該仲裁裁決;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後,裁定不予執行。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國內仲裁而言,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情形包括: 1、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2、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3、 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4、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5、 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仲裁裁決,確認有以上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不予執行的裁定,並將此裁定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委員會。如果人民法院發現仲裁機構作出的調解書確有錯誤,也應當不予執行。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不能申請人民法院再審。

❷ 仲裁裁決的執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仲裁裁決的執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必須有當事人的申請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時,另一方當事人(權利人)須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人民法院才可能啟動執行程序。是否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是當事人的權利,人民法院沒有主動採取執行措施,對仲裁裁決予以執行的職權。
(二)當事人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
仲裁當事人在提出執行申請時,應遵守法定期限,
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超過了法定期限再提出申請執行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關於申請執行的期限,我國仲裁法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即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此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
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三)當事人必須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必須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如何確定人民法院的管轄權,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人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即當事人應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人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

❸ 哪些情況下使用仲裁裁定

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法院在處理與仲裁程序回有關事項時,主要在下述幾答種情況下使用裁定:一、根據《仲裁法》第20條的規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法院經審查將以裁定方式確定該異議是否成立;
二、根據《仲裁法》第26條的規定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將以裁定形式駁回原告人的起訴;三、根據《仲裁法》第28條第2款的規定,
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將對該申請進行審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作出相應的裁定;
四、根據《仲裁法》第60條和第70條的規定
,在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撤銷仲裁裁決時,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撤銷或者駁回申請的裁定;五、根據《仲裁法》第63條、第64條及第71條的規定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時,人民法院將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予以執行、不予執行、中止執行、恢復執行等裁定。

❹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❺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有什麼關系

您好,根據您的提復問,答復如下,以供製參考 1.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 2.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做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做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 仲裁是協議制度,無協議不仲裁,而民事訴訟不要求,只是符合起訴條件即可 仲裁是一裁終局,民訴是二審終審, 兩者是或裁或審,管轄相互排斥。

❻ 哪些情況下使用仲裁裁定

‍‍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法院在處理與仲裁程序有關事項時內,主要在下述幾種情況容下使用裁定:

一、根據《仲裁法》第20條的規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法院經審查將以裁定方式確定該異議是否成立;

二、根據《仲裁法》第26條的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將以裁定形式駁回原告人的起訴;

❼ 民事訴訟法第262條中國關於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的原則

也許是:不違反公共秩序保留性原則
而且民訴法沒有第262條

❽ 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會抵觸嗎

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回法律關答系的規范的總稱」。
2.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做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做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 仲裁是協議制度,無協議不仲裁,而民事訴訟不要求,只是符合起訴條件即可 仲裁是一裁終局,民訴是二審終審, 兩者是或裁或審,管轄相互排斥。

❾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有什麼關系

1.民事訴訟法抄是「調襲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
2.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做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做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 仲裁是協議制度,無協議不仲裁,而民事訴訟不要求,只是符合起訴條件即可 仲裁是一裁終局,民訴是二審終審, 兩者是或裁或審,管轄相互排斥。

❿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簡單說,抓重點的講

民事來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自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啦!呵呵
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 1、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作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作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法院被執行人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25 23:02:20 瀏覽:611
當法官的原因 發布:2025-09-25 23:01:33 瀏覽:929
2014年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25 23:01:30 瀏覽:621
新舊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40:09 瀏覽:120
廈門戶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5 22:40:07 瀏覽:615
有關人事需要了解的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27:10 瀏覽:1
路橋司法拍賣 發布:2025-09-25 22:26:29 瀏覽:340
定海針律師 發布:2025-09-25 22:18:50 瀏覽:890
通過微信公眾號普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8:07 瀏覽:850
初一政治手抄報關於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4:07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