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於安全行政法規的是
Ⅰ 屬於行政法規的是什麼1煤炭法2煤礦安全監察條例3安全生產法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屬於行政法規的是:2煤礦安全監察條例;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Ⅱ 規章算不算是行政法規
規章屬於單位或者專業、部門為規範本系統的工作制定的規定。確切地回說大部分不屬於行答政法規。比如工廠內部制定的安全法規、管理法規雖然有一定的約束力,但沒有上升到政策,有的不一定合理。
所謂的行政法規,是行政部門制定的,有時具有法律一樣的效力。
Ⅲ 下列不屬於中國經濟法形式的是( )。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 D:判例
我國的法律體復系分為制七個法律部門,即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經濟法、5.社會法、6.刑法、7.訴訟與非訟程序法。
經濟法是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在這個法律部門中,既有法律,也有行政法規。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是法律,工商登記管理條例是行政法規。
從這題的選項看,憲法肯定不屬於經濟法,而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僅經濟法部門有,其他法律部門也有,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法律,屬於行政法部門,工傷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屬於社會法部門,而判例呢,因為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判例不是正式的法的淵源,且判例也可以是各個部門法方面的判例。該題的四個選項不屬於或不單純屬於經濟法部門,應該全選。
Ⅳ 下列法律法規 各項屬於行政法的是( ).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但並沒有成文的行政法法典,這里所說的行政法應該做廣版義的理解。行權政法 與民法 刑法等相對應的,是從應用法學方向分類的。它們分類的標準是以其具體的法律規范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如 民法 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首先 婚姻法 調整的是平等主體(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身關系)所以是民法范疇。
義務教育法 教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稅收法 都是行政法。 最簡單的理解方法,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如政府與公民)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勞動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 與行政法不是一個體系。PS:勞動法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
Ⅳ 國家安全生產法是屬於行政法規類型的規范性文件嗎
是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公布
Ⅵ 安全生產的行政法規有哪幾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是為了嚴格規范安全生產條件,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三、《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是為了制裁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規范安全生產行政處罰工作,依照行政處罰法、安全生產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的辦法。
(6)不屬於安全行政法規的是擴展閱讀:
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
1、完善法律法規標准體系。
加強安全生產立法頂層設計,制定安全生產中長期立法規劃,增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系統性。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立改廢釋並舉的工作協調機制,實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效果評估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解讀、公眾互動交流信息平台,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
2、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完善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的制度規范,確定執法的主體、方式、程序、頻次和覆蓋面。統一安全生產執法標志標識和制式服裝。健全執法標准,規范執法文書。建立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制度。建立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的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機制。
3.健全審批許可制度。
深化行政審批和安全准入改革,簡化程序,嚴格標准。編制安全生產行政審批事項服務指南,制定審查工作細則,規范行政審批的程序、標准和內容,及時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進展情況和結果。推動安全生產同類審批事項合並審查。
4.提高監管監察執法效能。
制定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標准,實施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規劃。完善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執法工作條件,加快形成與監督檢查、取證聽證、調查處理全過程相配套的執法能力。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企業數量、安全形勢相適應的執法力量配備以及工作經費和條件保障機制。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食品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於法律。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屬於行政法規。
Ⅷ 安全生產法規屬於國家什麼的法規
安全來生產法屬於源國家的法律。
法律、法規、規章等的區別如下:
1、法律: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它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2、法規:由國務院發布,包括有立法權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地方政府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
3、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等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如:《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等。
安全生產法: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Ⅸ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內抄容包括:《安全生產襲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Ⅹ 《安全生產法》屬於什麼法律范疇
《安全生產法》屬於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
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
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享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越來越多。
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安全生產法》滿足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即目的的社會性、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故《安全生產法》屬於社會保障法。
(10)不屬於安全行政法規的是擴展閱讀: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
1、權利保障
即將獲得保障視為公民權利和國家義務。
2、國家責任
即提供基本保障、監督管理補充保障計劃 以及 鼓勵個人自我保障的多方面責任。
3、社會參與責任
即企業、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家庭和個人共同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角色和功能。
4、注重結合
公平效率結合,將效率寓於公平,在社會保障領域實現更高境界的公平。再分配與儲蓄相結合,即二者在制度上和功能上的互補作用。
5、建立保障體系
多支柱的社會保障,即國家最低保障、企業基本保障和個人資源儲蓄補充保障的協調運作。
6、國際協調發展
即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建立協調措施、創造處理繳費和支付待遇的國際平台,為全球勞動力流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