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工廠什麼意思

勞動法工廠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58:54

㈠ 工人 勞動法 工廠

你們公司是做外銷單及跟外銷有關聯的訂單嗎???如果是的話,的確是有受到影響。專

按東莞市最底標准770/月.須扣屬伙食費200/月 實工資570/月,那工作時間也是按照勞動法的,即每天8H,每周星期1-5上班,星期六/星期天公休。

工作時間也能達到勞動法規定的標準的話,是合法的。

㈡ 勞動法 普通工廠

遲到扣工資是否合法。是沒有法律明確規定。主要依據如下:
遲到,屬版於缺勤,只是缺勤的時權間較短,遲到的時間沒有勞動,不發給報酬符合法律規定。無正當理由遲到,因為遲到導致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勞動者還應當賠償損失。
對遲到工資的具體扣發,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可由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所謂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是指制度經過全體職工討論、制定過程中有工會和職工代表參與,且經過公示,內容合法。

㈢ 勞動法與工廠法的區別

廣東胡律師

補充回答: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度是要以勞動法專為准繩,勞動法管企業內部規章制度。

法律上只屬有《勞動法》,沒有《工廠法》,我想你所說的《工廠法》應該是工廠自己制度了制度,如果是那樣,那自然工廠所制訂的制度也要符合《勞動法》,否則就無效。

㈣ 關於工廠勞動法!

1、勞動法,1994年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條文具體內容請點擊官網: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

2、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法律有以下:
(1)勞動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㈤ 如果工廠不按國家勞動法會怎麼樣該怎麼辦

1、你自離是個錯誤;向你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不依法支付工資、不提供勞動條件、不買社保」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按照工作年限賠償;
2、沒簽勞動合同,你完全可以要求工廠從入職第二個月起支付雙倍工資;
3、「投訴黑廠」是個模糊的概念,對於這個廠違法的地方,完全可以去勞動部分投訴或者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還有補充一點:上面那位是不是提問者?你說,「該廠也沒有申請勞動仲裁」是什麼意思?廠家不認為你侵犯了他的利益,它肯定不會去申請仲裁,你認為廠家侵犯你的利益是需要你自己提起仲裁。

㈥ 工廠符合勞動法么

很明顯不來合法么
全日制用工自 每日工作八小時 每周40個小時 每個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36個小時 平時加班按照150%支付工資 周末公休日加班要支付200%的工資 法定節假日要支付額外300%的工資
培訓的話不得佔用休息時間 而且要有年假制度
對於罰款 最多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20%

㈦ 關於工廠勞動法的問題

你可以不坐廠車,8點准時報到,16點准時閃人,

㈧ 關於勞動法和工廠的合同

有效,部分條款違法,可以修改。部分條款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條款效力
工資的內約定違法,可容以要求單位按月發放工資
工作時間,每周44小時,每周一天休息、每天不超8小時,就合法
崗位最好約定明確
沒辦法協商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㈨ 我要問一下有關工廠勞動法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給勞動者合法利益造成損失的,可以自行協商解決;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時,勞動者應當收集證據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賠償。
且,用人單位違法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勞動者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通知用人單位。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八十條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

㈩ 勞動法與工廠法的區別

1、目前我國沒有工廠法,只有公司法和企業法;
2、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熱點內容
2019法律碩士多選答案 發布:2025-09-25 15:28:01 瀏覽:978
省法院網 發布:2025-09-25 15:27:20 瀏覽:458
法治與城管 發布:2025-09-25 15:19:04 瀏覽:479
國際經濟法何時興起 發布:2025-09-25 15:17:28 瀏覽:311
民法典那年 發布:2025-09-25 15:16:50 瀏覽:924
東奧經濟法基礎書籍 發布:2025-09-25 15:16:38 瀏覽:212
民事訴訟法原告權利第三人 發布:2025-09-25 15:09:25 瀏覽:643
公司法有關的論文 發布:2025-09-25 15:00:27 瀏覽:83
律師見證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5 14:54:26 瀏覽:235
職業病防治的立法宗旨 發布:2025-09-25 14:28:4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