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勞動法安置費
⑴ 2018新勞動法辭退補償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版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權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⑵ 2018新勞動法辭退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版關系的權,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⑶ 關於新勞動法中的工資賠償標准
關於新勞動法中的工資賠償標準是:
一、經濟補償金按照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專平均工資計算,(這里的工資按屬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的范圍規定執行。
二、關於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應當從第二個月開始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差額,做多不能超過11個月。
⑷ 關於新勞動法勞動補償金問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1、如果單位的做法符合第四十一條規定,單位要向你支付經濟補償,依據是: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
經濟補償如何支付,依據是: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如果單位的做法不符合第四十一條規定,且你沒有下列情形: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那麼,屬於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單位要支付你而被的經濟補償,依據是: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單位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你還可以主張二倍工資賠償,依舊是: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實務中支持11個月的二倍工資,因為《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要能得到這些賠償,你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在一年內),但是,你必須有證據證明你和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能證明你是哪個單位的職工。可以作為證據的比如:工資單(條或卡)、招工登記表、考勤記錄(卡)、工作證、出入證(廠牌)、開會通知、證人證言等,另外,單位辭退你有書面通知嗎?估計是口頭通知,你找找看,工作三年總該有幾樣證據吧,如果單位違法辭退你,你現在也可以找單位談,錄下音也是個證據。證據越多對你越有利。
⑸ 勞動法規定企業破產時職工如何安置費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執行。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實際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的應當再支付一個月工資。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⑹ 2019年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內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容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⑺ 新勞動法賠償規定
勞動法中的賠償金,補償金指的是員工在稅前應該拿到的工資,是包括的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內例》容
第二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⑻ 2018年勞動法資遣費如何計算
公司無故無故辭退員工,根據勞動法規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一,單位無故辭退勞動者,什麼是最大的賠償金額
雙方簽署勞動合同後,單位無故辭退勞動者,就要賠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每個月能夠拿到的工資再乘以工齡乘以二就是能夠拿到的最大經濟賠償金。
二、幾種情況工人獲得補償金。
單位不與勞動者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和支付賠償金;用人單位未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條件;勞動合同期滿,降低工人的僱主的工資和員工不同意簽訂僱主繼續破產或經營許可證;規定撤銷。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
三、勞動者有過錯性解除動合同
即在勞動者有過錯性情形時,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在程序上沒有嚴格限制。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若規定了符合法律規定的違約金條款的,勞動者須支付違約金。
四、單位為降低勞動成本經濟性裁員
指用人單位為降低勞動成本,改善經營管理,因經濟或技術等原因一次裁減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以上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勞動者。經濟性裁員具有嚴格的條件和程序限制,用人單位裁員時必須遵守規定。經濟性裁員,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怎麼計算?
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月工資是指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2、因病或非因公負傷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
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醫療補助費不低於6個月的工資)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4、因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公式: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被辭退的經濟補償金是和員工的工作年限直接掛鉤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根據以上規定,由於老王的月工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是1.2W(註:經濟補償的標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三倍),那麼,該用人單位則需支付給老王的經濟補償金是:12000*9=108000元。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點:如果是公司主動終止合同,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並且拒絕支付任何經濟賠償的情況,則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以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出門在外,打工不易,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這種「被公司無辜辭退,且公司不願意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大家要及時的向公司所在地區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⑼ 新勞動法補償標准
【經濟補償 標准】《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回年限,每答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