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九不起訴
『壹』 刑事訴訟法關於不起訴的規定是怎樣的
在我的現實生活當中大家都知道,我國刑訴法當中規定的起訴的相關事項。因為一些刑事案件,他都是需要經過檢察院起訴,然後法院受理,審理的。實際上我國關於起訴相對應的還有不起訴的規定不起訴,需要具備一定條件。那麼。刑事訴訟法關於不起訴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三類不起訴的區別
1、法定不起訴
適用對象:沒有犯罪事實,或者刑訴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
無裁量權。
決定主體: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
不能再起訴
被害人可以申訴
被不起訴人不可以申訴
2、酌定不起訴
適用對象: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
3、證據不足不起訴
適用對象:經過補充偵查,仍然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二、不起訴決定的程序
1、特定案件的審批程序
省級以下檢察院辦理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案件,擬作不起訴決定的,應當報請上一級檢察院批准。
2、宣布與生效
公開宣布,立即生效。
3、送達
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及其訴訟代理人。
被不起訴人及其辯護人以及被不起訴人的所在單位。
公安機關。
對被不起訴人和涉案財物的處理
1、對人
被不起訴人在押的,應當立即釋放;被採取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解除;
訓誡、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建議主管機關行政處罰、行政處分。
2、對物
需要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書面通知解除查封、扣押、凍結。
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對犯罪嫌疑人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處理,參照高檢規則第296條的規定辦理。
不起訴的救濟程序
1、被不起訴人
酌定不起訴可向原決定的檢察院申訴。
2、被害人
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然後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直接起訴。
3、公安機關
向原決定機關復議,向上一級復核(也不批捕的救濟程序一樣)。
首先,在這里小編必須告訴大家,我國刑訴法中不起訴他是有三種類型的,其中包括法定不起訴以及相對不起訴。在這里小編把法定不起訴和相對不起訴三者的區別,都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如果大家還有不懂的,可以咨詢律所。
延伸閱讀: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行政訴訟起訴時效
『貳』 新九法有無免於起訴
新的刑事訴訟法取消了免於起訴的規定。
免於起訴,是人民檢察院對自己偵查終結的案件或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經審查認為被告人的行為雖已構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應當免除刑罰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理決定。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起訴和免予起訴適用的條件和性質不同,特別是免予起訴一詞在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已不再使用,所以這兩個概念不能混同使用。
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從而決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一種決定。由於免予起訴的取消,對於其適用的對象,則擴充到不起訴中來。
免予起訴,是檢察機關對雖構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以免除刑罰的被告人作出的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決定。根據原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免予起訴僅適用於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被告人:(1)被告人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已構成犯罪;(2)具有刑法規定的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情節。
不起訴和免予起訴的區別在於:(1)不起訴是在犯罪嫌疑人沒有構成犯罪或者雖然構成犯罪,但依照法律規定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免予起訴是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在應負刑事責任的前提下,只是由於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可以免除刑罰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2)不起訴是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的,只要存在法律上規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時,人民檢察院就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免予起訴的適用,需由人民檢察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斟酌法律上的規定作出具體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 不起訴的決定,應當公開宣布,並且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
『叄』 九年審檢察院和法院不起訴算不算犯罪
不起訴決定書不算刑事處罰:刑事處罰只能由法院作出,不起訴決定書是由檢察院作出的,不算刑事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二百八十六條人民檢察院經過偵查,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應當寫出偵查終結報告,並且製作起訴意見書。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應當寫出偵查終結報告,並且製作不起訴意見書。
偵查終結報告和起訴意見書或者不起訴意見書由偵查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批准。
第二百八十七條提出起訴意見或者不起訴意見的,偵查部門應當將起訴意見書或者不起訴意見書,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文件清單以及對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款物的處理意見和其他案卷材料,一並移送本院公訴部門審查。國家或者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在提出提起公訴意見的同時,可以提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意見。
(3)刑事訴訟法九不起訴擴展閱讀:
不起訴的條件:
我國的不起訴有三種,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起訴,可以簡稱為法定不起訴;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不起訴,可以簡稱為酌定不起訴: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可以簡稱為存疑不起訴。
(一)法定不起訴又稱絕對不起訴,其具體條件是:
1、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在法律上不構成犯罪或者證據足以證實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
2、情節顯著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3、犯罪已過追訴期限的;
4、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5、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6、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7、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酌定不起訴,又稱相對不起訴或輕罪不起訴。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肆』 刑事訴訟法: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異同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異同如下:
相同點:
結果相同,都是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後做出不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審判導致訴訟終止。
不同點:
一、適用范圍不同
法定不起訴適用的情形: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酌定不起訴適用情形: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
二、處理方式不同。
法定不起訴的是依照法律規定不能起訴,檢察院沒有自由裁量權。而酌定不起訴,檢察院是可以不起訴,具有自由裁量權。
(4)刑事訴訟法九不起訴擴展閱讀:
法律的價值是指作為主體的人對於作為客體的法律內涵的應有的價值因素的認識,是法律對人的需要的滿足。不起訴制度雖然僅是刑事訴訟中起訴階段的一個制度,卻深刻體現了刑事訴訟基本的價值和意義。不起訴制度至少體現了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有利於保障人權
不起訴有利於保障人權
人民檢察院通過對偵查終結的案件的審查,對不應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或者不需要追究或無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及時地做出不起訴的決定,可以防止過去那種久偵不決、久押不放的做法,從而及早的解除犯罪嫌疑人被追究的狀態,恢復其人身自由。
因此,不起訴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體現刑事訴訟法保障人權的宗旨。
利於節約司法資源
不起訴有利於節約司法資源,實現訴訟經濟原則的要求
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嫌疑人具有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或無法追究,或者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輕微,不需要判處刑法或可以免除刑法時,及時地做出不起訴決定,終止訴訟程序,這樣可以縮短訴訟時間,減少訴訟成本,節約有限的司法資源,體現訴訟經濟原則。
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處理大案要案
不起訴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處理大案要案。
近些年來犯罪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重大犯罪上升尤為突出。我們應當把工作重點放在重大犯罪上,因此,對那些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或者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及時果斷的做出不起訴的決定,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花大力氣辦好大案要案。
『伍』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定不起訴有哪些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版不追究刑事權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5)刑事訴訟法九不起訴擴展閱讀:
第一百七十三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相似於國外學者的「微罪不起訴」,筆者認為這樣稱謂能體現其性質,還是比較科學的。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二是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依資料:
參考資料:刑事訴訟法
『陸』 刑事訴訟法法定不起訴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
第十來五條有下列源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七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