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

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

發布時間: 2021-02-25 13:40:06

❶ 在職職工因病死亡單位都有哪些補償

在職職工因病死亡,用人單位應支付非因工死亡的待遇的,補償的標准各省略有不同,例如廣東省的規定如下:

《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十、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
喪葬補助費的標准:3個月工資(月工資按當地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計,下同);

供應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標准:6個月工資;

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在職職工6個月工資;離退休人員3個月工資。

已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死亡,由當地社會保險機構按養老保險有關規定發放待遇;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除有規定納入社會保險支付的地方外,由企業按上述標准發給死亡撫恤待遇。

(1)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

甲、工人與職員因工死亡時,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發給喪葬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三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至受供養者失去受供養的條件時為止。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丙、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致成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應按本條甲款的規定,付給喪葬費及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應按本條乙款的規定,付給喪葬補助費及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丁、工人與職員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供養直系親屬喪葬補助費:死者年齡在十周歲以上者,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一個月的二分之一;一周歲至十周歲者,為平均工資一個月的三分之一;不滿一周歲者不給。

❷ 在崗正式職工因病去世單位或國家對家屬有什麼待遇和補助

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第二十三條 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二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

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2)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退休職工去世撫恤金標准

2016年1月1日起調整了企業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由原來的16490元調整為18360元。

撫恤金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經濟組織對死者家屬或傷殘職工發給的費用。工人、職員因工負傷被確定為殘廢時,完全喪失勞動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死亡時止。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恢復勞動力或死亡時止。工人、職員因工死亡時,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至受供養人失去受供養的條件為止。我國還規定有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費,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費,國家工作人員傷亡、病故撫恤費等。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最新撫恤金發放標准。

退休職工去世後補多少個月工資

各省份有不同的規定,有的是十個月有的是20個月,具體請參照當地的文件標准。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

(二)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

(三)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於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原渠道解決。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

3、喪葬費標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准:非農戶一人月補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補助190元;農業戶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❸ 單位在職職工因病去世,有什麼政策

在職職工因病死亡,用人單位應支付非因工死亡的待遇的,補償的標准各省略有不同,例如廣東省的規定如下:

《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

十、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的標准:3個月工資(月工資按當地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計,下同);

供應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標准:6個月工資;

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在職職工6個月工資;離退休人員3個月工資。

已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死亡,由當地社會保險機構按養老保險有關規定發放待遇;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除有規定納入社會保險支付的地方外,由企業按上述標准發給死亡撫恤待遇。

(3)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遺屬津貼是指在勞動者死亡以後,為解決其善後事宜和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的基本生活,向其遺屬提供的一種物質幫助,包括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死者生前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待遇。

對於國有企業改制、關閉、破產中職工補償問題出台了支付經濟補償金等一系列舉措。規范支付經濟補償金 ,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准按解除勞動合同前12月職工本人月標准工資的平均數確定,該標准高於所在市、縣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按3倍的標准計發經濟補償金。

企業改制後繼續留用的職工,不計發經濟補償金,由改制後的企業與職工變更或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❹ 勞動法中企業員工突然死亡單位如何補助

勞動法對企業員工死亡沒有相關規定,以工傷為例,員工死亡一次性賠償工亡補助金、6個月平均工資的喪葬補助金及供養親屬撫恤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4)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在喪葬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

1、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親屬遺體告別儀式租用場地的費用、為死亡人整理遺容費、火化費、運屍費、屍體冷藏停放費、預定靈車、骨灰寄存、購買墓碑等支出的費用;

2、規定允許土葬的地方,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標準的墓穴佔地面積使用費、購買棺材費用,在許多農村安排為死亡人送葬的親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費用,等等。

3、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公布前,實際上還有一種賠償實際損失的辦法,這就是按照喪葬的實際損失,支付賠償金。其應當賠償的項目是:

4、壽衣費

受害人死亡的壽衣支出,應當賠償。壽衣的購置費,應當是一般的壽衣,受害人家屬採用高級壽衣裝殮的,只賠償一般標準的壽衣損失。

5、運屍和火化費

這是必須支出的費用,應當全額賠償。

6、骨灰盒(棺木)費

在有火化場所的地區,只賠償骨灰盒的購置費用,標準是中等的費用。如果受害人家屬採用高級骨灰盒,則按照中等的購置費用計算。在沒有火化場所的地區,則應當賠償棺木購置費。

7、骨灰存放費用

對此,只賠償一期骨灰盒放置費用。必須採用土葬的,則適當賠償安葬費。

❺ 關於私企員工在職期間生病死亡補償費用政策

在職職工因病死亡,單位應當補償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和遺屬生活補助內費。

喪葬補助金按其死亡時容上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的四個月發放。

撫恤金按其(包括在職參保人員和已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計發一個月死亡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最多不超過20個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月,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

但對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的支付標准,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不盡一致,且差異較大。因此具體標准建議咨詢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❻ 《勞動法》中職工去世待遇問題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內
遺屬津貼容是國家和企業為處理參加保險職工死亡後的善後事宜和解決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問題,按照國家法律或有關政策規定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

我國的遺屬津貼所提供的物質幫助包括兩部分:一是死亡者的喪葬費和家屬撫恤費,二是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或救劑費。

❼ 在職職工因病死亡有哪些補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回的直系親屬死亡答時待遇的規定:

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一個月。

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本企業工齡的長短,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三個月至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7)勞動法中私企職工病死後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申請材料:

1.參保人死亡證明。

2.參保人火化證明。

3.待遇領取人的居民身份證及與死者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之一)關系證明(以下材料之一:戶口簿、結婚證、獨生子女證、人事檔案、社區證明、公證書等),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委託書及代辦人居民身份證。

❽ 企業職工因病死亡,家屬應享受什麼待遇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 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❾ 關於在職員工因病去世,單位應如何賠償!

在職員工因病死亡待遇,一般由喪葬費、撫恤金(救濟金)、供養直系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組成,喪葬費和撫恤金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

職工因病死亡待遇,目前全國尚無統一規定,所在省、自主權、直轄市對此有規定,按所在省市規定執行,具體標准建議咨詢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拓展資料:

喪葬補助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的,以及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導致死亡的、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按照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的喪葬費用補助。喪葬費是安葬因工死亡的職工、處理後事的必須費用,工傷事故是其直接原因,自然應予以補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規定:「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根據該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所能獲得的喪葬補助金,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進行計算。

其計算公式為:

喪葬補助金賠償金額=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元/月)×6

014年10月20日上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了《關於喪葬補助金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支出項目的通知》,明確從2015年1月1日起,參加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含領取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原先由民政部門支付的喪葬補助金將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項目,參保人員申領流程保持不變。此次政策調整預示著2015年起喪葬補助金額度為一次性支付每人5000元,政策調整覆蓋人群合計230萬人。

北大法律信息網——《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修訂

網路——喪葬補助金

熱點內容
勞動法出現的背景 發布:2025-09-25 06:37:29 瀏覽:41
勞動法中有關農民工年齡的規定 發布:2025-09-25 06:37:29 瀏覽:669
耶利內克行政法 發布:2025-09-25 06:30:09 瀏覽:862
談談對法治中國的理解與認識 發布:2025-09-25 05:49:11 瀏覽:370
勞動法生育津貼2020 發布:2025-09-25 05:47:02 瀏覽:216
搜律師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25 05:46:25 瀏覽:747
建設項目環境條例 發布:2025-09-25 05:39:18 瀏覽:49
民法典有哪些重點 發布:2025-09-25 05:31:47 瀏覽:277
因為小三離婚小三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25 05:13:22 瀏覽:697
手指傷殘案例保險條例 發布:2025-09-25 05:12:45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