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大理徵用口罩事件的行政法評析

大理徵用口罩事件的行政法評析

發布時間: 2021-02-27 16:06:42

1. 戚建剛的較有代表性學術成果:

(A)核心及重要期刊主要論文
1.《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規制模式之轉型》,《法學研究》2011年第1期,獨撰。
2.《極端事件的風險恐慌及對行政法制之意蘊》,《中國法學》2010年第2期,59-69頁,獨撰
3.《非常規突發事件與我國行政應急管理體制之創新》,《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105-109頁,獨撰
4.《「融貫論」下的行政緊急權力制約理論之新發展》,《政治與法律》2010年第10期,106-117頁,獨撰
5.《反恐背景下美國司法審查之新理論》,《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4期,17-25頁,獨撰
6.《風險規制過程合法性之證成—以公眾和專家的風險知識運用為視角》,《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49-59頁,獨撰
9.《風險認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蘊》,《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獨撰(無法下載不知起止頁數)
10.《實用主義者的「必需之法則」—評理查德·波斯納的<並非自殺性協議:國家緊急狀態時期的憲法>》,《國外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116-122頁,獨撰
11.《實用主義的緊急狀態憲法—理查德 ·A·波斯納的理論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外法學》2008年第4期,596-612頁,獨撰
12.《行政應急管理體制的內涵辨析》,《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14-19頁,獨撰
13.《我國應急行政主體制度之反思與重構》,《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112-118頁,獨撰
14.《「重新保證」理性:對國家緊急狀態理論基礎的一種新闡釋》,《美國研究》2007年第3期,139-148頁,獨撰
15.《後「9·11」 時代德國反恐法律制度之改革》,《歐洲研究》2007年第4期,135-149頁,獨撰
16.《〈突發事件應對法〉對我國行政應急管理體制之創新》,《中國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12-15頁,獨撰
17.《恐怖主義時代的緊急狀態憲法—布魯斯 ·艾克曼理論的價值及其面臨的挑戰》,《中外法學》2007年第5期,606-621頁,獨撰
18.《我國危機處置法的立法模式探討》,《法律科學( 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90-96頁,獨撰
19.《「松花江水污染」 事件凸顯我國環境應急機制的六大弊端》,《法學》2006年第1期,25-29頁,第一作者
20.《行政緊急權力的法律屬性剖析》,《政治與法律》2006年第2期,46-52頁,獨撰
21.《現代民主憲政國家應對危機之道—評羅斯特的<憲政獨裁—現代民主國家的危機政府>》,《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4期,153-160頁,獨撰
22.《六國緊急狀態法典之比較》,《社會科學》2006年10期,100-108頁,一作者
23.《突發事件管理中的「分類」、「分級」與「分期」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草案)> 的管理學基礎》,《江海學刊》2006年第6期,133-137頁,獨撰
24.《合作、 牽制與法律程序—新東歐六國緊急權力制度》,《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99-106頁,獨撰
25.《論我國行政法發展的分析模式》,《現代法學》2005年第2期,29-35頁,獨撰
26.《緊急權力的自由模式之演進》,《中國法學》2005年第4期,25-40頁,獨撰
27.《絕對主義、 相對主義和自由主義—行政緊急權力與憲政的關系模式》,《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52-60頁,獨撰
28.《我國緊急權力體制的建構》,《法學》2004年第8期,9-10頁,獨撰
29.《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訴中國足協案再評析—以公共職能為視角》,《行政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31-37頁,獨撰
30.《兩大法系國家緊急權力體制之演進》,《法學家》2004年第6期,120-126頁,獨撰
31.《對行政法發展的「範式轉換論」 之商榷》,《法律科學》2003年第5期,11-17頁,獨撰
32.《論公益機構行為的司法審查范圍》,《法學》2003年第7期,25-33頁,獨撰
33.《試論加入WTO與我國制定行政許可法》,《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57-63頁,獨撰
34.《WTO 與我國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則的擴展》,《法學雜志》2002年第6期,22-25頁,獨撰
35.《WTO與我國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制度的新發展》,《法學》2001年第1期,54-57頁,獨撰
36.《WTO 對我國制定統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影響》,《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5期,65-70頁,獨撰
37.《公民的拒絕權若干問題探析》,《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25-29頁,第一作者
38.《試論行政強制執行的法律性質瑕疵表現與救濟途徑》,《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16-20頁,獨撰
39.《行政主體對瑕疵行政行為的自行性撤銷及其限制》,《浙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35-29頁,獨撰
40.《論股份合作企業立法科學性取向》,《法律科學》1998年第5期,75-83頁,獨撰
41.《行政合同的特權與法律控制》,《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64-69頁,第一作者
42.《聽證筆錄的法律思考》,《法學》1998年第12期,58-63頁,第一作者
43.《股份合作企業的法律屬性剖析》,《政治與法律》1998年第4期,32-37頁,獨撰
44.《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用益物制度的法律思考》,《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131-137頁,第一作者
(B)主要著作
1.《行政緊急權力的制約機制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
2.《中國應急法制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獨著
3.《北京城市應急機製法制化的理論與實務》,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4.《法治國家架構下的行政緊急權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獨著
5.《從災難中學習——突發事件應對案例法律評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
(C)主持的主要課題
1.《優化高校危機管理制度—以湖北省范圍內十所高校為例》,主持人,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2006年;(結項)
2.《北京城市應急體系的法制化》,主持人,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2006年;(結項)
3.《行政應急管理與行政法的發展》主持人,全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二等,2006年;(結項)
4.《行政應急權力的要素及其制約機制研究》,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8年;(結項)
5.《東莞市人民政府申請較大市可行性研究報告》,主持人,地方政府委託項目,2010年;(結項)
6.《深圳市寶安區2008—2013應急管理體系規劃》,主持人,地方政府委託項目,2008年;(結項)
7.《深圳市龍崗區2010—2015應急管理體系規劃》,主持人,地方政府委託項目,2009年 ;(結項)
8.《深圳市龍崗區科學分配突發事件應對法職權研究》,主持人,地方政府委託項目,2008年 ;(結項)
9.《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法制保障系統》(項目號:9092402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之中)
10.《合作式食品安全風險規制及其法制化研究》,主持人,教育部2011年度青年項目。(研究之中)
11.《群體性事件治理中公眾有序參與的行政法制度研究》,主持人,獲中國法學會2011年度部級課題一般項目資助。(研究之中)
12.《學校應急管理研究》,教育部2011年度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研究之中)
13.2012年《衛生部實施食品安全法起草》,子課題負責人(結項)。
14.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駐廠監督制度研究》,子課題負責人(結項)。
15.2011年《武漢市危機管理及其法制化研究》,主持人(研究之中)。

2. 大理市衛生健康局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徵用決定,主體是否合法

一般來說是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證明,但是達到相關的權益應該是有所保留的,畢竟他們對其他的范圍是沒有權利的。

3. 重金懸高見,越詳細越好

你是在校學生,有著自己的特定優勢,要充分利用起來。我和你的區別,僅在於我是法律專業本科。而你現在追求的這兩個目標,從我實現的經歷來看,不會太難的。

當然,要有方法。

因為你不是法律專業,所以,你要結合司法考試的科目,自己准備一套最新版的高等院校通用法律教材,然後,這樣做:

1、所有法律科目,在理論方面皆有相通之處,你要學會融會貫通。

課本是你現在最熟悉的,也是你超越非在校生的最有力的利器。

先找出所有考試科目的課本,仔細、全面的,從頭至尾過一遍,從中歸納出,各個法律學科的規律之處。

例如:行為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因果關系、法律關系實質,這些原理對各種性質的法律關系均適用。

然後,在求同的基礎上,比較、分析它們的存異之處。

這樣一遍下來,你就可以突破某一個具體科目的桎梏,從而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俯視法律。如此,一個司法考試,小兒科吧。

2、第二步,看法規

現在的司法考試,結合實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法規中的具體條文,與課本理論不一定一一對號。

但是,法律規定,是鐵板釘釘的東西,沒有迴旋餘地。該背的,必須硬背。

當然,全部背下來,不現實。只不過,你對法規翻閱的多啦,就會忽然間發現:一個具體國家的法規體系設置,其實也是有它的固定規律的。

只要你某天,有了這樣的感覺,法規這一步,基本過關。

3、具體做題目,尤其是案例分析。

這部分題目,是決定你通過考試與否的關鍵,是在校生與實際工作考生的差距之處,也是拉分的主要部分。

在前面兩個復習階段的基礎上,你要多看往年的試題與答案,學習答題、分析思路、方法。

要點:是切題准確、答題精確。

案例分析的答題依據,無非是理論與法規的綜合。這就要求你,在進行前面兩個階段的復習時,心中要有案例,思維必須活躍,要突破課本的拘束。

4、最後,在考試前的兩個月,集中進攻某一套司法考試復習資料,要選擇權威性的版本。你可以去找那些口碑皆眾的。

5、不妨告訴你:

你如果真的能按照上面所說的去做啦,那麼,司法考試自然不在話下。

6、而你作為非法律專業學生,要報考法律碩士,這一次的復習過程,對你考研,會有極大幫助。

尤其是,無論你將來從事公、檢、法、司,抑或是與法律相關的其他行政、企業、教學等具體工作,均會讓你受益終生!

祝你成功!

4. 我國的法制體系是什麼

第一層級憲法為根本大法
第二層級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及訴訟法為內主幹法律
第三容層級為國務院及其部門的法規,規章
第四層級地方、自治地方法規規章管理辦法
下一層法不能與上一層法律相抵觸,否則無效
(法律專業2004級學士)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評析

1、此案並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可訴范圍,某公司無權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第一條第二項不屬於受案范圍」「(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此處的仲裁是法定機構以中立身份按照法定程序對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決行為。「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所規定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勞動爭議仲裁。
因此,案中的勞動保障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通知書》的行政行為不屬可訴范圍。
2、《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四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
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分析:(1)李某與公司雖然沒簽訂勞動合同,但有實質上的勞動關系,因此應認定二者之間關系屬於勞資關系。
(2)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本案爭點應在,李某是否在上班途中。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為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因此,本案中,用人單位應向勞動保障局舉證李某並不是在上班途中。估且不論在勞動保障局製作《工傷結論通知書》時,是否有通知用人單位舉證。在後來用人單位向法院起訴,證明不是上班途中的兩個理由,
(一)李某發生車禍的時間是早上6點30分,而其上班的時間應該是早上6點45分,其案發的地點到公司最少需要半個小時,按照公司的《考勤管理規定》即使沒有車禍也是遲到的;(二)車上載著其妻子,因此無法判斷李某是在上班的途中,很有可能是送其妻子到某處。
這兩個理由只是用人單位的猜測,並不充分,並不能因為載著其妻子,和可能遲到,就推定李某並不在上班途中。
而且根據民法中的公平責任原則和衡平原則,判定應向有利於雇員的一方。
因此,李某應屬於工傷。

6. 行政法中,徵收與徵用的區別

行政徵收和行政徵用,都是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規定,以強制的方式無償向相對人徵集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實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用,是指行政主體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強制徵用相對方財產或勞務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一、行政徵收與行政徵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從法律後果看,行政徵收的結果是財產所有權從相對方轉歸國家;而行政徵用的後果則是行政主體暫時取得了被徵用方財產的使用權,不發生財產所有權的轉移;
2、從行為的標的看,行政徵收的標的一般僅限於財產,而行政徵用的標的除財產外還可能包括勞務;
3、從能否取得補償來看,行政徵收是無償的,而行政徵用一般應是有償的,行政主體應當給予被徵用方以相應的經濟補償。
二、行政徵收的種類主要有:
1、稅收徵收。它是行政徵收中最主要的方面。
2、資源費徵收。在我國,城市土地、礦藏、水流、山嶺、草地、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單位和個人在開采、使用國有資源時必須依法向國家繳納資源費。如水資源費的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等。
3、建設資金徵收。為確保國家的重點建設,解決重點建設資金不足問題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的徵收。如,公路養路費的徵收、港口建設費的徵收、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的徵收等。
4、排污費徵收。
5、滯納金徵收。
6、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徵收內容。
三、行政徵用的基本特徵:
1、被徵用方是享有合法財產所有權的社會成員;
2、行政徵用是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出於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徵用私人的房屋等不動產和運輸工具等動產;
3、財產使用權的轉移應當是有期限和按期歸還的,國家對為公共需要轉移財產使用權的社會成員進行補償。
4、行政徵用的決定方式,由於是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所以可以由行政機關單方面決定。但是所謂「公共利益的需要」的確定應當有合法理由和經過法定程序,如經過法定程序生效的行政規劃或者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等等。

7. 從行政法的角度評析「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急用,求解答,謝謝!!!

還是要依法行政,不得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啊!

8. 請大家用行政法基本原則評析本案例

一方面,如果交警知道當事人是無證駕駛的,總的來說警方在此案中內並無明顯過錯,如果有的容話也只是在當事人跳河後不積極失救,但是由於敘述不清難以確定警方是否施救。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無證駕駛機動車輛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因此警方在當事人棄車後可以追趕,且後來已經表明不再追趕以防止其跳河。
另一方面,如果交警不知道當事人無證駕駛,只是純粹由於機動車沒有牌照而實施追趕行為造成後果的,警方在當事人棄車後仍然追趕的行為就存在一定過錯。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於無牌照車輛上路的,只規定罰款和扣留車輛並無拘留的規定,所以此時的追趕行為是超出法律規定的,違反了行政合法性原則。至於行政合理性原則,根據案情敘述並無多少適用餘地。

9. 大理有口罩廠嗎

目前,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是沒有專門生產口罩的工廠的。

熱點內容
慧海天合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4 10:41:06 瀏覽:918
法律碩士非法學導師選擇 發布:2025-09-24 10:38:04 瀏覽:154
刑法專家謝 發布:2025-09-24 10:31:35 瀏覽:386
李晨法官 發布:2025-09-24 10:10:25 瀏覽:586
法治化與法律化 發布:2025-09-24 09:55:02 瀏覽:475
公司規章制度編號格式 發布:2025-09-24 09:53:32 瀏覽:296
永康法院電話號碼 發布:2025-09-24 09:51:57 瀏覽:75
淮安清河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4 09:41:58 瀏覽:181
佛山禪城區法律援助在哪裡 發布:2025-09-24 09:34:36 瀏覽:33
河南中天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4 09:09:17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