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第113條

新民事訴訟法第113條

發布時間: 2021-03-03 07:15:49

① 民事訴訟一審、二審已結案,現在申請再審,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此案是否屬於仍處於持續狀態。

我國民事訴訟是二審終身制,二審結案後,就等於正常的民事訴訟結束。申請再審屬於專審判監督程序屬,是一種糾錯程序,是否必然引起再審,尚不確定,不能說案件屬於持續狀態。新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的是惡意訴訟的規定,與你說的持續狀態無關。

② 民事起訴書上是兩原告,兩人簽名是一人所簽,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是否屬於惡意訴訟或虛假起訴

是否構成,有法院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版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權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31條最新內容

2013.1.1.起修正後施行的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 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內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容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④ 新民事訴訟法關於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在訴訟法的第幾條

255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製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負責執行。
256條 民事訴訟法內第二容百零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包括仲裁裁決書、公證債權文書。
拓展資料
強制執行是法院在做出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後,要求當事人需要履行的相應義務的一種方式。強制執行的執行文書包括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以及依法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它們一經確定,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權利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⑤ 《物權法》第113條中「半年」與《民事訴訟法》第175條中「一年」有什麼區別

《民訴》中的規定是依當事人申請,法院受理後依照法定程序發出財產認領公告,一年期滿歸國家所有。
而《物權法》中是拾得人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的,有關部門發布招領公告的期限為半年,期滿後收歸國家。

⑥ 如何理解新民事訴訟法的你105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05條
第一百零五條 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版長權批准。
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於拘傳、罰款、拘留強制措施的程序的規定。以上三種強制措施都要經過法院院長的批准,因為它們直接涉及當事人人身、財產權利的剝奪,對當事人權益影響很大,所以要求更加嚴格。另外,在形式上,拘傳要發拘傳票,罰款和拘留要用決定書。對於罰款和拘留兩種較為嚴厲的強制措施,法律賦予當事人申請復議權,以更加慎重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不受非法侵害。需注意的是,此時復議機關不是原作出決定的法院,而是作出決定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在復議期間,也不停止執行。

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2條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⑧ 民事訴訟法中第200條里總的有幾款,是哪幾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民事訴訟法中第200條里總的有一款十三項。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8)新民事訴訟法第113條擴展閱讀: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⑨ 如何理解《新民事訴訟法》的105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05條
第一百零五條 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版批准。
拘權傳應當發拘傳票。
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於拘傳、罰款、拘留強制措施的程序的規定。以上三種強制措施都要經過法院院長的批准,因為它們直接涉及當事人人身、財產權利的剝奪,對當事人權益影響很大,所以要求更加嚴格。另外,在形式上,拘傳要發拘傳票,罰款和拘留要用決定書。對於罰款和拘留兩種較為嚴厲的強制措施,法律賦予當事人申請復議權,以更加慎重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不受非法侵害。需注意的是,此時復議機關不是原作出決定的法院,而是作出決定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在復議期間,也不停止執行。

熱點內容
協議寫好用相機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3 11:40:33 瀏覽:961
印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1:02:29 瀏覽:541
梁園區法院長 發布:2025-09-23 11:01:53 瀏覽:448
何華為法院 發布:2025-09-23 10:59:25 瀏覽:217
猶太人經商法則女人 發布:2025-09-23 10:51:01 瀏覽:925
法治與利益調整 發布:2025-09-23 10:51:00 瀏覽:756
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28
社會和諧道德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79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23 10:43:00 瀏覽:683
法碩非法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9-23 10:42:59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