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92基數的勞動法缺勤演算法

2092基數的勞動法缺勤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1-03-06 13:47:45

㈠ 缺勤扣款工資計算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和《關於員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的相關規定,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由此可見,月計薪天數法律明確規定一律為21.75天。
月工資收入由於國家相關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其是加班工資爭議頗多的一個環節,實踐中「月工資收入」的確定應把握以下幾點:

(1)如果勞動合同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確定「月工資收入」。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准確定「月工資收入」。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月工資收入」,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勞動合同的工資項目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等,應當以各項工資的總和作為基數計發加班費,不能以「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或「職務工資」單獨一項作為計算基數。

(2)如果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時,原則上「月工資收入」以員工實際月工資為標准。如果有具體的地方法規,遵照相應的地方法規執行。例如,上海市就出台了《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其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月工資收入」可以按照「在正常情況下的本人月實得工資的70%」確定。應當注意一點,雖然說,原則上以實際工資收入作為「月工資收入」計算加班費基數,但是,未在工資條中體現的補貼及津貼,可以不計入「月工資收入」。

(3)實行計件工資的,應當以法定時間內的計件單價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例如,小李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月收入為900元/月,因此,應該以900元作為其「月工資收入」,其加班工資基數=900÷21.75=41.38。

㈡ 請問勞動法對工資核算是怎麼規定的。缺勤怎麼扣,加班怎麼給,他們分別的基數是基本工資還是工作全額

加班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支付勞動報酬。並參考《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相關規定,你在網上查一下,看完你就都明白了。

如果你不明白你的工資構成,應該要求用人單位按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之規定,給你一份工資清單。

㈢ 國家勞動法規定缺勤扣款底薪加津貼再用應到工時乘以缺勤工時等於缺勤扣款嗎

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度有三種,即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專制。根據《勞動法》屬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

㈣ 有熟悉勞動法的么十月份缺勤扣工資的問題

抄勞動者在十月份缺勤,用人單位是可以不支付其工資,但是如果用人單位無故剋扣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如果未及時支付工資,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還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法律依據:各省的工資支付規定。例如: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當日結清並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
《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第三十三條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應得的工資。

㈤ 上班不足一個月的勞動法工資的演算法

除了按21.75天計算月薪的方法外,有些企業是按應該出勤的天數計算月工資。
月工資公式專=(月基本工資/月應出勤屬天數)*月實際出勤天數
7月工資=(月基本工資/月應出勤天數)*月實際出勤天數)=3500/29*24=2896.55元;
8月工資=(月基本工資/月應出勤天數)*月實際出勤天數)=3500/29*23=2775.86元.

㈥ 工資演算法:實際工資=基本工資---基本工資/30*缺勤天數+全勤+資金

1、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專知》的屬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加班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按上述規定,實際出勤10天的應得工資為: 2000÷21.75×10=920元 30天為基數的公司規定是違法的。

㈦ 勞動法規定每月計薪按21.75天算,但8月有23個工作日

按A來計算,因為抄21.75天是屬於襲按年平均計算出來的,具體到某個月份就不太准確了,如果你一直堅持按照A方法來計算工資,應不違反勞動法律,因為某些月份存在工作日不足21.75天的情況。

(7)2092基數的勞動法缺勤演算法擴展閱讀:

制度計薪日計算方法

一、制度工作日的計算扣除了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具體計算方法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為一年52周的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時

二、「制度計薪日」即用於日工資的計算的月計薪天數,在工資發放的時候與許多考勤項目相關,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資,加班費計算,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的工資計算等等,都與「制度計薪日」及日工資數相關。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㈧ 按勞動法對月工資員工缺勤的工資計算方法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月計薪天數、日版工資、小時工資的折權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㈨ 請問勞動法對工資核算是怎麼規定的。缺勤怎麼扣

勞動法規定平均每月上班天數應為21.75天。日工資應為總工資/21.75,春節法定就是放7天假的,公司說法定3天是不對的。你可以直接到勞動監察大隊檢舉,若是北京也可以撥打12333咨詢。

熱點內容
法院審監會 發布:2025-09-22 16:30:51 瀏覽:931
勞動法婚假是幾天 發布:2025-09-22 16:26:37 瀏覽:762
海運渣土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16:19:47 瀏覽:531
婚姻法調整的是夫妻父母子女 發布:2025-09-22 16:12:01 瀏覽:301
社區文明建設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22 16:07:01 瀏覽:520
道德的理性主義 發布:2025-09-22 16:03:37 瀏覽:862
法律講堂法律援助在行動生 發布:2025-09-22 15:59:36 瀏覽:114
行業聯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15:59:01 瀏覽:430
股票立法後 發布:2025-09-22 15:48:40 瀏覽:890
來法院的人 發布:2025-09-22 15:48:05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