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非工作時間突發死亡的
1. 新勞動法關於沒有勞動合同剛好准備要上班時間的死亡事件是怎麼賠償的
若需要詳詢,請聯系本人QQ:376784230。
非因工死亡
法律鏈接:
《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
十、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
喪葬補助費的標准:3個月工資(月工資按當地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計,下同);
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標准:6個月工資;
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在職職工6個月工資;離退休人員3個月工資。
已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死亡,由當地社會保險機構按養老保險有關規定發放待遇;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除有規定納入社會保險支付的地方外,由企業按上述標准發給死亡撫恤待遇。
《廣東省勞動廳關於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發放對象的批復》(粵勞薪[1997]233號)
惠州市勞動局:
你局《關於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是否按供養關系給予的請示》(惠市勞薪[1997]77號)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粵勞薪[1997]115號)第十條規定的死亡撫恤待遇標准,是在國家《勞動保險條例》規定標準的基礎上調整提高的,同時增加了一次性撫恤金待遇。一次性撫恤金是對死亡職工直系親屬的慰問,因此發放對象應是死者的直系親屬。而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必須是與死者生前有供養關系的直系親屬才能、享受。
此復。
廣東省勞動廳
一九九七年八月五日
《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何謂「非因工死亡」?
司法實踐傾向性意見:除工傷死亡外,其它原因導致的員工死亡均可認定為非因工死亡。實踐中,也不排除部分地區認定(故意)犯罪導致的死亡不享受非因工死亡待遇。
2. 勞動法中關於在正常工作時間內但不在工作崗位上突然死亡的規定拜託各位了 3Q
視為工亡,依法應復當得到相應的工制傷賠償。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勞社部函[2004]2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於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現就條例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三、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這里「突發疾病」包括各類疾病。「48小時」的起算時間,以醫療機構的初次診斷時間作為突發疾病的起算時間。
3. 工人在非工作時間死亡的賠償問題
一、《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認定工傷三大要素:工作時間、工傷場所、因工傷原因。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你說的那個工人既不是工作時間,也不是因為工作原因,所以不能認定為工傷。
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以上第一款,也是在工作時間、工傷場所,突發疾病死亡可48小時之內死亡的,雖然是工作場所,但不是工作時間,也不是工作原因突發疾病死亡的,所以也不能認定為工傷。
三、你朋友的玻璃加工店不承擔賠償責任,就是承擔也是道義上的賠償。
4. 國家公職人員非工作時間意外死亡單位如何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前提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同時還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負傷、致殘或者死亡。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等類似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後」是指非工作時間內,具體講是開工前或收工後的一段時間,譬如上班時間為9點到12點然後又14點到1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職工提前在8點30分到崗或者下班後做完收尾工作時間到 18點半等等,均可以認定為「工作時間前後」,但是有一點則特別重要,其目的必須是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為啟動機器做准備工作,或者關閉機器後收拾與工作有關的機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必須同時具備,並且必須是在履行本職工作,這里受到的傷害是「非工作原因」,是來自本單位或者外界的 「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職工履行工作職責的時候蓄意對職工進行打擊報復,對其人身進行直接攻擊,致使職工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等。】 (四)患職業病的。【即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因工外出期間」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臨時外出辦理業務等,同時必須是在發生事故時正在履行工作職責,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時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人身傷害事故的。【「上下班途中」指從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區域之間的必經路途,必要時間所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對於探親訪友時遇到的人身傷害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還應該增加關於非法駕駛的問題,這種問題一般駕駛二輪摩托車居多,對於非法駕駛(無證駕駛的)的,不能認定為工傷 。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這是一條法律上的兜底條款規定,由於工傷事故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不僅需要專門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范性強制性規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規做出相應調整,對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也應當納入本條例調整的工傷范疇中。】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視同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兩個條件須同時具備:「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是指:1、職工突發與工作無關的及並導致死亡。如果是與工作有關的疾病而導致死亡,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認定工傷。2、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與工作無關並沒有導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為工傷。】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工緻殘,已取得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針對轉業軍人的保護,軍人在戰斗中或者在履行職責中負傷致殘,依據《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之規定,軍人傷殘對於經有關部門評殘,取得傷殘軍人證的退伍軍人,如果在用人單位舊病復發,視同為工傷。這主要考慮到革命軍人為國家利益已經付出代價,為切實保障革命軍人的利益而做出這樣的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傷: (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5. 2013年新勞動法對上班時間猝死是怎麼規定的
我國《勞復動法》對上班時間制猝死沒有規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職工如果突發疾病或在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附:《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6. 在外地打工在非上班時間突然死亡應該怎麼賠償呢
非上班時間死亡,不是工傷,用工單位不需要賠償。
7. 請問新版勞動法對企業員工非因工死亡的解釋是什麼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企業上職工死亡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因工死亡,二是因病死亡,三是非因工死亡。
因病死亡很明顯,就是因為各種病症死亡的情況;非因工是指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之規定,無法認定為因工死亡的情形、
8. 勞動法中關於員工非工作時間死亡的賠償問題各位大哥大姐!!請給個答案
公司不需賠償,員工死亡非工傷,自己承擔。
公司願意從道義補償也是可以的
9. 在用工單位非工作時間突發疾病死亡的算工傷嗎
根據《工傷保險復條制例》第十五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第(1)項、第(2)項情形的,按照工傷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第(3)項情形的,按照工傷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不是在工作時間內死亡看是否是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死亡的啊, 推薦與 工傷#律-師 詳談與咨問,例如:【http://tieba..com/f?kw=%C2%C9%CA%A6&fr=index】這塊的 法律 工作者 等等 一些法律人士 們額@@
10. 工人在非工作時間突發性死亡如何解決
非工作時間死亡的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工傷情形 ,國家沒有統一規定,各省版市對此有相應的權規定。
如《山西省2015年企業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規定,
1、職工因工緻殘退休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護理的,護理費依照全部護理依賴、大部分護理依賴和部分護理依賴三個護理等級,每人每月分別為150元、120元、100元。
2、喪葬補助金為3000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2000元。
3、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為:家居省轄市的,每人每月180元;家居縣(市)、鎮的,每人每月150元;家居農村的,每人每月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