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六大原則徐金桂

行政法六大原則徐金桂

發布時間: 2021-03-09 09:14:30

『壹』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那些這些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中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即合法行政原則的各項要求,具體包括「依法行政」、「正當行政」。依法行政又分為「法律優越」、「法律保留」。
(二)中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
1、法律優越
法律具有高於行政法規規章的地位和效力。一方面,行政立法應服從於法律位階高的要求,以法律作為立法根據;另一方面,行政立法不得與上位階的法律相沖突或抵觸。
2、法律保留
法律保留包括憲法意義上的保留和行政法意義上的法律保留。
第一、憲法意義上的保留(立法保留)。
絕對保留,凡是涉及犯罪與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立法事項,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不得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相對保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作出決定,但可以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制定行政法規。
第二、行政法意義上的法律保留,指沒有法的授權,行政主體不能合法地作出行政活動。
職權法定。任何行政職權的存在都必須基於法的授權。
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必須具有明確的法定依據,否則便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3、行政正當。行政主體所採取的行政活動應當體現法的實質正義或正當性。分為實體上的行政正當和程序上的行政正當。
第一、實體上的行政正當。
平等對待。行政主體在針對多個相對人實施行政活動時,應做到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符合比例性。符合比例性要求是專門針對行政裁量行為的要求,又包含三個具體要求:一則行政活動應當具有適當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必須適合於實現所追求的法律目標;二則行政活動應當有必要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應盡可能使相對人的權益損害限制在最小的范圍;三則行政活動應當具有相稱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可能產生的損害應與該活動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相對稱。
信賴保護。當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及其管理活動行程值得保護的信賴時,行政主體不得隨意撤銷或廢止該行為,否則必須合理補償行政相對人因信賴該行為而產生的信賴利益損失。
第二、程序上的行政正當。
資訊公開。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將行政職權運行的依據、過程和結果向相對人和社會公眾公開。
行政參與。受行政活動影響的利害關系人有權參加行政權的運作過程。包括利害關系人享有陳述、申辯的權利、聽證的權利等。
說明理由。行政主體在作出涉及行政相對人一方權益的行政活動時,必須向行政相對人說明作出該行為的事實根據、法律依據及其他相關事項。

『貳』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三、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

四、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基本內容有二: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
五、誠實守信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六、權責統一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

『叄』 行政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肆』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原則理解

首先它強調的是在行政法律規范中要貫徹法治的精神;其次它主要是從實體角度出發,強調行政主體的所有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范的要求。 行政法治原則是行政法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在其現實性上則起到規范行政主體的行為、改造其不符合法治原則和精神的行為習慣和辦事作風的作用,它是法治原則和法治規律在行政法上的具體體現。法治的道路是艱難和漫長的,法治規律就是要確立法律的最高權威,使法治的普遍性准則為全體人民所理解、接受、信仰和維護。在這種情況下,行政法治原則就顯得尤為重要。行政機關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經為歷史和現實所不斷證明,行政機關的主體本來就是人,行政機關又是與公民關系最直接最緊密的國家機關。
行政法治原則或者說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原則對於培養公民的法治意識顯然具有很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而法治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行政法治。這就要求行政機關能夠認清自身在國家法治的道路上所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在行政法律規范中體現出這個原則來。合法性原則和越權無效原則可被認為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具體運用和貫徹。 相比於其他的部門法而言,行政法是最具時代精神的部門法,因為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問題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對這種社會關系的研究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往往帶來的是政府的社會角色及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即便不是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種現實的行政管理範式內所進行的局部改變,也可能帶來政府的社會角色和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的改變。由於社會的發展、新情況的出現,政府原有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和不和時宜常常發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隨之而來的事情就是要求行政法的調整以及行政法對這種改變的確認和維護。這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如果說行政法能夠被稱為「動態憲法」,那也只是從行政法的應然狀態來說的。但行政法最重要的也許在於其實然狀態,也就是法律與現實的切合程度。行政法是調整與規范政府與公民之間關系的法律,但行政法首先得尊重政府在現實社會中應該扮演的角色。社會的現實狀況和政府自身的能力決定了政府現實的角色問題,這個問題的另外一面也自然就是公民以及由公民組成的社會團體的現實角色問題。對於符合社會實際情況的政府管理方式,行政法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鞏固和維持,而對於不符合社會現實、阻礙社會發展甚至導致嚴重社會問題的政府管理方式,行政法就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改變,這也是法律的實然向應然趨近所必須採取的行動。
近代行政法的發展演變是伴隨著政府行政權的擴張和收縮而演變的。政府行政權的擴張和收縮導致了行政法對行政權的確認、對行政權的控制、對公民權的確認和保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公民個體的權利及其權利的集合也成為制約行政權的重要力量,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以社會控制權力」。控制並不是目的,控制也只不過是使行政權處於一個合適的位置,同時也使公民權處於一個合適的位置。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應當促使行政權與公民權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的態勢。這里「平衡」的意思是行政權與公民權一種「完美的分工」和隨之而來的「專業化」,它們能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種平衡涉及行政權和公民權各自的「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而行政機關與公民關系的度既包括行政機關與公民在實體權利分配上的度,也包括行政程序關繫上的度。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把行政法定義為「調整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並使之達到平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是控制行政的法,行政法基本原則則是指導行政機關具體行為過程的最基本准則,在社會發展日益迅速和行政領域全面膨脹的現代社會,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行政權成為各個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傳統的通過立法機關制定具體法律規范來約束行政行為的努力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通過規定行政行為的基本原則來限制行政機關的濫權行為成為眾多國家的新訴求。

『伍』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行政法治原則也被稱作依法行政原則,是指法律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內職權、手段容、方式和違法的後果,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並採取積極行動保證法律的正確有效實施。行政法治原則具體包括如下三方面內容:
①一切行政行為必須具有法律根據,行政機關的職責、許可權、可以採取的手段、方式等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沒有法律依據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即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可依。
②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要求。行政機關只能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採取行動,即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必依。
③違反法律規定的行政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國家行政機關必須對自己所實施的行政活動承擔責任,這是違法必究的要求。

『陸』 徐金桂行政法講的怎麼樣

徐老師相當不錯,講課很細致,生動有趣而且清楚簡單,應試技巧以及背後專的邏輯屬道理講的都很好,並且很有耐心,講到定的知識點能重復記憶,感覺講的很好,而且考前押題,押題很准,值得一聽。聽完徐老師的行政法,考前感覺很有底氣,我就是看徐老師行政法通過司考的,對我幫助很大。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柒』 行政法的原則不是有六個嗎這里說的應急原則是什麼鬼

應急性原則是現代行政法治原則的重要內容,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於國內家安全、社容會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法律依據的或與法律相抵觸的措施。應急性原則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但是它並非排斥法律控制。

一般而言,行政應急權力的行使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
(2)非法定機關行使了緊急權力,事後應由有權機關予以確認;
(3)行政機關作出應急行為應受有權機關的監督;
(4)應急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以內。

『捌』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回合法行政答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熱點內容
近期的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9-22 07:27:01 瀏覽:599
法官學院6號樓游泳館 發布:2025-09-22 07:23:58 瀏覽:182
哈密宏建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06:59:36 瀏覽:600
法學院故事 發布:2025-09-22 06:35:11 瀏覽:29
旅行社違反條例要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6:30:43 瀏覽:597
行政處罰法律責任名詞解釋 發布:2025-09-22 06:30:42 瀏覽:622
行政法令 發布:2025-09-22 06:30:40 瀏覽:217
中國刑法重刑 發布:2025-09-22 06:29:57 瀏覽:150
道德實證 發布:2025-09-22 06:27:06 瀏覽:262
勞動法試用期員工提前3天 發布:2025-09-22 06:15:52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