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對法院訴訟法收費異議

對法院訴訟法收費異議

發布時間: 2021-03-09 17:24:14

㈠ 立案時對法院預收案件受理費用有異議的如何進行申訴

2019年11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立案審判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二)》,現將《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立案審判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一並整理,供參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立案審判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2018年12月4日

針對全市法院立案審判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為統一全市法院立案審判處理標准和尺度,經研究,現就一些問題解答如下。

一、關於管轄權相關問題

(一)約定管轄相關問題

1.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中,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管轄法院,「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如何判斷?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不限於民事訴訟法明確列舉的五個地點。一般而言,買賣合同中約定提貨地法院管轄的、總公司在簽訂的合同中約定分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可認定為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約定無實際聯系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的,約定管轄條款無效。

2.管轄協議約定由一方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債權轉讓後發生爭議的,原合同約定的「一方當事人住所地」應如何認定?

管轄協議約定由一方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的,住所地的認定要以簽訂協議時為准。債權轉讓的,除轉讓時受讓人不知情或另有約定且原合同相對人同意外,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對合同受讓人有效。因此,即使債權轉讓,仍應以原合同簽訂時一方當事人的住所地為准,而非受讓人起訴時的住所地。

3.原合同沒有管轄協議約定,也沒有約定合同履行地點,債權轉讓後發生爭議的,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原合同沒有約定管轄,債權轉讓後發生爭議時,應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若按照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十八條規定,應以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此時的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應為原債權人的住所地。

4.合同約定的合同履行地應如何認定?當事人對於某項合同義務履行地的約定能否認定為對合同履行地的約定?

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一條的規定,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一款「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約定履行地點僅指合同中載明「合同履行地點」的情形,合同中對交貨地、付款地等某項合同義務履行地的約定不作為確定合同履行地點的依據。

5.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雙方

㈡ 最高法院對案外人執行異議如何收取訴訟費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但要綜合分析:
一、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在第一編總則的第十一章訴訟費用里)第三款的規定,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

據此,國務院頒行了《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在其第三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不得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向當事人收取費用。該辦法在第二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范圍,在第三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標准。

二、國務院這個《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是以國務院令(第481號)的形式公布的,其法源位階為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行政法規對人民法院的司法行為有拘束力,亦即法院司法過程中應貫徹執行行政法規。

三、又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關於執行異議之規定,執行異議的要件可簡要歸納如下:

1、提出異議的主體:包括執行案件當事人、利害關系人,還有案外人,這三類人。

2、異議針對的事由: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是針對法院的執行行為(225條);案外人是針對執行標的(227條)。

3、審查組織或機構(也即在什麼程序中、向誰提出):異議是在執行程序中向法院執行機構提出,由法院執行機構審查。

4、法院對異議的處理形式:作出裁定。異議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改正執行行為(225條),或者裁定中止對涉及爭議標的的執行(227條);異議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對裁定不服的救濟程序:

(1)對執行行為異議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上級法院復議;

(2)對執行標的異議裁定不服的:

① 案外人、當事人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審判監督程序辦理;

② 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另行起訴。

四、綜合上面的內容,將執行異議案件與訴訟費用收取的關系歸納如下:

1、對異議的提出,無論是由哪類主體、針對哪類事由提出,均不得收費。

2、不服法院對異議的裁定而採取救濟措施的,則分別下列情形是否收費:

(1)上述三-5-⑴所列情形,即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申請上級法院復議的,不得收費。

(2)上述三-5-⑵-②所列情形,是一個新的訴訟案件,無論對案外人還是原審當事人均應按規定收費。

(3)上述三-5-⑵-①所列情形則又分兩種情形而定是否收費:

①一般不收費;

②是因為發現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或是一審後未經上訴或一審調解結案而由原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則對原審當事人按規定收費。

五、特別說明:

這個問題的難點、最糾結的地方就是,對由案外人在案外推動(譬如信訪)而引致審判監督程序啟動後,案外人在案件中的訴訟地位如何確定與應不應當對其收費的關系。

五B.這種情況下,案外人的訴訟地位無非兩種,一是仍無地位,即仍不是案件的當事人;另一種是被追加為案件當事人。

五B1.仍是案外人的,則自然不得對其收費。

五B2.被追加為當事人的也不得收費。因為按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的收費范圍中,沒有包括因為原審遺漏當事人導致提起審監的情形。這個很好解釋,該辦法規定的審監收費的情形可概括為因客觀原因(即發現了新的證據)引起的,和因當事人自己原因(即當事人未上訴或一審調解結案)引起的,而非法院原因引起的就收取訴訟費用,且條文主語明確陳述為「當事人」。而案外人沒有被列為原審「當事人」不是由這些原因引起的,卻主要是因法院的錯誤引起的。

六、綜上所述,所謂執行異議案件訴訟費用的問題,並不存在超出《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的收費范圍的新問題。

需要收費的該辦法已有規范,遵照執行就是;該辦法沒有規定的不得收費,包括不得通過自訂一個規范性文件的方式收費。

㈢ 執行異議需到法院交起訴費嗎

在法院的強制執行階段提出執行異議的,無需繳納訴訟費,但是,執行異議之訴的,需要繳納訴訟費。

㈣ 對法院已判決的各承擔訴訟費一半不服的能再上訴嗎

對法院已判決的各承擔訴訟費一半不服的不能上訴,但可以向法院提出復核申請。
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不得單獨對人民法院關於訴訟費用的決定提起上訴。
當事人單獨對人民法院關於訴訟費用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院長申請復核。復核決定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決定訴訟費用的計算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請求復核。計算確有錯誤的,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更正。

㈤ 執行異議訴訟費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但要綜合分析:
一、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在第一編總則的第十一章訴訟費用里)第三款的規定,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

據此,國務院頒行了《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在其第三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不得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向當事人收取費用。該辦法在第二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范圍,在第三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標准。

二、國務院這個《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是以國務院令(第481號)的形式公布的,其法源位階為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行政法規對人民法院的司法行為有拘束力,亦即法院司法過程中應貫徹執行行政法規。

三、又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關於執行異議之規定,執行異議的要件可簡要歸納如下:

1、提出異議的主體:包括執行案件當事人、利害關系人,還有案外人,這三類人。

2、異議針對的事由: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是針對法院的執行行為(225條);案外人是針對執行標的(227條)。

3、審查組織或機構(也即在什麼程序中、向誰提出):異議是在執行程序中向法院執行機構提出,由法院執行機構審查。

4、法院對異議的處理形式:作出裁定。異議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改正執行行為(225條),或者裁定中止對涉及爭議標的的執行(227條);異議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對裁定不服的救濟程序:

(1)對執行行為異議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上級法院復議;

(2)對執行標的異議裁定不服的:

① 案外人、當事人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審判監督程序辦理;

② 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另行起訴。

四應不應當對其收費的關系。

㈥ 執行異議訴訟怎麼交訴訟費

執行異議訴訟怎麼交訴訟費??你好!這個沒有具體規定,需要綜合分析的
剛 開 始 吧

一、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在第一編總則的第十一章訴訟費用里)第三款的規定,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

據此,國務院頒行了《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在其第三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不得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向當事人收取費用。該辦法在第二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范圍,在第三章規定了訴訟費用交納標准。

二、國務院這個《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是以國務院令(第481號)的形式公布的,其法源位階為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行政法規對人民法院的司法行為有拘束力,亦即法院司法過程中應貫徹執行行政法規。

三、又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關於執行異議之規定,執行異議的要件可簡要歸納如下:

1、提出異議的主體:包括執行案件當事人、利害關系人,還有案外人,這三類人。

2、異議針對的事由: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是針對法院的執行行為(225條);案外人是針對執行標的(227條)。

3、審查組織或機構(也即在什麼程序中、向誰提出):異議是在執行程序中向法院執行機構提出,由法院執行機構審查。

4、法院對異議的處理形式:作出裁定。異議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改正執行行為(225條),或者裁定中止對涉及爭議標的的執行(227條);異議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對裁定不服的救濟程序:

(1)對執行行為異議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上級法院復議;

(2)對執行標的異議裁定不服的:

① 案外人、當事人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審判監督程序辦理;

② 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另行起訴。

四應不應當對其收費的關系。

㈦ 民事訴訟管轄異議的費用問題

提起管轄異議的交納50到100元的費用。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㈧ 執行異議訴訟費怎麼收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在民事案件的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因此,如果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被駁回後可以另行起訴。該訴訟是一個新的民事訴訟,獨立於原判決發生的訴訟,將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必須向人民法院繳納訴訟費用。

㈨ 對二審法院收取上訴費做法有異議怎麼辦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四十三條:
當事人單獨對人民法院關於訴訟費用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院長申請復核。復核決定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決定訴訟費用的計算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請求復核。計算確有錯誤的,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更正。

熱點內容
近期的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9-22 07:27:01 瀏覽:599
法官學院6號樓游泳館 發布:2025-09-22 07:23:58 瀏覽:182
哈密宏建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06:59:36 瀏覽:600
法學院故事 發布:2025-09-22 06:35:11 瀏覽:29
旅行社違反條例要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6:30:43 瀏覽:597
行政處罰法律責任名詞解釋 發布:2025-09-22 06:30:42 瀏覽:622
行政法令 發布:2025-09-22 06:30:40 瀏覽:217
中國刑法重刑 發布:2025-09-22 06:29:57 瀏覽:150
道德實證 發布:2025-09-22 06:27:06 瀏覽:262
勞動法試用期員工提前3天 發布:2025-09-22 06:15:52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