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自由離職是勞動法賦予的權力

自由離職是勞動法賦予的權力

發布時間: 2021-11-16 09:47:28

勞動法 自動離職

押金違法,可以要求退還
屬於主動辭職,公司不應當再給你任何補償,你應當提前30天向公司遞交辭職報告
無法享受失業金(主動失業)
公司以各種理由阻礙員工辭職,無正當理由的,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

⑵ 自動離職是否觸犯勞動法

您若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是不會觸犯勞動法的;但是您若違反了你們所簽訂的勞動協議,擅自離職,給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

⑶ 自動離職勞動法

自動離職屬於個人違反勞動合同法;如果對企業造成了損失,應該承擔責任。
但企業因為自動離職,扣除你2個月的工資是不妥的。
因為你就是不自動離職,也是只要提前1個月提出辭職就可以辦理手續;最多影響過你一個月的工資,而不是2個月。
你可以到勞動局舉報或投訴,要求企業支付你實際在工廠的工資。
你就說自動離職是因為企業扣了你2個月的工資才這么做的;這樣企業違法在先,勞動局就會支持你的主張。

⑷ 勞動法自動離職

自動離職對養老保險沒有什麼!原則上來說,自動離職一樣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你們合同約定有違約金等違約責任,那麼用人單位可以申請仲裁公告送達後可申請法院執行。合同中約定解除的條件了,可以依照條件來解除!當然,用人單位有不遵守勞動法規,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符合勞動者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除外。新法第38條!但要注意取證!

⑸ 勞動法關於自動離職的規定

這個很簡單,請你自行查找最新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相關內容就可以了。網友們的意見已無非就是引用。

⑹ 自動離職 勞動法

如果你與他們簽定了勞動合同,可以到勞動部門申訴

⑺ 自動離職,工資要扣嗎扣多少怎麼算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者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未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用人單位應該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但是該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勞動者為用人單位付出勞動後,就相應地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之一。因此,勞動者為公司工作了,公司就必須給勞動者支付工資,如果不支付工資,是違法的。

即使是自動離職,但畢竟為公司工作過,同樣需支付工資。公司可因自動離職作適度的工資扣減,但這必須建立在合乎程序的規章制度度之下,比如規章制度經民主程序討論經大部分職工認可,進行公示,員工入職有進行培訓並簽名確認等,或者勞動合同中有約定。否則公司就不能隨便扣減員工工資。

而至於扣減工資,一般不能超過20%,或扣減後所剩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7)自由離職是勞動法賦予的權力擴展閱讀:

沒按時結清離職工資的救濟途徑

1、協商解決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糾紛問題直接進行協商,這不是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於自願。

2、申請調解

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願選擇,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處理

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解決

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程序。

熱點內容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9-20 08:11:03 瀏覽:277
社會安全法治 發布:2025-09-20 08:10:56 瀏覽:606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晚上版 發布:2025-09-20 08:07:26 瀏覽:988
廈大2016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9-20 07:50:39 瀏覽:809
泛法治主義 發布:2025-09-20 07:48:29 瀏覽:984
江西贛州龍南勞動法薪資 發布:2025-09-20 07:32:48 瀏覽:57
招投標法實施條例34條 發布:2025-09-20 07:20:31 瀏覽:328
員工請假按照勞動法如何扣錢 發布:2025-09-20 07:19:03 瀏覽:4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失效 發布:2025-09-20 07:18:09 瀏覽:406
法的兩種基本社會智能 發布:2025-09-20 07:18:08 瀏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