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迴避經典案例

刑事訴訟法迴避經典案例

發布時間: 2021-11-20 21:46:57

㈠ 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無論是在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又或者是在刑事訴訟當中,其實都是存在迴避的制定,因為可能審理案件的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等等與案件的當事人有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出於公平審理的要求,就會讓他們迴避。當然,不同類型訴訟中對迴避的情形規定有一些差異,那麼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呢?下文中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刑事訴訟迴避制度是什麼
刑事訴訟中的迴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對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不得參與辦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二、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在經過了上文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了吧。《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適用迴避制度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了審判員、書記員,還有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勘驗人等待。當然在迴避的時候可以自己申請迴避,也可以由當事人申請迴避。
延伸閱讀: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上訴期限是幾天
刑事訴訟法貪污罪如何處罰?

㈡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一)1999年6月5日,張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釋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張某將一中年婦女放在自行車欄內的一隻皮包搶走,內有現金1800
元、身份證一張,張某在逃跑途中被群眾抓獲,後扭送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進行調查取證,當取證結束後,民警王某和侯某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能主動承認錯誤,認罪態度較好,決定予以取保候審,並由張某的朋友李某(無固定收入)為保證人。
問題:
1、採取取保候審是否恰當?
2、如取保候審,李某是否可以作為保證人?
答:1、不恰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李某不能擔任保證人。《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
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李某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項規定,李某不符合保證人的條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時許,某市棉紡廠女職工張雲被強奸。罪犯作案之後逃走,匆忙中留在現場一塊手錶。事後,張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徵。據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紀大約在30歲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滿臉胡須。張雲還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罪犯遺留在現場的手錶。經偵查人員查看,手錶為黑色紅蓮牌機械表,已經半舊。於是,公安機關以這塊手錶為線索開始了案件的偵查活動。一個多月之後公安機關找到了手錶的主人某公司職員劉俊楓。經公安人員詢問,劉俊楓承認手錶是自己的,但是聲稱已經與兩個月以前丟失,而且不承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劉俊楓提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曾經丟失手錶。於是,偵查人員認為本案已經證據確鑿,隨即拘留了劉俊楓。然後公安人員找到被害人張雲,告訴她已經找到了遺留在現場那塊手錶的主人,讓張雲辨認一下,該人是不是罪犯。張雲仔細觀察了劉俊楓之後,對偵查人員說:「這個人的身高、體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長相也很象,我覺得就是他。」於是,偵查人員立即作出決定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俊楓。
(問題)在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公安人員的做法不當之處?並請說明理由
答:
1、對劉俊楓採取拘留措施不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2、在主持辨認時採取了單獨辨認的方式
3、在辨認之前將被辨認人的有關情況告知辨認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歲,農民,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拘留後公安機關發現其患有嚴重肺結核,經醫院檢查屬實,需要隔離。公安機關遂做出取保候審決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證人。江某向公安機關提出由其弟做保證人。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江某之弟有一定資財,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處較多,行蹤極不穩定,因此沒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
問題:
(1)本案中可否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的做法是否正確?
(3)若江某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公安機關還可以採取什麼處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2款規定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本案中,江某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理應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是正確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無固定的住處,不符合第(二)(四)規定,公安機關不同意其做保證人的做法是正確的。
(3)江某若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可通過交納保證金,而被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
5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我國的取保候審分人保和物保(財產保)兩種,若江某無法提供保證人,可選擇財產保,交納保證金。但如江某既無法提供保證人,又無法提供保證金。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視居住。」據此,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監視居住。

㈢ 刑事訴訟法中,迴避由誰決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版,應當分別權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總結如下:法院院長決定:審判人員、法院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迴避。檢察院檢察長決定:檢察人員、檢察院書記員、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鑒定人、翻譯人員迴避。偵查機關負責人決定:偵查人員及由其指派或聘請的翻譯人員、鑒定人迴避。法院審委會決定院長迴避。檢察院檢委會決定檢察長或者偵查機關負責人迴避。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㈣ 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答:法院的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同版時,附帶解決被權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經濟損失的賠償問題的活動。案例中離婚所要解決的不是經濟問題。
案例中離婚是屬於民事案件,起訴她丈夫重婚屬於刑事案件,是要分開進行,由不同的審判庭予以審理的,不能在同一個案件和同一個法庭進行。所以該法院的做法是錯誤的。

㈤ 求助刑法經典真實案例

去找法官或是自己去走訪,這樣你的見解會更加獨到

㈥ 《刑事訴訟法》案例

刑事自訴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 依法向人民法院直接 提出起訴的刑事案件。自訴案件的范圍?(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 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 案件.具體來說刑事自訴案件包括: 輕傷害案、侮辱他人誹謗他人案、暴力干 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壞現役軍人婚姻案、虐待家庭成員案、遺棄案等。
(一) 反訴的訴訟標的與本訴的訴訟標的相牽連;
(二) 反訴不屬於其他法院專屬管轄、級別管轄和管轄協議;
(三) 反訴與本訴屬於同種類訴訟程序;
(四) 反訴不會使訴訟過度拖延或者並非當事人為故意拖延訴訟而提起。
提起反訴適用起訴的有關規定。
符合

㈦ 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

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如果本身就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害人,他們專要是迴避了的話屬,當然需要再指定其他人或其他地方機關來辦案啊,那麼這些迴避的人員就作為案件的當事人參加訴訟啊

一樓說的也不是不可能
葫蘆官斷葫蘆案

比方說我起訴一個法官民間借貸糾紛,結果立案後就正好分給這個法官了,開庭時才發現上面坐的那個傢伙就是借我錢不還的人~~如果沒有迴避制度的話,我以什麼理由才能讓這個法官不要自己審自己呢?
迴避制度的設立就是為解決這樣的問題。

㈧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你這個完全沒有說問題是什麼呀……
不過粗看了案例,有幾處與《刑事訴訟法》不符或者說有疑點:
1、第一百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於下列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2、第一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3、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4、第一百八十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以上四處有些問題,首先簡易案件由審判員獨任審判。其次,像這個案子必須公開審理並宣判。再次,審理期限沒有特殊原因的至多1個半月,案例中所屬1個月後是多長時間有待考慮。最後,被告人的上訴權不能被剝奪!

熱點內容
道德與法治一諾 發布:2025-09-19 11:31:12 瀏覽:405
渦陽律師 發布:2025-09-19 11:28:58 瀏覽:577
七言法治對聯大全 發布:2025-09-19 11:24:49 瀏覽:449
司法局街道 發布:2025-09-19 11:14:48 瀏覽:107
勞動法對患有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9-19 10:59:29 瀏覽:776
合夥開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10:39:27 瀏覽:31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畢業論文選題2019 發布:2025-09-19 10:34:30 瀏覽:478
自然與道德 發布:2025-09-19 10:33:25 瀏覽:985
灌鉛刑法 發布:2025-09-19 10:33:24 瀏覽:843
婚姻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發布:2025-09-19 10:33:21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