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國行政法什麼時候有的

中國行政法什麼時候有的

發布時間: 2021-11-23 20:52:04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② 中國古代有沒有行政法

有的。大明會典就是。
《大明會典》(Code of Great Ming Dynasty),記載中國明代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規為主的專官修書。簡稱《明屬會典》。始纂於弘治十年(1497)三月,180卷。經正德時參校後刊行。嘉靖時經兩次增補,萬曆時又加修訂,撰成重修本228卷。明代前中期的社會發展、程朱理學統治地位的確立和分化以及明代官修史籍活動是其產生的社會學術背景。《大明會典》一書主要根據明代官修《諸司執掌》、《皇明祖訓》、《大明集禮》、《孝慈錄》、《大明律》等書和百司之籍冊編成,記載典章制度十分完備,凡《明史》所未載者,多有交代,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獻。

③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行政訴訟法》於什麼時候實施

1989 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新中國的第一部行政訴訟法。

④ 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是什麼

《唐六典》全稱《大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質的法典。是我國現內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容。 唐玄宗時官修,舊題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實為張說、張九齡等人編纂,成書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會典,所載官制源流自唐初至開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禮,原指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後世設六部即本於此。

司法解釋為什麼是中國行政法的發源

其實有些問題沒有為什麼,對於兩高的司法解釋是法院審判案件的正式法律淵源,這個只要記住就可以了。

⑥ 行政法最早是誰提出的

這個問題在中國應該沒人能回答你。行政法起源於法國,法國行政法學形成是在1870年代,回在此之前從答1810年代開始就有人在從事行政法的研究,但是行政法概念應該早於這個時期。
對這個問題,國內學者由於資料原因沒有人能夠真正解決,關保英《外國行政法編年史》也沒有解決。

⑦ 中國法律制度正式形成於什麼時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指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 這表明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實現了立法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並不意味著立法任務的終結。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⑧ 新中國的法律體系什麼時候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指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 這表明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實現了立法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並不意味著立法任務的終結。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⑨ 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的內容是什麼

唐玄宗時期編纂的《唐六典》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一書共分30卷,其篇目為:卷一,三師三公尚書省;卷二,吏部;卷三,戶部,卷四,禮部;卷五,兵部;卷六,刑部;卷七,工部;卷八,門下省;卷九,中書省,卷十,秘書省;卷十一,殿中省;卷十二,內官侍中省;卷十三,御史台,卷十四,太常寺;卷十五,光祿寺;卷十六,衛尉寺、宗正寺,卷十七,太僕寺;卷十八,大理寺、鴻臚寺;卷十九,行農寺;卷二十,太府寺;卷二十一,國子監;卷二十二,少府監、軍器監、鑄錢監等;卷二十三,將作監、都水監等;卷二十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卷二十五,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左右千牛衛、左右羽林軍;卷二十六,太子三師、三少、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內房內官;卷二十七,太子家令事率更寺仆寺,卷二十八,太子左右衛儲率府;卷二十九,儲王府公主邑司,卷三十,府、督護州。內容涉及封建國家機關所執掌的各項工作。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經濟實況。可以稱之為唐朝行政法規大全。

《唐六典》的編纂始於開元十年,至二十六年完成。書前雖署「玄宗撰、李林甫等注」,但實際上是出於張九齡等當時知名學者之手。

在《唐六典》之前,歷代王朝雖有行政性質的立法,但並沒有匯編成一部綜合性的行政法典。《唐六典》的編纂在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自它以來,行政法從刑律中分離出來而自成一個法律部門,它的產生是我國封建法律制度完備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⑩ 現代行政法產生於哪個時代

「現代行政法」在中國語境中可以指20世紀以來的中國行政法。我們認可的中國行政法歷史僅發端於上個世紀的中葉,至今大約50餘年。在這50餘年中的前30年,中國現代行政法歷史是極其簡陋的,其中1967年至1978年間行政法歷史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的。改革開放後因社會治理的需要,行政法(學)開始受到法學界的關注。

熱點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的危害 發布:2025-09-19 01:17:08 瀏覽:169
工傷問題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9 01:06:55 瀏覽:12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發布:2025-09-19 01:03:41 瀏覽:329
形式法學派 發布:2025-09-19 00:54:13 瀏覽:446
鄢陵的律師 發布:2025-09-19 00:41:20 瀏覽:112
學法律知識做文明少年 發布:2025-09-19 00:40:37 瀏覽:207
對方打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543
古代妓女刑法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361
企業法律顧問失業 發布:2025-09-19 00:25:17 瀏覽:386
深圳社區法律顧問招聘 發布:2025-09-19 00:05:23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