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闡述勞動法產生的前提

闡述勞動法產生的前提

發布時間: 2021-11-23 23:56:32

『壹』 簡述我國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及其特點

勞動法的主要調整對象是勞動關系,但並非所有社會勞動關系均由勞動法調整,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狹義的,一般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在實現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其特點是:
1.勞動關系的當事人是特定的,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
勞動者只能是自然人,是勞動力的所有者,可以釋放其腦力和體力的勞動能力以從事物質創造和完成其他工作任務。在我國勞動者包括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我國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用人單位是指使用和管理勞動者並付給其勞動報酬的單位,用人單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經營者、管理者。在我國用人2.勞動關系是在實現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是職業勞動、集體勞動、工業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非個人勞動、農業勞動和家庭勞動關系。
所謂實現勞動過程,就是勞動者參加到某一用人單位中去勞動,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工作條件相結合,強調勞動過程,就是強調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生產過程,從而與物物交換的實現過程相區別。一般來說,物物交換的關系屬於民法的范疇,與勞動過程沒有直接聯系,因而不受勞動法調整。在我國,勞動法所調整的勞動關系產生於職業勞動、集體勞動和工業勞動過程中,非單位的個人僱傭關系和農業勞動關系、家庭成員的共同勞動關系不由勞動法調整。
3.勞動關系具有人身、財產關系的屬性。
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就是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支配,因而勞動關系具有人身屬性。這一屬性也決定了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使用、管理,直接關繫到勞動者的人身,關繫到其健康和生命,關繫到其勞動能力、勞動人格、尊嚴的維護,關繫到其工資等物質權利的保護;這種人身屬性也決定了勞動者必須親自履行勞動義務,並應遵守用人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按照勞動力使用者的要求進行勞動。勞動關系具有財產關系的屬性,是指勞動者有償提供勞動力,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由此締結的社會關系具有財產關系的性質。而無償、義務、慈善性勞動關系不由勞動法調整。這種財產關系與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有一定區別。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主體之間因交換物化了的勞動(勞動成果)而發生的財產流轉關系,而勞動法調整的是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相交換的關系。
4.勞動關系具有平等、從屬關系的屬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是通過現代契約形式——勞動合同確定的,雙方當事人在建立變更或終止勞動關系時,依照平等、自願、協商原則進行,因而勞動關系具有平等關系的屬性,不具有懲罰性、強制性。但由於雙方力量的不平等,勞動關系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一般而言,勞動者處於相對弱勢。同時勞動關系具有從屬性,勞動關系一經確立,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身份、組織和經濟上的從屬關系,用人單位控制和管理勞動者,雙方形成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

『貳』 簡述勞動法意義上勞動的特點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以及有關制度。

(2)闡述勞動法產生的前提擴展閱讀:

1、合法性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

4、等價有償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叄』 勞動法是在什麼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勞動法是社會法范疇,社會法是平衡弱勢群體利益的,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談判過程回中或勞動關系在履行答的過程中處於弱勢地位,故勞動法出台予以調整,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嚴格來講,勞動法應當叫做勞動者保護法。
至於歷史條件,應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市場的發展,公司法人主體的發展,必然需要有相應的法律進行規制。

『肆』 勞動法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第一:勞動法產生於大工業時期是「人類理性」的體現,一些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版勞動條件,以限制權剝削,這些促進了勞動法的產生。

第二,勞動法的產生也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資本主義機械工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條件在客觀上有了一定的要求,這就使得國家需要通過法律改善某種勞動條件。
第三,勞動法的產生是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勞工條件不斷惡化,為了滿足協調勞資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的要求, 國家制定勞動法,目的是為了協調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勞動法的概念?
狹義上得勞動法一般指最高立法機構制定頒布的全國性,綜合性的勞動法,即法典式的勞動法。
廣義上勞動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

『伍』 勞動法產生前提A工人階級長期斗爭的結果B發展生產力要求C維持自由競爭條件需要D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分

巴黎工人1871年3月18日之後,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權。資產階級的統治,在世界歷史上無產回階級第一次嘗試答專政被推翻。

公社是在普法戰爭中投降生於1870年9月2日拿破崙三世。巴黎,9月4日人民掀起了革命,第二帝國被推翻。勝利果實落入右翼資產階級共和派和君主派奧爾良黨人手中,成立了「國防政府」。 1871年2月17日,L-A。梯也爾作為法國政府首腦。法國和德國簽署了關於28日和平條約,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幅員遼闊德國,並賠償5十億法郎。屈辱的行為梯也爾政府引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慨。人們呼籲建立巴黎公社,監督政府。 3月15日,251個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國民警衛隊營的代表。 3月18日凌晨,梯也爾政府出動軍隊襲擊蒙馬特爾和梭蒙高地,國民警衛隊的企圖奪取417槍,逮捕了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的成員,從而觸發了武裝起義。那天晚上,國民警衛隊控制在塞納河上所有政府的巴黎辦事處和橋梁。政府及其軍隊,警察和官員的梯也爾的成員倉皇出逃凡爾賽宮。 3月26日的選舉在巴黎,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陸』 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199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頒布。十年對於一部法律來說並非很長,評說其功過難免證據不夠充分。然而,1994年至2004年對於中國的改革而言,卻是由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關鍵時期。勞動法在這個轉變時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這個角色既充當了改革急先鋒,也是社會矛盾顯性化的始作俑者。 今天我們紀念勞動法頒布十周年,既有後來人妄評歷史之意,更寓今人建設現代勞動法的雄心。二、 十大功勞 1、 建立了以勞動法為龍頭的勞動法體系。 1994年7月勞動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法律價值。在此之前,社會上一度流傳"動物都有保護法,而勞動者卻沒有保障法",諷刺中國立法機構對於勞動立法的忽視,其實不然。勞動法可能是中國所有法律中立法難度最大、涉及各方利益最多、受到社會關注最廣泛的一部。盡管法學家們批評勞動法的通過機構應當為全國人大,而非其常委會。但是,個中良苦用心,只有參與起草的人員才能體會。但是,勞動法畢竟是一部凝結中國人智慧的法律,就象孩子,一旦出生,其製造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隱身於法律之後以至消失,而法律開始在其自身的框架內開始長大。 勞動法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給今天和以後的立法爭取了足夠的空間。勞動法將勞動關系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關系均納入到其體系中,包括,勞動關系建立前的就業關系、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以及為勞動法的實施所必須的勞動仲裁製度、訴訟制度、監察制度、工會制度。

『柒』 結合我國國情論述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勞動法基本原則是指勞動法所包括的,並在調整勞動關系以及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時所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是整個勞動法部門的原則。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概括為: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保護勞動者的原則。(一)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是我國憲法總綱第六條規定。這一原則體現生產和分配的統一,具有豐富的內涵。「各盡所能」是「按勞分配」的前提,調整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系。首先,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可以「盡其所能」。對於尚未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用人單位,從而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進行具體的結合;對已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為本人、也為社會勞動,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其次,對用人單位來說,應該不斷改進勞動組織,調整和改善勞動者的分工和協作形式,使勞動者的「所能」盡量地發揮。最後,對國家來說,社會主義國家應該鼓勵和保障勞動者「盡其所能」。「按勞分配」是調整分配過程中社會關系的原則,它要求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經濟體制的改革尤其是工資制度的改革,將使國家從直接控制轉向間接控制。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集中化決策向分散發展。由於經營情況、設備條件、自然環境等不同,造成企業間經濟效益不同,不可能實行按勞分配。企業間只能按價值規律的要求,通過市場聯系起來。按分配只能在企業范圍內實行。按勞分配的實現要受價值規律的制約,按勞分配的量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價值規律通過商品價值與價格的波動,決定著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如果市場上供求平衡,商品價格與價值相符,按勞分配就能正常地實現;如果供求不平衡,價格高於或低於價值,按勞分配就可能超額實現或者不能充分得到實現。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分配依據的勞動量,不能是個別勞動量,而應該是以企業實現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為依據,而且按勞分配是從整個社會的長期趨勢來說的。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財產關系屬性和平等關系的特徵所決定的。我國的勞動關系作為一種財產關系是一種等量勞動相交換,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相交換的關系。勞動力是勞動者賴以謀生的手段,也是其交換消費資料的財產。然而勞動力是一種蘊含在勞動者體內的非對象化的因素,它是不能計量的,因此也無法直接按勞動力分配。只有「各盡所能」,讓勞動者實際發揮,作為勞動表現出來,才成為可以計算的依據。「按勞分配」正是根據勞動力實際發揮的狀況進行分配。這種以勞動力的實現程度作為分配尺度,比較好的體現了勞動關系在建立時所具有的那種平等的特徵和財產的屬性。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等量勞動相交換或等價有償原則。(二)保護勞動者原則「保護勞動者原則」是我國憲法第二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一系列規定體現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開宗明義,在第一條中就明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我國,「保護勞動者原則」主要是通過提供勞動者的就業機會或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過度勞動的傷害,在勞動者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物質幫助來實現的。勞動立法既要維護用人單位的經營權,也要維護勞動力的所有權。而在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時,依據「保護勞動者原則」,有必要在立法時有所傾斜,把保護的重點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保護勞動者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人身關系的屬性和隸屬關系的特徵所決定的。作為一種人身關系,勞動者是勞動力的物質載體,兩者不可須臾分開。然而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勞動力的過度使用會損害勞動者的健康;勞動力在不安全狀況下使用又可能危及勞動者的生命。當著勞動力由勞動者本人來支配時,矛盾並不突出,而當著勞動力的所有和勞動力的支配在一定條件下分離之後,由於用人單位掌握了勞動力的支配權,形成了帶有從屬性質的縱向關系,可能會導致權利、義務的失當,出現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情況,從而危及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可見,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地位並不完全相等,勞動者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因此勞動法應將保護的重心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保護勞動者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保護弱者原則。

『捌』 資本主義國家勞動法產生的前提條件

勞動關系的產生和自發性市場調節的失靈

『玖』 1.勞動法產生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2.勞動法的產生,在19世紀以什麼形式出現

199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頒布。十年對於一部法律來說並非很長,評說其功過難免證據不夠充分。然而,1994年至2004年對於中國的改革而言,卻是由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關鍵時期。
勞動法在這個轉變時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這個角色既充當了改革急先鋒,也是社會矛盾顯性化的始作俑者。
今天我們紀念勞動法頒布十周年,既有後來人妄評歷史之意,更寓今人建設現代勞動法的雄心。
二、 十大功勞
1、 建立了以勞動法為龍頭的勞動法體系。 1994年7月勞動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法律價值。在此之前,社會上一度流傳"動物都有保護法,而勞動者卻沒有保障法",諷刺中國立法機構對於勞動立法的忽視,其實不然。勞動法可能是中國所有法律中立法難度最大、涉及各方利益最多、受到社會關注最廣泛的一部。盡管法學家們批評勞動法的通過機構應當為全國人大,而非其常委會。但是,個中良苦用心,只有參與起草的人員才能體會。但是,勞動法畢竟是一部凝結中國人智慧的法律,就象孩子,一旦出生,其製造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隱身於法律之後以至消失,而法律開始在其自身的框架內開始長大。
勞動法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給今天和以後的立法爭取了足夠的空間。勞動法將勞動關系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關系均納入到其體系中,包括,勞動關系建立前的就業關系、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以及為勞動法的實施所必須的勞動仲裁製度、訴訟制度、監察制度、工會制度。

熱點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的危害 發布:2025-09-19 01:17:08 瀏覽:169
工傷問題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9 01:06:55 瀏覽:12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發布:2025-09-19 01:03:41 瀏覽:329
形式法學派 發布:2025-09-19 00:54:13 瀏覽:446
鄢陵的律師 發布:2025-09-19 00:41:20 瀏覽:112
學法律知識做文明少年 發布:2025-09-19 00:40:37 瀏覽:207
對方打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543
古代妓女刑法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361
企業法律顧問失業 發布:2025-09-19 00:25:17 瀏覽:386
深圳社區法律顧問招聘 發布:2025-09-19 00:05:23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