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春節放假1天符合勞動法

春節放假1天符合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1-24 18:36:52

A. 春節的法定假期是三天還是七天

春節法定節假日是三天。法律規定,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用人單位在春節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國家法定春節休息3天,但用人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增加放假天數。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B. 我們 公司五一放假就 一天,請問是不是有 違勞動法

法律條文: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 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法定節假日
第一條為統一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歲的人為青年)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法定節假日
第四條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第五條 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2012年法定節假日
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調休,共3天。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節:1月22日至28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勞動節: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節、國慶節: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從上面對比中可以看出,元旦一天,春節3天,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都是一天,國慶節三天是國家的法定節日,公司說的是對的。但你現在要明白的是,我們法定節假日有兩層意思,正常休假3天,但只有五月一日這一天是法定的節假日。這包含兩個意思 :五月一日是法定節日,應該放假,如果加班公司必須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資,29、30日是同休息日調整了的,加班以後可調休,否則公司須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
你的公司如果在29、30日沒有休息,就應該給你們調休,要不就得會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否則,就是忽悠你們,當然是違法的了。

C. 新勞動法是怎麼規定春節加班的

你好,春節加班勞動法規定春節期間的初一到初三屬於法定假期的,如果加班專,用人單位應支屬付三倍加班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D. 新的勞動法規定春節放假幾天

國務院公布的最新信息

春節假期共計7天,2008年2月6日—12日(即農歷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

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節)、2月8日(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將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兩個公休日調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參考資料:國務院通知明確2008年部分節假日具體安排

E. 春節放假勞動法

一、關於春節放假的規定國家《勞動法》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作如下修改:將第二條修改為:「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二、關於春節加班工資的規定國家《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

F. 勞動法春節幾天帶薪假

7天帶薪休假。

解釋原因如下: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2018年元旦、春節、回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答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春節:2月15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6)春節放假1天符合勞動法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G. 最新勞動法規定春節放假幾天呢

根據《辦法》,從明年起,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從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其中五一勞動節從放假3天減為1天,新增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調整為從農歷除夕開始計假。新年(元旦)仍放假1天,國慶節仍放假3天。

《辦法》規定,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為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為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辦法》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據新華社電《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經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並對外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H. 春節這樣放假 算違反勞動法嗎

春節是國家法定假期:放假時間為除夕、初一、初二。其他日子是調休調來的,不是國家法定假期。
2013年春節放假安排:
2月9日至15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上班。
(這是五天工作制的放假辦法,相當於9-11春節放假,9-10兩天周末趕上國家法定假期要另外安排休息,調整到12-13號休息,16-17號周末調整到14-15號休息,16-17號上班)。其實還是放了三天假,另外四天是兩個周末調整過來的。不是放了7天假。

今年的春節放假時間應該是2月的9、10、11三天,但是因為9號和10號是周末,所以9號和10號這兩天的周末正常休息放在12號和13號休息。
9-11號單位安排上班的,必須額外支付三倍工資的加班費,不能調休。

如果是六天工作制的,那麼10號周日這天應放在12號休息,這一天是應該休息的。如果安排上班需要調休,13號這天上班是正常的了,不上班需要扣錢。

現在很多單位春節期間安排上班或者安排休息,時間不一樣。多放假的不給工資,等於無薪假,是違法的,單位主動放假期間需要支付當地最低工資的80%的日薪。少放假的,員工請假要用日常加班來補休,但是少於四天(六天工作制,每天不超過6小時40分)或者五天(五天工作制,每天八小時上班時間)的都是違法的。

所以,你心裡有數就行了。

所以,你們單位除夕這天不放假是應該額外支付3倍日工資的,不能調休,必須支付工資。初四至初七歇班不得扣薪(按照正常排班,屬於休息日的不能扣薪),如果屬於多放了幾天假(單位主動放假的,不是員工要求的),要支付當地最低工資的80%日薪。否則就是違法的。

很多服務行業除夕年飯很忙,所以要上班,但是這天需要支付加班費。如果不支付是違法的,但是如果員工提出要加班費的話,可能會失去這份工作。這個要綜合考慮了。

I. 春節一天都不休息,按勞動法規定工資怎麼算,哪幾天翻倍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二、春節加班工資計算方法:

1、春節長假放7天,而這7天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春節前三天是法定節假日,後四天是休息日。 休息日和休假日,兩者性質不同,支付的工資也不相同。

2、按《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凡在春節前三天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春節後四天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春節期間每日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300%;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200%。

(9)春節放假1天符合勞動法擴展閱讀:

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J. 春節放假三天單位叫上班合不合法

2019年春節假期,法定假日為2月5日、2月6日、2月7日共計3天。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在這三天安排勞動者工作,應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而其餘2月4日、2月8日、2月9日、2月10日,這4天如果安排加班的話,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當按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所以只要給加班或補休就是合法的

熱點內容
南通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18 21:44:23 瀏覽:495
找長春律師 發布:2025-09-18 20:53:59 瀏覽:808
個稅修訂和房產稅立法 發布:2025-09-18 20:21:20 瀏覽:727
經濟法所有日期 發布:2025-09-18 20:11:52 瀏覽:696
司法解釋和條例 發布:2025-09-18 20:11:51 瀏覽:169
新都桂湖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8 19:51:05 瀏覽:229
智能司法庫 發布:2025-09-18 19:37:16 瀏覽:461
鐵嶺微法院 發布:2025-09-18 19:30:36 瀏覽:554
法治領悟名言 發布:2025-09-18 19:26:42 瀏覽:832
微信說的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8 19:13:46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