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限縮性解釋

行政法限縮性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1-25 19:42:23

Ⅰ 《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的意義及得失是什麼

本條抄是在《合同法解釋襲(一)》基礎上,遵循《合同法》基本精神,進一步對《合同法》第52條第(5)項作出的限縮性解釋。既完善了合同無效制度,對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嚴格適用合同無效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創新同樣意義重大。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Ⅱ 限縮解釋屬於法律解釋什麼分類

正式解釋與非正式解釋;限制解釋、擴充解釋和字面解釋
法律解釋根據解釋主體和解釋的效力不同可以分為正式解釋與非正式解釋兩種。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是區別正式解釋與非正式解釋的關鍵。正式解釋,通常也叫法定解釋,有時也稱有權解釋,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官員或其他有解釋權的人對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約束力的解釋。根據解釋的國家機關的不同,法定解釋又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三種。非正式解釋,通常也叫學理解釋,一般是指由學者或其他個人及組織對法律規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釋。這種解釋是學術性或常識性的,不被作為執行法律的依據。雖然如此,非正式解釋在法律適用、法學研究、法學教育、法制宣傳以及法律發展方面還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根據解釋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釋可以分為限制解釋、擴充解釋與字面解釋三種。限制解釋是指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顯然比立法原意廣時,作出比字面含義窄的解釋。它是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與立法意圖、社會發展需要明顯不符時,為貫徹立法意圖,反映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而設定的解釋方法。擴充解釋是指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顯然比立法原意窄時,作出比字面含義廣的解釋。在我國,擴充解釋不是也不能任意擴大法律的內容,它是為更好地實現法律條文文字未能包含的立法意圖而設定的解釋方法。因此,它始終必須以立法意圖、目的和法律原則為基礎。字面解釋是指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字面的通常含義解釋法律,既不縮小,也不擴大。

Ⅲ 行政訴訟法原告舉證范圍

按現行現行法律規定,行政訴訟中,原告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另外,人民法院有權要求原告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七條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Ⅳ 行政法法律解釋具體有哪些

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法律解釋,是指有權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地方解釋。

Ⅳ 訴前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有哪些類型

1、和解協議有效。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和《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和解協議符合下列條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1)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2、和解協議無效。立法對合同無效的情形採取除外規定的方式,經對民法通則與合同法對無效民事行為和無效合同規定的梳理歸納,合同無效的類型有:
(1)行為人不具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行為,因沒有意思能力,不發生法律行為之效果意思的效力。法人實施行為能力范圍以外的行為,特別是違反禁止性規定的行為,也不生效力。
(2)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意思的形成自由和意思表示自由是意思表示真實的前提,若在意思形成和意思表示過程中欠缺自由甚至完全不自由,則不能依該意思表示的內容發生效力。
(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須具備行為人外部表示與內心意思不一致、表意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三個條件。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又稱偽裝行為,其表面虛假的合法行為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無效,其隱藏行為則因為內容違法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為的根本屬性之一在於意思表示內容的合法性,意思表示違法,當然不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可見,上述合同無效的情形是對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的反面規定和細化,其立法精神是一致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將前述第(3)項中的「惡意串通」條件刪去,系對合同法的限縮解釋,從法律的效力位階來看似有不妥,從審判實務來看,還有一個善意第三人利益保護的問題。
3、和解協議的可變更或者可撤銷。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和解協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協議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Ⅵ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解釋的方法

我國現行憲法規定,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憲法和法律。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明確規定,凡關於法律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解釋;凡屬於地方性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制定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進行解釋或作出規定。關於法規的應用解釋問題,該決議規定:「凡屬於地方性法規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凡屬法律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或者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是為立法解釋。
在我國立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大各部門委員會以及省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解釋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我國立法解釋的方式:事前解釋與事後解釋。
立法解釋由於人們對立法機關和法律的界定不同,有狹義、中義、廣義等多種不同的看法,狹義如立法解釋是專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其制定的法律進行的解釋;中義如立法解釋是指有權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規的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關的常設機關對法律、法規所作的解釋;廣義如立法解釋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其所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的解釋,或者授權其他國家機關進行的解釋。
在我國立法解釋有三種情況: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對其本身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所作的解釋。如《立法法》第31條規定:「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出補充規定的,由國務院解釋」;2001年《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33條規定:「規章解釋權屬於規章制定機關。二是有關國家機關根據憲法和法律所作的解釋」。如《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下稱《決議》)中規定:「凡屬地方性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制定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作出規定」。三是有關國家機關授權其他機關進行解釋。如國務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第30條規定:「本辦法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負責解釋。」也就是說,立法解釋不僅包含全國人大常委會,而且也包括所有立法主體。因此,我們認為廣義的立法解釋較全面的表達和反映了我國現有的立法解釋體制,本文亦主要采廣義之說進行分析介紹。

Ⅶ 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規定在合同效力方面有何考慮

根據《合同法》復立法精神制,在合同效力方面,司法解釋嚴格適用合同無效的法定條件,堅持從寬認定有效的態度,即合同一般為有效,特殊為無效,不能僅僅以某一兩個條款存在問題而認定整個合同為無效。
第一,對合同的必備條款從寬認定。第二,對合同的形式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以外不作限制一概承認。第三,對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而無效作了限縮性解釋,即強制性規定解釋為效力性強制規定,排除了管理性規定。第四,對格式條款區分可撤銷條款和無效條款,認定無效的,僅僅根據《合同法》第39條還不夠,還要根據第40條從嚴掌握。第五,多重買賣合同不僅僅因為「一女兩嫁」而無效,無效按照無效的條款認定,有效則依法支持在合同成立生效後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取得買賣財產所有權的買受人追究出賣人違約責任的事訴訟請求。第六,對能夠導致合同無效的「強制性規定」作出縮小解釋。
在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在合同效力問題上採取從寬認定態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積極促成合同的有效,支持合同的履行,緩解交易鏈條的斷裂,促進經濟的活躍,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應對措施。

熱點內容
英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9-18 18:26:33 瀏覽:369
江蘇省法官培訓學院蘇北分院 發布:2025-09-18 18:08:37 瀏覽:337
2017一建法規精講班 發布:2025-09-18 17:54:19 瀏覽:446
中國法治的起源 發布:2025-09-18 17:53:15 瀏覽:411
婦聯基層組織條例 發布:2025-09-18 17:39:30 瀏覽:893
非稅收票據使用條例 發布:2025-09-18 17:17:35 瀏覽:231
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台指什麼 發布:2025-09-18 16:53:32 瀏覽:618
北京立法垃圾 發布:2025-09-18 16:53:18 瀏覽:288
刑法德日理論 發布:2025-09-18 16:45:08 瀏覽:861
二次微商法計算 發布:2025-09-18 16:44:33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