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價值

行政法律價值

發布時間: 2021-12-12 06:32:04

① 依法行政的價值訴求

論文太多了,上期刊網上查,或者上google上搜一下吧

② 行政訴訟的價值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而行政審判是依法行政的保障。在行政審判實踐中深刻認識行政訴訟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行政訴訟的功能作用,必將對我國的法治進程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行政法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當前,理論界已就行政法的核心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我們認為,應以行內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容為核心來重構行政法的理論體系。以行政權和公民權的關系作為行政法的核心,應該說在當前的理論界爭議並不大,共識程度比較高。行政權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它只有同相關的概念結成一定關系,才有其實質意義。在行政法上,行政權與公民權是一對相互關聯的范疇。行政法學歸根到底也是權利義務之學。但是即便承認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是行政法的核心,也不等於只有一種理論模式。對行政權力和公民權利相互關系的認知和定位的不同,以及價值取向、目標的差別,會形成不同的理論模式。

④ 行政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意義是: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價值是:讓更多的人受益。

行政管理工作廣義上包括行政事務管理、辦公事務管理兩個方面;狹義上指以行政部為主,負責行政事務和辦公事務。包括相關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推動、日常辦公事務管理、辦公物品管理、文書資料管理、會議管理、涉外事務管理,還涉及出差、財產設備、生活福利、車輛、安全衛生等。

工作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各種規章制度和人為努力使部門之間或者關系企業之間形成密切配合的關系,使整個公司在運作過程中成為一個高速並且穩定運轉的整體;用合理的成本換來員工最高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標發展任務。

⑤ 行政法的作用是什麼

調整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某職權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版總和。行政權法與刑法民法並列為國家的三大法律部門。行政法按照國家管理體系中縱的管理程序,可分為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督法與行政訴訟法;按照國家管理體系中的管理部門與內容,可分為經濟行政法、科技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公安行政法、司法行政法及文化體育等方面的行政法;按照行政法不同的作用,可分為行政實體法與行政程序法。行政法由於涉及的生活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復雜,技術性、專業性較強,加之行政關系變動較快,因此,形式上沒有統一的法典,其內容具有易變性,這是行政法的突出特點。

⑥ 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特徵、法律價值、基本原則和制度

【行政程序的概念】是與實體行政行為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指由行政行為的方式、步驟和順序、時限所構成的行政行為的過程。

【行政程序的基本特徵】①行政程序是就行政行為而言的,是關於行政行為的程序;②行政程序是行政行為的實施過程;③行政程序由行政行為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時限等因素所構成;④行政程序是行政行為的必要組成部分。

【行政程序的法律價值】一是開辟和擴大了行政相對人參與行政行為過程的途徑;二是有利於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三是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四是有利於規范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程序法定原則】是指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的程序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這是依法行政原則在行政程序中的具體體現。程序法定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應當按照法定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時限進行,不得違反;在經法律授權而有自由選擇餘地的情況下,行政機關選擇適用的程序不得超越法律授權的范圍,並要符合法律授權的目的。

【程序公開原則】是指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外,行政程序應向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開。程序公開原則的主要內容,一是行使行政權的依據必須公開;二是有關行政行為的信息和過程公開;三是行政決定公開。

【程序公正、公平原則】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在程序上應當公正、公平。程序公正、公平原則的主要內容,一是行政程序立法要賦予行政相對人應有的程序權利;二是行政機關選擇適用的行政程序應符合客觀情況,具有可行性;三是行政機關選擇適用的行政程序應符合社會公德,具有合理性;四是行政機關選擇適用的行政程序應符合自然公正原則,具有正當性。

【參與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過程中,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應盡可能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參與行政行為的各種條件和機會。參與原則的主要內容,一是行政相對人應參與行政立法和制定其他規范性文件的過程;而是行政相對人應參與行政執法的過程;三是行政相對人應參與對行政機關監督的過程;四是行政相對人應參與行政救濟的過程。

【效率原則】是指行政行為中各種程序的設定和實施都必須有利於保證基本的行政效率,並在不損害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行政效率。效率原則要求行政行為程序的設定和行使要考慮時效性,要考慮行政行為的一定靈活性、標准化和科學性,以提高行政效率,保證行政目標的實現。但行政行為程序的設定和行使不得為提高行政效率而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原則。

【聽證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制定影響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規定或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前,通過法定方式聽取有關當事人建議和意見的一種程序。在中國,聽證制度可大致分為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聽證制度和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聽證制度,前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中規定的對起草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聽證會形式;後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對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時的聽證程序。

【表明身份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之前,要向行政相對人出示證件,表明身份,以證明自己有權或有資格實施某種行政行為的程序。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執法人員在適用簡易程序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行政機關適用一般程序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應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

【迴避制度】迴避可分為地域迴避、職務迴避和公務迴避三種。行政程序中的迴避制度一般是指公務迴避,即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行使行政職權、執行公務時,因與本人有某種利害關系而主動或被動予以迴避的程序。如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涉及本人或涉及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必須迴避。

【告知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將需要讓行政相對人了解的有關事項以合理途徑和方式通告或告訴行政相對人的程序。主要有一般告知和利害關系人告知。前者指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發布;後者指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前,將有關情況告訴有關當事人。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說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對於其作出的行政行為,特別是對行政相對人權益有不利影響的決定或裁定時,應當向行政相對人說明其作出該行政行為的事實根據、法律依據以及其他正當理由的程序。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中應當載明當事人違反法律、法規或規章的事實和證據等。

【職能分離制度】是指為加強對行政權的制約和監督而將行政機關內部的某些相關聯的職能加以分離,由不同的機構或人員分別行使的程序。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聽證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等。

【合議制度】是指對某些行政行為由行政機關採用集體討論方式作出決定或裁定的程序。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情節復雜或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調查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作出行政行為時應查明事實並收集證據的程序。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除依法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時效制度】是指行政行為的過程或各個階段受法定時間限制的程序。效率原則的具體體現。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又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行政賠償,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法給予賠償。

⑦ 行政執法最終價值目標和意義

[摘 要]21世紀,在實現法制文明化、現代化這一歷史進程中,包含一項重要內容,即行政法制專現屬代化。中國行政法制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規范為基礎。完善的標准在於:一是行政立法應滿足社會的客觀需要,反映新的經濟關系,以實現行政法對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用;二是行政法應體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彰顯民主、科學;三是行政法要協調好行政權與各種權力與權益的關系,在價值上達到社會公正理念。

[關鍵詞]行政法;行政立法;社會公正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284(2003)06-0042-03

一、行政法的保障作用與經濟發展同行

法是社會上層ㄖ

⑧ 行政程序的法律價值

1、規范和制約行政權合法行使,體現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
2、為維護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嚴提供程序性保障;
3、促進行政權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⑨ 公序良俗對行政法的價值

公序良俗就是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⑩ 行政執法的價值在於什麼

行政執法的價值絕非『為罰而罰』,而是要在懲戒違法行為的同時達到預防違法的實際效果。」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徐志群表示,大力推行「柔性執法」,對輕微違法者進行批評教育、進行勸誡同樣也能起到防止和減少嚴重違法行為、降低社會危害的作用。

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於2021年7月15日起正式施行。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集體采訪並回答記者提問。

對行政處罰法進行修訂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改革決策部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完善行政處罰制度,解決執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本次修訂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實施25年來的首次全面修改。

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公平正義:

行政處罰法構建了一整套行政處罰程序,特別是告知、說明理由、聽證等規定開創了我國行政立法先河,改變了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規劃室副主任黃海華表示,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進一步豐富了行政處罰程序類型、合理調整不同處罰程序運用比重、補齊全鏈條處罰程序;

對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等作出了具體規定,充實完善了行政處罰程序制度,對進一步促進行政機關樹立程序觀念、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長安網-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於今日起正式施行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發布:2025-09-16 03:18:35 瀏覽:931
無准生證的女職工適用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454
山西省關於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942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發布:2025-09-16 03:10:06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