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銷售末尾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銷售末尾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時間: 2021-12-12 16:16:15

❶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不合法的,只能是員工存在過失才可以辭退的,不然就是違規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1)銷售末尾淘汰符合勞動法嗎擴展閱讀

違規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雙倍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❷ 績效考核處末位就要被淘汰,這一做法符合勞動合同法么

有兩個步驟:1、首先,對於績效考核末位淘汰的做法,事前雙方對此應當協商一致達成約定;事後對於考核結果應當得到你的確認或者單位要舉證其考核結果的合法性、合理性;2、其次,即便上述1完備了,勞動者真的考核處於末位,根據勞動合法的規定,這應當是屬於不勝任工作,在單位決定解決前還有一個前置程序,那就是單位要對勞動者「進行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勝任」,當然對於這個再次不勝任,單位仍負有舉證責任證明。
你的具體情況,你具體對照吧,如果單位沒有做到以上兩點,基本上如果解除勞動合同,依法可以主張的補償有①代通知金1個月(未提前30天通知);②經濟補償金,看你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一個月;不滿6個月算半個月工資。

❸ 公司採用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這個是公司的一種管理方式,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合法的,相信在你入職前公司就會有說明了,如果不接受的話可以隨即表示拒絕。

任何公司,要想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都必須要有這種未位淘汰的制度存在,有些公司不太負責任,明明你不是很適合這個工作,他也不跟你說,也不淘汰你,就讓你在這公司裡面虛度青春,這種其實是最不負責任的做法。

所以,不要去考慮這種做法是不是合法,更多的是要考慮自己要如何勝出。

❹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在有的銷售公司為了公司的業績,然後搞一些末位淘汰的制度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業績最末的那一位員工需要被淘汰,那麼這樣做符合勞動法嗎?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從法律角度講,「末位淘汰」僅作為內部規章制度,並以員工的工作業績或績效排名在末位為由,直接解除與員工間未到期勞動合同的行為,並不符合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公司的這個末位淘汰,僅僅是作為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所以說這種肯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到時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違法嗎
末位淘汰是否可獲經濟補償
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❺ 實行末位淘汰制符不符勞動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來同法》的相關源條款,如果單位有這方面的規章制度,末位淘汰制符合法律規定。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❻ 銷售工作中,企業採用末位淘汰制度,請問這樣做合法嗎

這里通常有兩種情況:
二是雙方並沒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這一條,單位單方面以「末位淘汰」為由解除合同關系,就於法不符。
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單位首先要給予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勞動者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還要給予經濟補償。這一規定就給予了職工一個培訓和調整工作崗位的過程。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發布:2025-09-16 03:18:35 瀏覽:931
無准生證的女職工適用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454
山西省關於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942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發布:2025-09-16 03:10:06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