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於

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於

發布時間: 2020-12-19 20:00:28

㈠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十一項是有利於行政相對人還是不利

有利啊!講的是有這情況就可以受理案件啊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版民、法人或者權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㈡ 新行政訴訟法中有關訴訟審理期間發生變化的規定有哪些列舉不少於7條

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只審查合法性,一般情況下不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版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行政權權和審判權是兩種國家權力,行政權的行使需要廣泛運用法律賦予的自由裁量權,行政機關因長期處理行政事務而具有專門經驗,能審時度勢作出恰如其分的決定,因此,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不應代行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當然,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也有某些例外,對於行政機關濫用自由裁量權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此外,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以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為限)時,法院可以不將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變更為適當行政行為。

㈢ 行政訴訟法的適用可凌駕於憲法嗎

任何法律的適用都不能凌駕於憲法之上。
以上只是網路資料,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什麼起實施

2015年5月4日是新修訂的抄行政訴訟法及《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實施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也是立案登記制改革實施後迎來的首個工作日。
可繼續提問!採納吧!謝謝!

㈤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調解原則適用於

B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回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答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㈥ 行政訴訟法只適用於政府嗎

行政訴復訟法並不只適用於政府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根據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㈦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什麼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作變更判決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作變更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7)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於擴展閱讀:

變更判決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變更權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進行審查的結果。變更判決的實質是司法權直接確定了相對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因此,它的適用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僅限於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

顯失公正是指行政處罰雖然在形式上沒有違法,但處罰結果嚴重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顯失公正的表現形式有:

(1)畸輕畸重。指處罰與相對方的違法程度明顯不對稱,嚴重違反比例原則。

(2)相同情況不同對待或者不同情況相同對待。變更判決原則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的除外。

㈧ 《行政訴訟法》第43條「由於不屬於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如何理解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本條是對人民法院發送起訴狀副本和被告提供答辯狀的規定。本條規定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向被告發送起訴狀副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可以受理,就應在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內將原告的起訴狀副本發送給被告。被告了解了原告起訴的內容,就能據此准備好答辯。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材料並提出答辯狀。被告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材料和法律、法規等依據,以便讓人民法院了解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另外,被告可以就原告起訴的內容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答辯狀是被告對於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進行反駁的訴訟文書。根據本條規定,被告應在收到原告起訴狀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材料和答辯狀。三、人民法院向原告發送答辯狀。為了使原告知道行政機關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理由和依據,本條規定人民法院應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此項規定有助於當事人實行辯論原則,促使當事人在法庭上就爭議的問題充分闡述自己的主張和提供證據,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針對訴訟中有的被告不提供答辯狀的實際情況,本條規定被告不提出或不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正常審理。

㈨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行政訴訟法》於什麼時候實施

1989 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新中國的第一部行政訴訟法。

㈩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

1.十五日內。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2.有三種措施。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符合三種情形之一即可。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
(二)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4.收據不合法。因為不是「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張某在本案中有權陳述和申辯,有權對違法處罰提起復議和訴訟,對無法定收據的罰款,有權拒絕繳納。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繳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5.於某應在兩日內交至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在兩日內繳付指定銀行。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熱點內容
微信群發通知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8 02:52:02 瀏覽:646
工人陪款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18 02:43:40 瀏覽:492
我國的立法主體有 發布:2025-05-18 02:38:38 瀏覽:468
勞動法關於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規定 發布:2025-05-18 02:37:17 瀏覽:557
民法典修改對照的書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46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每周休一天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654
段波民法如何 發布:2025-05-18 02:13:32 瀏覽:94
交通事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8 02:04:17 瀏覽:31
usc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1:56:21 瀏覽:549
婚姻法女方有外遇 發布:2025-05-18 01:55:58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