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7新舊行政訴訟法

2017新舊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12-26 02:21:37

❶ 行政訴訟法2017修訂的內容有哪些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做了修改。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具體修正內容如下:

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拓展資料:

行政訴訟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並建立資產階級國家以後的產物。現代國家的行政法,同刑法、民法不同,大多數國家的許多行政法律文件中,都既規定了實體法規范,又同時規定了相應的程序法規范。而在刑法領域和民法領域中,實體法同程序法已基本分開,形成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法、民事訴訟法等相對獨立的法律部門。

中國行政訴訟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法典中比較集中地規定的一些行政訴訟法律規范,和分散規定在其他許多法律、法規中的行政訴訟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❷ 新行政訴訟法到底是把以前的具體行政行為全部改成行政行為還是只是部分修改

2014年11月修訂的新《行政訴訟法》,從法律文件內容上看,是將以前的全部具體行政行回為都改成了行政行為,答全文不再有具體行政行為的表述。
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❸ 新舊行政訴訟法的不同之處

A 新行政訴訟法,新在哪裡?

新行政訴訟法將於明年5月份正式實施,修改的地方太多了,下面重點介紹一下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從立案、審理、執行方面的完善,有助於改善在實踐中的行政訴訟的「三大難」問題。新行政訴訟法,在立案方面擴大了行訴案件受理范圍,在審理方面強調了行政機關的出庭義務,在執行方面賦予了法院刑拘的權力。

一、立案:擴大行訴案件受理范圍:

對以下12種「民告官」案件,法院要受理。

1、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3、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5、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6、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7、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8、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9、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10、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11、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12、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新行訴法擴大了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件的范圍。過去有一些法院不管的案子,現在也管了,包括社會比較關注的土地房屋徵收補償等領域。這對行政機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機關要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確保各類行政行為都能夠經受法律的檢驗。

二、審理:民告官「官」應出庭應訴。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行政機關要支持告、配合告。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過程中雖然是被告,也要積極支持、配合人民法院依法開展行政審判工作。

三、執行:不執行判決可拘直接責任人。

「第九十六條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一規定對於促進執行還是比較有力度的,雖然有『社會影響惡劣』的限制,實踐中可能會慎重使用這個手段,但是拘留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

❹ 新舊行政訴訟法解釋如何適用

新的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實行後,舊的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自然同時廢止,不再適用。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規定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該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
本解釋自2018年2月8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8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9號)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❺ 新《行政訴訟法》規定

新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 規章)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 規章 )進行審查

❻ 民事訴訟法2017年 改了哪些部分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出修改第五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版二款:「人民檢察院權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6)2017新舊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修訂過程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目前版本為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❼ 行政訴訟法有幾次修改

1、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2、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❽ 行政訴訟法經過幾次修改

復1、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制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2、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工資與社保費用 發布:2025-09-13 16:33:18 瀏覽:227
法院新標志 發布:2025-09-13 16:20:23 瀏覽:40
加強法治宣傳思想工作 發布:2025-09-13 16:13:43 瀏覽:119
江蘇省違章停車法規 發布:2025-09-13 16:03:30 瀏覽:839
票據不得轉讓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6:03:29 瀏覽:963
道德決定上層建築 發布:2025-09-13 15:54:47 瀏覽:650
法院內分 發布:2025-09-13 15:35:31 瀏覽:959
行政訴訟法保全 發布:2025-09-13 15:18:17 瀏覽:84
涉港國安立法表決通過票數 發布:2025-09-13 15:13:01 瀏覽: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軍婚 發布:2025-09-13 15:11:36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