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折抵刑期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折抵刑期

發布時間: 2021-12-26 09:10:45

① 留置盤問時間能否折抵刑期

法院判決時,對被告人在公安機關曾被留置盤問的時間能否折抵刑期,實踐中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留置盤問時間同刑事拘留、逮捕一樣,可以折抵刑期,理由是留置盤問同樣是對有犯罪嫌疑的人進行關押,剝奪了人身自由,理應在刑期中予以折抵。還有人認為,留置盤問時間與刑事法律上所講的羈押不同,不應折抵刑期。筆者同意後一種觀點。 根據我國《刑法》總則規定,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刑期一日。對這一規定中的羈押應如何理解,是專指刑事訴訟法上的刑事拘留和逮捕措施,還是可「擴大」理解為包括留置盤問在內的所有對被告人採取過的剝奪人身自由的措施。筆者認為,《刑法》總則中的羈押不能隨意做「擴大」解釋,應嚴格定義為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拘留和逮捕。 據《法學詞典(增訂版)》(上海辭書出版社)解釋,羈押是指把依法逮捕或拘留的現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關押在看守所或其他規定的場所,以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羈押和逮捕、拘留密切相聯,逮捕、拘留是羈押的前提條件,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不經依法逮捕或拘留就不能羈押,羈押是逮捕、拘留的必然措施,否則逮捕或拘留就失去意義。而留置盤問是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法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帶至公安機關進行盤問的措施。留置盤問雖然也剝奪了人身自由,但與羈押有本質的區別,不能混淆。二者的區別表現為: 1、法律依據不同。逮捕和拘留的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留置盤問是《人民警察法》所規定的。 2、適用對象不同。逮捕和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留置盤問的對象則是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 3、決定機關不同。逮捕是由人民檢察院批准或由人民法院做出決定,刑事拘留是由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決定;留置盤問只能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 4、適用目的不同。逮捕和拘留的目的在於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防止逃避或妨礙訴訟活動的行為發生;留置盤問的目的是通過盤問,及時發現違法犯罪人員,以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② 判刑前行政拘留日期能否折抵刑期

如果行政拘留的原因與後邊判處刑罰屬於同一個犯罪行為,可以折抵刑期。如在故意傷害行為,先進行的行政處罰,後因某種原因將傷害案件轉為刑事案件,那麼前期進行的行政拘留就可以折抵故意傷害罪的刑期。
相關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罪犯在判刑前被公安機關收容審查、行政拘留的日期仍應折抵刑期的復函》(1981年9月17日)
山東、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們(81)魯法研字第15號和甘法研字〔1981〕第012號報告均已收悉。關於罪犯在判刑前被公安機關收容審查和因同一犯罪行為被行政拘留的日期是否繼續折抵刑期的問題,我們同意你們的意見,仍應按照我院1978年7月11日《關於罪犯在公安機關收容審查期間可否折抵刑期的批復》、1979年1月19日《關於罪犯在公安機關收容審查期間折抵刑期兩個具體問題的批復》和1957年9月30日《關於行政拘留日期應否折抵刑期等問題的批復》的規定,予以折抵刑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81年3月18日《關於偵查羈押期限從何時起算問題的聯合通知》是解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的對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不得超過二個月的期限應從何時起算的問題。我院上述三個批復的規定,則是解決罪犯被收容審查和因同一犯罪行為被行政拘留而實際上剝奪了人身自由的時間也應計算折抵刑期的問題。這三個批復與《聯合通知》並不矛盾,仍應繼續執行。此復。

③ 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是從拘留開始還是發逮捕證開始

1、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是從拘留開始。
2、羈押不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它是指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種當然狀態。拘留和逮捕都是獨立的強制措施,其實質都是剝奪公民的人身自由。拘留和逮捕都屬於羈押。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拘留在前逮捕在後,所以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是從拘留開始計算的,自然包括了之後的逮捕。

④ 被羈押可以折抵緩刑刑期嗎

一、被羈押可以折抵緩刑刑期嗎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羈押日期是否可以折抵徒刑緩刑日期問題的復函》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1月9日〔63〕法研字第55號函已收閱。關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的罪犯在判決前的羈押日期是否可以折抵緩刑日期的問題,我院1956年9月26日法研字第9664號關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管制前羈押日數如何折抵問題的批復曾經作過解答,即:「緩刑是對犯罪分子的一種考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期限內,如果沒有再犯新罪,緩刑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因此,不必把判決前的羈押日數折抵緩刑日期。」這個批復曾抄送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請你院仍按此批復轉告有關的人民法院。此復。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
二、刑事拘留有無羈押期限
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和檢察院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緊急情況下,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並進行審查的一種方法。
由於刑事拘留是一種臨時性強制措施,所以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9條第1款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至4日。第2款規定: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第3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7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
這就是說,拘留剝奪人身自由的期限,一般為10日,特殊情況下為14日;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後羈押時間可長達37日。《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一般在判刑之前有先被羈押過的,若之後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那之前先行羈押的期限其實可以對刑期進行折抵。不過,若是被宣告緩刑的話,因為並非是實刑,而是對犯罪分子的一種考驗,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之前有被先行羈押,但是也不能對緩刑的日期進行折抵。
延伸閱讀: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逮捕後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⑤ 取保候審期限是否折抵刑期

取保候審期限不能折抵刑期。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折抵的刑期的,只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指定住所監視居住。其他刑法和刑事強制措施不能折抵刑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⑥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下列有關監視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監視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監視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工資與社保費用 發布:2025-09-13 16:33:18 瀏覽:227
法院新標志 發布:2025-09-13 16:20:23 瀏覽:40
加強法治宣傳思想工作 發布:2025-09-13 16:13:43 瀏覽:119
江蘇省違章停車法規 發布:2025-09-13 16:03:30 瀏覽:839
票據不得轉讓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6:03:29 瀏覽:963
道德決定上層建築 發布:2025-09-13 15:54:47 瀏覽:650
法院內分 發布:2025-09-13 15:35:31 瀏覽:959
行政訴訟法保全 發布:2025-09-13 15:18:17 瀏覽:84
涉港國安立法表決通過票數 發布:2025-09-13 15:13:01 瀏覽: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軍婚 發布:2025-09-13 15:11:36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