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救濟性

行政法律關系救濟性

發布時間: 2021-12-26 09:50:32

⑴ 如何判斷一個法律關系是否是行政法律關系的標准

行政關系一般只來是縱向的隸自屬關系,行政機關具有主動性、單方面性。當事人和行政機關權利、義務不對等。比如行政執法人員對違法當事人的罰款。
民事關系是橫向的關系。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對等。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民事關系。而行政關系一般不需要雙方意思一致。
對於行政關系,如果當事人認為不合理,救濟方式是主要是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只有在法律明確對定下才可以調解。
民事關系的救濟方式為協調、調解、仲裁、民事訴訟等。

⑵ 行政法律關系與其他法律關系有何區別

1、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而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監回督主體如權力機答關、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等處於主導地位,行政主體處於受監督地位;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等,而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是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

來源綿陽律師網頁鏈接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而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也是主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但這些權利和義務是不一樣的。

⑶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行政法律關系抄的特點: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在我國的行政訴訟關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也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無論是行政主體還是行政相對人都要受到一定資格和條件的限制。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對等性」
具體表現為: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不具有的。

⑷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既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其中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而客體則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1、行政法律關系是受法律調整或約束的一種社會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4)行政法律關系救濟性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⑸ 什麼是行政救濟的法律關系

行政救濟抄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襲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造成自己合法權益的損害,請求行政主體審查,有權的行政主體依照法定程序審查後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給予補救的法律制度。行政救濟是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是基於行政監督理論而產生的一種監督制度,其任務和目的是通過這種監督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彌補行政相對人的損失,它是現代法治社會國家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不可或缺的一種制度。

《行政復議法》第28條第2款第3項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特徵:
(1)行政救濟以行政管理相對方的請求為前提;

(2)行政救濟以行政爭議為基礎;

(3)行政救濟的最終目的是保護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⑹ 行政法的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這種關系既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⑺ 行政法律關系為什麼不屬於行政法調整的對象請稍微詳細些或舉例說明。謝謝!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版內部行政關系。權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差別在於,行政法調整的是行政關系,但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

⑻ 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關系包括 1、行政管理關系 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3、行政救濟關系 4、內部回行政答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 (權力活動與非權力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即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的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而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關系強調的是上下級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強調的是權力義務關系。

(8)行政法律關系救濟性擴展閱讀: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組織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過程中與行政相對人、其他行政組織或者與行政組織所屬工作人員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監督行政行為過程中,與行政組織及其所屬工作人員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換句話說,行政關系既包括外部行政關系,也包括內部行政關系;既包括行政管理關系,也包括監督行政關系。

⑼ 怎樣理解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一)、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國家機關授權的組織
(二)、行政主體始終處於主導地位
(三)、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
(四)、行政法律關系具有強制性
(五)、行政法律關系的程序性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這種關系既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概念可以從如下方面解釋和理解:
1.行政法律關系是受法律調整或約束的一種社會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⑽ 行政法律關系與其他法律關系有什麽不同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專體發生的各種關系屬,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 (權力活動與非權力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即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的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而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關系強調的是上下級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強調的是權力義務關系。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工資與社保費用 發布:2025-09-13 16:33:18 瀏覽:227
法院新標志 發布:2025-09-13 16:20:23 瀏覽:40
加強法治宣傳思想工作 發布:2025-09-13 16:13:43 瀏覽:119
江蘇省違章停車法規 發布:2025-09-13 16:03:30 瀏覽:839
票據不得轉讓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6:03:29 瀏覽:963
道德決定上層建築 發布:2025-09-13 15:54:47 瀏覽:650
法院內分 發布:2025-09-13 15:35:31 瀏覽:959
行政訴訟法保全 發布:2025-09-13 15:18:17 瀏覽:84
涉港國安立法表決通過票數 發布:2025-09-13 15:13:01 瀏覽: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軍婚 發布:2025-09-13 15:11:36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