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職工體檢費標准勞動法

職工體檢費標准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2-27 20:59:00

1. 勞動法 體檢

雖然<勞動合同法>裡面有原則性規定:同工同酬,但實際操作性很差.
你的勞動關系其回實建立在人力答資源公司,在該企業只是勞務派遣關系而已.
工會費是交給現在用人單位的還是交給人力資源公司工會的?
如果是前者,可以通過上級工會組織要求權利;
如果是後者,只能通過人力資源公司協調了.

2. 哪裡有勞動法規定每年公司都有給員工做一次體檢,費用也是公司給的

你好,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並沒有規定單位應當給勞動者免費體檢,這並不是用人單位的一項法定義務

3. 現行的法律法規有沒有明確規定員工入職體檢費用如何支付

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的承擔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

但是因為有「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法條,通常認為體檢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體檢是在面試通過,企業決定錄用後,要求應聘者參加的一項健康檢查。

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讓員工自己墊付,體檢合格,入職後,再給予報銷,若不合格則多數由求職者自己承擔費用。也有些公司,通過外包公司指定醫院並且結算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具體情況,根據用人單位規定。


(3)職工體檢費標准勞動法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2、這種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體檢是否合格應當是決定用人單位是否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前應當解決的問題,現在用人單位已經在實際使用勞動者,雙方之間已經存在勞動關系,且勞動者又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4. 職工體檢費應由公司負擔還是員工個人負擔,勞動法有明確的規定嗎

公司招聘員工,組織員工進行體檢,理所當然是公司承擔費用,這個也要勞動法規定,那麼勞動法就是一本寫不完的大厚書了

5. 入職體檢自費違反勞動法嗎

您好,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的承擔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因為有「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法條,通常認為體檢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體檢是在面試通過,企業決定錄用後,要求應聘者參加的一項健康檢查。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讓員工自己墊付,體檢合格,入職後,再給予報銷,若不合格則多數由求職者自己承擔費用。也有些公司,通過外包公司指定醫院並且結算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具體情況,在得到體檢通知時,可以詳細咨詢用人單位。
現在一般在員工入職前,公司都會要求員工進行體檢,提交體檢報告。對於公司要求員工入職前需體檢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根據民法領域中「法無明文規定即容許」,所以公司入職前需要體檢是合法的。但是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必須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根據《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就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於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中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6. 勞動法是不是規定單位每年必須為員工體檢,我們單位員工最少都有5年工齡

你好!
廣東胡律師
《勞動法》及與勞動法相關的法律都沒有「單位每年必須為員工體檢」沒有這方面的規定,這個屬於各個單位自行設置的規章制度。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7. 勞動法有規定體檢費用是企業付還是員工自己付

勞動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8. 勞動法是否有員工體檢的規定

有的。《勞動法》並沒有規定要求企業一定要提供員工一年一次的體檢信息。《職業專病防治法》第屬32條是有相關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拓展資料

第四十六條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職業史;

(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

(三)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簽署,並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

熱點內容
規章誰批准 發布:2025-09-13 10:35:36 瀏覽:952
基層法院審判 發布:2025-09-13 10:34:57 瀏覽:986
簽勞動法永久合同後要辭工 發布:2025-09-13 10:22:53 瀏覽:603
竹簡版道德經 發布:2025-09-13 10:16:17 瀏覽:895
法律援助維民權耄耋 發布:2025-09-13 10:09:11 瀏覽:29
2012吉大在職法律碩士錄取 發布:2025-09-13 10:01:04 瀏覽:258
應訴律師費用 發布:2025-09-13 09:58:42 瀏覽:191
婚姻法給了女騙子機會 發布:2025-09-13 09:44:18 瀏覽:513
居民法律意識調查 發布:2025-09-13 09:42:05 瀏覽:838
刑事訴訟法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3 09:37:05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