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民事訴訟法課件
①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該問題不涉及舉證責任倒置問題,適用一般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主張人所提版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自權己主張的時候,舉證人承擔舉證不利後果;舉證人所提供證據不能有效對抗對方的抗辯證據時,其實質依然是主張人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自己主張,舉證責任依然應歸屬舉證人。不負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肯定不承擔舉證責任的,而只承擔抗辯證據不足的責任。也就是說當抗辯證據不足或沒有抗辯證據時,自然應該抗辯方承擔責任。在問題中,實質是舉證人不能證明自己提出的證據的真實性,在這情況下,抗辯人無需抗辯也應屬舉證人舉證不利,怎麼會雙方承擔舉證不利的責任呢?
另外說點題外的,醫院的結論不能證明行為人行為和受害人結果的因果關系,醫院結論只能證明受害人只要發生摔倒的事實就會引起脛骨骨折,也就是說醫院結論的意義僅在於說明一件事實:只要受害人摔倒,就極大可能會骨折。如果說醫院結論能證明受害人的身體情況是不論有無外界因素都會摔倒的話,那肯定足以排除行為和結果的因果關系,但事實醫院結論不能起到這作用。
在此情況下,該案是不是適用公平原則更為合適呢?
②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4pdf下載
③ 民事訴訟法案例
1997年,甲縣a公司和乙縣b公司在丙縣訂立了一份水泥供銷合同。合同約定:「運輸方式:由a公司代辦托運;履行地點:a公司在丁縣的倉庫。」a公司依約履行了合同,b公司尚欠a公司30萬元的貨款。四個月後,b公司在當地報紙上刊登了「大幅度降價處理水泥」的廣告。同時,著手准備分立為兩個公司。為此,a公司以b公司的行為影響貨款的償還和b公司即將分立為由,向乙縣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要求凍結b公司銀行存款30萬元,同時提供了同等數額的資金擔保。人民法院審查以後依法作出了凍結存款的裁定。後由於b公司向該法院提供了同等數額的財產擔保,法院依法作出解除凍結的裁定。後a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中,被告b公司反訴要求原告a公司承擔由於其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給自己造成的損失。(1)對於本案何法院有管轄權?為什麼?(2)如果b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應當在何時間提出?該異議能否成立?(3)b公司的反訴請求是否正確?答:一、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是b公司所在地乙縣法院和丁縣法院。《民訴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丁縣是合同履行地,所以也有管轄權。二、如果b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應當在答辯期內提出,答辯期是受到起訴書之日起十五日。該異議不能成立。因為問題一已經說明乙縣法院有管轄權,管轄權異議成立,必須是受理法院沒有管轄權。所以乙縣法院有管轄權,就不能成立。《民訴法》等三十八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④ 民事訴訟法全文
據介紹,《民訴法抄司法解釋》共分襲23章,共552條。《民訴法司法解釋》對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明確具體的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司法解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最為豐富、十分重要的司法解釋,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參加起草部門最多、參加起草人員最多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中適用最為廣泛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
⑤ 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二款
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二款是關於開庭審理時的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一內百三十七條開庭審容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⑥ 民事訴訟法第145條_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6)2013民事訴訟法課件擴展閱讀:
原告申請撤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撤訴的主體只能是原告。
起訴和撤訴的主體具有同一性,申請撤訴和起訴只能是同一方當事人,通常是原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由於向人民法院提出了獨立的訴訟請求,其訴訟地位相當於原告,可以撤回自己的起訴,但其撤訴不影響原被告之間的訴訟照常進行。
在反訴的情況下,反訴的原告即本訴的被告可以撤回反訴。
(2)要有申請撤訴的具體行為,即必須向人民法院明確提出撤訴的請求。
通常是要遞交撤訴申請書,在申請書中有撤訴的明確意思表示。
(3)申請撤訴必須是原告的自願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包括審判人員不得強迫原告申請撤訴。
(4)申請撤訴的目的必須正當、合法。原告對自己訴訟權利的處分要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會受到國家的干預。
(5)原告的撤訴申請必須在受訴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
原告提出撤訴申請後,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原告的撤訴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予撤回起訴;反之,裁定不準許撤回起訴。
⑦ 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1款第三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回察院申請檢察建答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該條第一款主要就是表明,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駁回其的再審申請的,其可以向檢察院申請建議或者抗訴。
⑧ 民事訴訟法一百三十七條
第一百三十七條有下抄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⑨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內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並無第三百九十五條。
本法共二百八十四條。第二百八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同時廢止。
(9)2013民事訴訟法課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訂
一、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二、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三、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四、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