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證據

行政法證據

發布時間: 2021-12-28 14:57:13

❶ 什麼是行政訴訟證據

行政訴訟證據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材料以及手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八條
對於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並將交換證據清單的情況記錄在卷。
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沒有爭議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四十二條
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❷ 行政訴訟證據包括哪些

行政訴訟的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以及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且所有證據應當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❸ 行政案件證據種類有哪些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證據種類主要有:


(一)書證屬;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四)證人證言;


(五)受害人的陳述;


(六)違法嫌疑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鑒定、檢測結論;


(八)勘驗、檢查筆錄。


以上若要作為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❹ 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是為准確認定案件事實,公正、及時地審理行政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行政審判實際而制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書證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書證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屬於書證的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節錄本;
2、提供由有關部門保管的書證原件的復製件、影印件或者抄錄件的,應當註明出處,經該部門核對無異後加蓋其印章;
3、提供報表、圖紙、會計帳冊、專業技術資料、科技文獻等書證的,應當附有說明材料;
4、被告提供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詢問、陳述、談話類筆錄,應當有行政執法人員、被詢問人、陳述人、談話人簽名或者蓋章。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規章對書證的製作形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人證言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寫明證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住址等基本情況;
(二)有證人的簽名,不能簽名的,應當以蓋章等方式證明;
(三)註明出具日期;
(四)附有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證明證人身份的文件。
第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保全證據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製作詢問筆錄等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保全證據時,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到場。

❺ 行政訴訟的證據如何進行

行政訴訟中提供證據:行政訴訟中,原告需要提交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起訴被告不作為的事實材料、行政賠償中損害事實的證據材料;而被告要在答辯期限內提供證據,而答辯的期限是收到起訴書副本15天內。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❻ 行政案件證據種類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1、書證

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

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

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

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

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

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6)行政法證據擴展閱讀:

受行政訴訟性質決定,其證據制度具有如下特點:

⑴行政訴訟證據所要證明的最終事實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

⑵行政訴訟被告必須自始至終地承擔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法定舉證責任。

⑶行政訴訟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證人和原告收集證據,作為被告代理人的律師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⑷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有收集證據的權力,而無收集證據的義務,其主要任務是審查判斷證據。

❼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是行政訴訟過程中關於能夠證明行政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的基本准則。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各種證據只有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並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對專門性問題需要鑒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這些證據規則,對於保證人民法院正確查明行政案件的真實情況,以作出正確的裁判有重要作用。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審理並作出裁判的活動。簡言之,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適用司法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十三條 【證據種類】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❽ 行政訴訟的證據有哪些種類

行政處罰證據的種類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材料、勘驗筆錄、現場筆錄等。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❾ 行政訴訟證據有哪些種類

行政訴訟中的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其中,現場筆錄是行政訴訟中特有的證據種類。(1)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案等形式記載的,能夠表達人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2)物證是指以其物質屬性、外部特徵、存在狀況、空間方位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和痕跡;(3)視聽資料是指用以證明案件事實,利用錄像以及計算機等高科技設備取得音響圖像材料、或者利用電腦等設備取得和存儲的數據材料;(4)電子數據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其他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受或存儲的信息證明案件事實的一種證據;(5)證人證言是指了解案件有關情況的非本案訴訟參加人關於案件事實的陳述;(6)當事人陳述是指原告、被告、第三人就自己所經歷的案件事實,向法院所作出的敘述、承認和陳詞;(7)鑒定意見是指接受法院的指派、聘請或者當事人聘請的鑒定人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根據案件事實材料,對需要鑒定的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鑒別和判斷之後得出的書面意見;(8)勘驗筆錄是指對物品、現場進行查看、檢驗後所作出的能夠證明案件情況的記錄;(9)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對有關管理活動的現場情況所作的書面記錄。現場筆錄是行政訴訟特有的證據種類。法條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四十二條。

❿ 法律規定的行政訴訟證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31條規定,證據有以下幾種: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熱點內容
規章誰批准 發布:2025-09-13 10:35:36 瀏覽:952
基層法院審判 發布:2025-09-13 10:34:57 瀏覽:986
簽勞動法永久合同後要辭工 發布:2025-09-13 10:22:53 瀏覽:603
竹簡版道德經 發布:2025-09-13 10:16:17 瀏覽:895
法律援助維民權耄耋 發布:2025-09-13 10:09:11 瀏覽:29
2012吉大在職法律碩士錄取 發布:2025-09-13 10:01:04 瀏覽:258
應訴律師費用 發布:2025-09-13 09:58:42 瀏覽:191
婚姻法給了女騙子機會 發布:2025-09-13 09:44:18 瀏覽:513
居民法律意識調查 發布:2025-09-13 09:42:05 瀏覽:838
刑事訴訟法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3 09:37:05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