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遣散費

勞動法遣散費

發布時間: 2022-01-02 11:09:14

㈠ 現在的單位遣散費是怎麼算的

如果企業想要解僱雇員,那麼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1)勞動法遣散費擴展閱讀

遣散費(severance pay)——即當僱主同一位雇員終止僱傭關系的時候,向雇員支付的一種一次性補償。首先,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姿態,而且有利於塑造良好的公共關系。此外,大多數管理者都希望雇員在打算離職的時候,至少提前一個月給他們一個通知。

因此,如果企業想要解僱雇員,那麼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既,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㈡ 勞動法關於遣散費賠償標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怠廠糙斷孬登茬券長猾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㈢ 《勞動法》規定企業遣散時應怎樣補償工人的遣散費

應該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內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容的,勞動合同終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㈣ 遣散費的計算方法

遣散費特惠款項按削減工資前水平計算
*****************

《一九九九年破產欠薪保障(修訂)條例》於今日(星期五)刊登憲報並同時生效,進一步加強對遭削減工資的雇員在僱主無力償還債項時的保障。

根據修訂條例,如果在雇員遭減薪前,僱主曾以書面或口頭承諾按雇員減薪前的工資水平或介乎減薪前和減薪後兩者之間的某個工資水平來計算遣散費,則「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發放的遣散費特惠款項,便應按有關的工資水平計算。

如要獲得這項安排,減薪必須是在終止僱傭合約前的十二個月內實施。

此外,假如雇員在終止僱傭合約前的十二個月內多於一次遭削減工資,則「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將按僱主承諾的最高工資水平來計算遣散費特惠款項。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保障遭無力償還債項的僱主拖欠工資、代通知金及遣散費的雇員。

由該基金支付的遣散費特惠款項的原先計算方法是按照雇員在終止服務前最後一個月的工資,或由雇員選擇按其終止服務前十二個月內的平均工資來計算。換言之,若雇員在終止服務前遭削減工資,則其以前所領取的較高工資將不獲全數計算在內。

㈤ 勞動法 遣散費

你的題目有問題,法律上沒有明確你所說"遣散費"的任何規定,只對相關的經濟補償\賠償等做了明確規定.

㈥ 法律如何規定遣散費

遣散費並不是法律專業術語,我這里無法判斷遣散費的性質。依據經驗,應該是國有企業的「買斷工齡」的做法。
而按照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以『買斷工齡』等形式終止職工的社會保險關系。」1999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出售國有小型企業中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也強調:「確保企業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出售方應在申請出售前徵求職工對出售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的意見,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企業出售中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不得借出售之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職工『買斷工齡』或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把職工推向社會。」 ,買斷工齡應該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違法了還是很多國有企業在這么做!其實性質上就是企業支付給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性質。

㈦ 新勞動法遣散費明細

按照常規外企規慣例,公司開除員工會給予相應賠償,一般按照N(工作年限)+1個月的比例給予遣散費。按照勞動法,公司應提前一個月與你協商賠償及解聘問題。如果你因此需要與公司發生糾葛的話,建議你以合同未到期,恢復勞動關系為由與公司商談(這樣勞動仲裁的話,成功很高),讓公司主動提出解聘及賠償條件,祝你成功。

㈧ 勞動法規定企業遣散時應怎樣補償工人的遣散費

應該支付經來濟補償。用人自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㈨ 遣散費是經濟補償金嗎

對 是的 由於所在的企業即將解散,除了新勞動法規定的對員工進行補償之外,有沒有額外的補償?例如說遣散費什麼的?(注意:最好還是當面咨詢下律師)

適用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八條:「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熱點內容
學刑法還是經濟法 發布:2025-09-12 13:33:22 瀏覽:236
音控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3:33:19 瀏覽:885
不入員額法官是合議庭 發布:2025-09-12 13:32:34 瀏覽:475
山西城建條例 發布:2025-09-12 13:13:53 瀏覽:522
2015黃河道德講堂 發布:2025-09-12 13:08:43 瀏覽:559
以車抵債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2:48:28 瀏覽:834
佛山司法考試考點 發布:2025-09-12 12:42:11 瀏覽:84
公司治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2 12:34:39 瀏覽:486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