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起訴種類

民事訴訟法起訴種類

發布時間: 2022-01-02 14:50:57

『壹』 民事訴訟法的種類

第二節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的種類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依據憲法,參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有關規定確立的基本原則(簡稱共有原則)有6個,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基本原則(簡稱特有原則)有7個。

一、依據憲法,參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有關規定確立的原則
這類原則有:民事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的原則;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民事案件的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對訴訟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檢察監督原則。

二、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
(一)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民事訴訟當事人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應當為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法律規定的訴訟權利提供保障和方便。
(二)訴訟權利義務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所謂訴訟權利義務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企業和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同他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同等地享有該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權利,並同等地承擔該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義務。
所謂訴訟權利義務對等原則,是指一國司法機關如果對他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司法機關可以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同樣加以限制。
訴訟中的對等原則與同等原則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在當今復雜的國際交往中,只有通過「以限制對限制」的方法,才能達到主權國家之間互相尊重、平等對待的目的。
(三)法院調解自願與合法原則
法院調解自願與合法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這一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完整內容:第一,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只要有調解可能的,應當盡量用調解方式結案;第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時,必須遵守自願原則與合法原則;第三,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而不能久調不決。
(四)辯論原則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原則,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當事人有權就案件事實和爭議的問題,各自陳述其主張和根據,互相進行反駁和答辯。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內容:第一,辯論的主體只限於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第二,辯論的形式包括書面和口頭兩種;第三,辯論的內容,主要應當圍繞案件如何進行處理的實質性問題展開,但也包括案件涉及的訴訟程序問題。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原則不同於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原則:首先,兩者賴以建立的基礎不同;其次,兩者辯論的內容和范圍不同;第三,民事訴訟中的被告可以對原告提出反訴,使雙方當事人互換訴訟地位;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則始終處於受審的地位,不能對公訴人提出反訴,更不存在與公訴人互換訴訟地位的問題。
(五)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中的處分原則,是指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自由支配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具體內容:其一,處分權的享有者只限於民事訴訟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不享有處分權;其二,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對象包括處分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處分原則貫徹於民事訴訟的全過程,主要體現在:第一,當事人的處分行為直接關系著民事訴訟程序能否開始;第二,當事人的處分行為對於訴訟程序的發展和終結有著重要影響;第三,審判保護的范圍和方法,一般要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六)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原則是指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支持起訴應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發生了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侵權行為;第二,有權支持起訴者,只限於機關、社會團體,不包括個人;第三,受損害者尚未起訴。
(七)人民調解原則
人民調解原則,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採用說理疏導的方法,對民間糾紛進行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必須遵守以下三項原則即合法原則、自願原則和尊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原則。
人民法院用調解方式解決民事糾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它是我國人民司法工作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其次,它符合民事糾紛的性質和特點,適應了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客觀需要;第三,它有利於迅速徹底解決糾紛,維護當事人之間的團結,並可以簡化訴訟程序,節省時間和費用。

『貳』 民事訴訟中代表人訴訟的種類

1、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
2、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叄』 民事訴訟法的八大訴訟種類是什麼

合同糾紛,侵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實現擔保物權糾紛,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糾紛,選民資格糾紛等

『肆』 民事訴訟的種類

民訴種類學理上分確認之訴,變更之訴,刑成之訴三種。

『伍』 民事訴訟證據種類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八種證據:
(一)當事人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陸』 訴訟都有哪些種類呢

我國的訴訟類型分為:1民事訴訟、2刑事訴訟、3行政訴訟。

一、訴訟,指糾紛當事人內通過向具有管轄容權的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形式。是一種法律行動,分為民事和刑事兩類及行政訴訟三類,

1、一是原訴人是受害者當事人,因為有未可解決的爭議,所以訴諸法律。

2、二是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當局控告疑犯。

2、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拓展資料

中國大陸的訴訟程序一般實行兩審終審制度(注意用詞變化,兩審不等於二審),分為一審和二審,但部分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如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柒』 民事訴訟程序的種類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程序種類包括:第一審普序、簡易程序、特別程序、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七種。《民事訴訟法》:第十二章第一審普序第十三章簡易程序第一百五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第十四章第二審程序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十五章特別程序第一百七十七條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第十七章督促程序第二百一十四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第二百一十八條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熱點內容
以車抵債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2:48:28 瀏覽:834
佛山司法考試考點 發布:2025-09-12 12:42:11 瀏覽:84
公司治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2 12:34:39 瀏覽:486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
雙證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9-12 11:37:51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