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涉港

民事訴訟法涉港

發布時間: 2022-01-02 16:50:55

A. 涉港澳的民商事,能用簡易程序嗎

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就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你可參照《簡易程序規定》

B. 麻煩誰描述一下《民事訴訟法》都涵蓋哪些方面內容

1、民事訴訟於民事訴訟法
2、訴與訴權
3、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4、基本制度
5、受案范專圍
6、管轄(重點)屬
7、訴訟參加人
8、民事訴訟證據
9、民事訴訟證明
10、法院調解
11、臨時性救濟
12、訴訟保障制度
13、第一審普通程序
14、簡易程序
15、民事訴訟中的裁判
16、上訴程序
17、再審程序
18、特殊程序
19、強制執行通則
20、強制執行措施
21、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22、涉港澳台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C. 請問有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嗎

應該有一些相應的解釋,看看你們當地的政府法務科應該買這方面的書。
下面有個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廣東省

一、高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1、訴訟標的額在3億元以上的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案件;
2、在全省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認為應由本院受理的案件。
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1、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在3億元以下5000萬元以上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下4000萬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2、珠海、中山、江門、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在3億元以下3000萬元以上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下2000萬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3、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河源、韶關、清遠、肇慶、雲浮、陽江、茂名、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在3億元以下2000萬元以上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D. 民商仲裁委員會做出的涉港裁決書,中院可以直接撤銷嗎

不宜適用仲裁法第五十八條之情形撤銷
而應照第七十條的規定,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撤銷

E.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內容

第一章
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十一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三條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十五條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和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的具體情況,可以制定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具體點擊查看http://jcy.hongze.gov.cn/art/2013/12/30/art_996_68285.html

F.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由哪級法院管轄

回復 zw3300003:這種答案都會採納?

關於涉港澳台經濟糾紛案件如何管轄和受理的規定:
(一)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章第二節關於地域管轄的規定辦理。
(三)涉港澳經濟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雖不在內地,但是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在內地或者被告有財產在內地的,當事人之間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訴訟標的物所在地或者被告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四)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與經濟合同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但是在內地興辦合資經營企業或者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和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合同,當事人不得用協議方式排除我人民法院的法定管轄。
(五)港澳當事人之間的經濟糾紛,其經濟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和訴訟標的物均不在內地的,當事人按照書面協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予受理。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應訴的,視為雙方承認人民法院對該訴訟有管轄權。
(六)涉港澳經濟糾紛的當事人協議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仲裁委員會或者國外某仲裁機構或非常設仲裁機構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仲裁協議不明確,當事人又不能達成新的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如果另一方當事人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首先審查仲裁協議,並就是否有管轄權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可以上訴。

關於涉港澳台經濟糾紛案件如何管轄和受理的規定:(一)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二)第一審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章第二節關於地域管轄的規定辦理。(三)涉港澳經濟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雖不在內地,但是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在內地或者被告有財產在內地的,當事人之間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訴訟標的物所在地或者被告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四)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與經濟合同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但是在內地興辦合資經營企業或者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和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合同,當事人不得用協議方式排除我人民法院的法定管轄。(五)港澳當事人之間的經濟糾紛,其經濟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和訴訟標的物均不在內地的,當事人按照書面協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予受理。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應訴的,視為雙方承認人民法院對該訴訟有管轄權。(六)涉港澳經濟糾紛的當事人協議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仲裁委員會或者國外某仲裁機構或非常設仲裁機構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仲裁協議不明確,當事人又不能達成新的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如果另一方當事人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首先審查仲裁協議,並就是否有管轄權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可以上訴。

G. 《民事訴訟法》就涉外民事訴訟有哪些特別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編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則
第二百五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編規定。本編沒有規定的,適
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
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二百六十一條對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外國組織或者國際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應當依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辦理。
第二百六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
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百六十三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需要委託律師代理訴
訟的,必須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
第二百六十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
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
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
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第二十四章管轄
第二百六十五條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
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
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
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
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六十六條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
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章送達、期間
第二百六十七條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
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
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
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
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第二百六十八條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
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六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
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
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七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
的限制。
第二十六章仲裁
第二百七十一條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在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
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
起訴。
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七十二條當事人申請採取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
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七十三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
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七十四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
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第二百七十五條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
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七章司法協助
第二百七十六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人民法院和外
國法院可以相互請求,代為送達文書、調查取證以及進行其他訴訟行為。
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有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執
行。
第二百七十七條請求和提供司法協助,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
途徑進行;沒有條約關系的,通過外交途徑進行。
外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使領館可以向該國公民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但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法律,並不得採取強制措施。
除前款規定的情況外,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機關准許,任何外國機關或者個人不得在中華人民共
和國領域內送達文書、調查取證。
第二百七十八條外國法院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的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應當附有中文譯本或
者國際條約規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人民法院請求外國法院提供司法協助的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應當附有該國文字譯本或者國際條約規
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第二百七十九條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協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外國法院請求
採用特殊方式的,也可以按照其請求的特殊方式進行,但請求採用的特殊方式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
律。
第二百八十條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
共和國領域內,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外國法院承認和
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
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一條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
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外國法
院依照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和
執行。
第二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
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後,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
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
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
的,不予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八十三條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
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
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H. 涉及港澳台的訴訟屬於涉外民事訴訟嗎

一般將這兩個問題作為並列的概念,《民事訴訟法》將「涉外民事訴訟」專門列為回一章予以規答定,而未規定涉港澳台的的訴訟制度,而是通過具體的單行法規和司法解釋予以規定。
具體可參見http://www.hainu.e.cn/zy_jingpinkecheng/asp_hainu_show.asp?id=3839。

I. 涉港離婚在法院需要哪些手續

一、離婚案件的管轄權
(一)內地關於涉港離婚案件管轄權的規定
1、1991年《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我國法院在受理涉外離婚案件時,採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只要被告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居所,我國法院就享有對案件的管轄權。
第23條的規定,對於被告不在我國境內居住的涉外離婚案件,如果原告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居所,則原告住所地或居住地法院享有對案件的管轄權。
這兩條規定說明了涉港離婚案件管轄權的確定。
2、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4月14日(84)法民字第3號《關於原在內地登記結婚後雙方均居住香港,現內地人民法院可否受理他們離婚訴訟的批復》中明確指出:「港澳同胞……在內地登記結婚後,在港澳進行離婚訴訟如果確有困難,我們仍應當予以解決。故對於夫妻雙方均居住在港澳的同胞,原在內地登記結婚的,現在發生離婚訴訟,如果他們向內地人民法院請求,內地原結婚登記地或戶籍地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以上規定表明,香港居民回內地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內地人民法院可以立案受理。
綜上所述,內地法院對涉港離婚案件行使管轄權的依據包括:
(1)起訴時被告住所地或居住地在內地;
(2)起訴時原告住所地或居住地在內地;
(3)婚姻締結地在內地。
(二)香港對涉兩地離婚案件的管轄權規定
1、被告在香港的出現(presence of the defendant in hk);
2、協議管轄(submission);如果原告與被告雙方協議選擇香港法院管轄,或者雖無明示協議,但被告自願出庭,且出庭並非僅僅為了提管轄權異議,則香港法院有管轄權。但協議管轄僅適用於對人訴訟,在離婚、申請婚姻無效、就外國土地產權有爭議等糾紛中不予適用。
3、長臂管轄(extended jurisdiction ),只要原告能夠舉證證明符合《香港高等法院條例》(ruleof high court)order 11規定的條件,香港法院即可對在香港境外被告實施域外管轄。
根據《婚姻訴訟條例》第3條的規定,對離婚申請,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香港地方法院具有司法管轄權:
(1)在提出離婚申請之日,婚姻雙方均定居在香港;
(2)女方提出離婚的,提出離婚申請之日她須定居在香港,並在此日之前3年內經常居住在香港;或女方必須屬於被丈夫遺棄或者丈夫被依法遞解出境,而丈夫在遺棄妻子或被遞解出境前市定居在香港的;
(3)在提出離婚申請之日,婚姻關系的任何一方是與香港存在實際關系的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被告在香港的出現、離婚時住所或經常居所在香港、婚姻雙方任何一方與香港有實際聯系等,均可構成香港法院行使管轄權的依據。同時,在確定涉及兩地的離婚案件管轄權時,法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J.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是什麼內容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民事源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復議具體時間沒有明確規定,應在接到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書後,及時提出復議申請即可。一般來說,裁定書中往往會指定可以復議的期間(指定期間也具有法律效力)。

財產保全一般分為訴前保全和訴訟保全兩種(還有執行、涉外等財產保全),且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執行,對方當事人有申請復議的救濟權利,但對復議期限沒有具體規定。

(10)民事訴訟法涉港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在決定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前,可令申請人提供擔保,拒絕提供擔保的,駁回訴訟保全申請。對情況緊急的,人民法院可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並立即採取訴訟保全措施。當事人不服訴訟保全裁定的,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根據新《民訴法》的規定,訴訟中的保全,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即擔保不是必須的,法院在這里有裁量權。擔保人提交人民法院的保證方式主要為保證金、土地或房產等不動產以及銀行保函、信用擔保、擔保公司擔保。

熱點內容
以車抵債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2:48:28 瀏覽:834
佛山司法考試考點 發布:2025-09-12 12:42:11 瀏覽:84
公司治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2 12:34:39 瀏覽:486
合夥企業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2 12:23:53 瀏覽:386
論跨國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2025-09-12 12:23:19 瀏覽:87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
雙證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9-12 11:37:51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