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二款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二款

發布時間: 2022-01-02 21:00:24

⑴ (行政訴訟法)第70條第三款的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七十條行政復行為有制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你好,例如按照規定,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時,必須得按照《行政處罰法》及相關實施文件、部門規章等規定的程序來實施。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來實施行政處罰,也就是違反法定程序實施的,就構成行政處罰的實施程序不合法。程序不合法,有可能整個行政處罰就會被推翻。

⑵ 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是地方各級檢察院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前抗訴的條件。意思是說: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可以選擇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選擇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依據:第九十一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九)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第九十三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⑶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

這個問題並抄不難理解,行襲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的內容是「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意思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遇到行政爭議,既可以選擇申請復議也可以選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第二款里規定對於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申請復議的,應該依照法律進行,那麼要探討的就是什麼情況下應先復議而不能先起訴呢,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等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就是說只有在這種情況的時候,才適用《行政訴訟法》37條第2款。
明白了嗎?如果哪不懂可以M我。我一直在線的。打字打的手好痛,往採納啊,嘿嘿~~~

⑷ 對新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的理解

這個條款最主要是第三款,這里的行政領導是指正職和副職都可以,限制的是不能夠只讓律師代錶行政機關出庭。

⑸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是什麼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第(六)項是什麼,謝謝!

行訴法司來法解釋有「執行源解釋」和「適用解釋」兩種法規,你講的顯然是「執行解釋」,其第一條第二款第(六)項如下:

第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行為;

(二)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四)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五)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六)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⑺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3條1款2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專釋 (法釋〔2015〕9號 2015年4月屬22日公布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一)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
(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三)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規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
(六)重復起訴的;
(七)撤回起訴後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八)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明顯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九)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所羈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訴條件的。
人民法院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⑻ 新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38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內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容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⑼ 誰給我解釋清楚了給他100分:《行政訴訟》解釋第20條第二款跟第三款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一個是未授權實施行政行為,一個是授權了但行為機構或者組織超出授權實施行政行為.因此在被告的認定上也是有區別的。前者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後者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
超出授權部分並不等於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部分.建議你好好看看行政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

熱點內容
吉林大學經濟法 發布:2025-09-12 09:30:45 瀏覽:873
勞動法員工罰款標准 發布:2025-09-12 09:30:08 瀏覽:575
國際法律責任翻譯 發布:2025-09-12 09:18:14 瀏覽:776
四川省專項法律服務報價 發布:2025-09-12 09:12:52 瀏覽:865
經濟法課放電影 發布:2025-09-12 09:06:44 瀏覽:380
幼兒園教師勞動法培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12 08:46:11 瀏覽:762
2018法律責任競合 發布:2025-09-12 08:34:09 瀏覽:718
婚姻出軌民法 發布:2025-09-12 08:33:19 瀏覽:244
工作指引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8:33:18 瀏覽:153
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問題 發布:2025-09-12 08:33:15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