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申訴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申訴

發布時間: 2022-01-04 21:52:25

1. 未修正的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認為確有錯誤的 可以向原法院或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撤銷裁決 裁定不停止執行

2. 行政訴訟法 再審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再審。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六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1.根據法律規定二審之後有權進行再審的是二審人民法院,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由於已經被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取代所以無權進行再審。
2.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3.如果原生效判決是一審法院作出的,再審之後可以上訴。如果是二審法院作出則不能上訴。提審的案件也不能上訴。
4.個人有權申請再審,但是程序是否啟動由法院決定。

3. 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65條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內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容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帳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執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四)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4. 最高人民法院對申訴的行政案件已立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規定是這講的:「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

第六十三條還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己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年5月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政府超過法律許可權許可將決、裁定,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第六十三條的規定是針對法院而提出來的,對我申請再審的案子根夲沒有任何關糸,也沒有規定己立案申訴案件上級法院可以不審,難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庭法官不懂吧?行政訴訟法笫六十二條明確規定:「當亊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我控訴的案子事實清楚,法律法規規定明確,兩級法院官官相護,枉裁枉判,我才提出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申訴立案庭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給予立案,是完全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申訴規定的,怎麼好隨便不審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審查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的笫七條, 笫八條也明確規定; 不服省高院審過的案子應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申請再審,我申訴的案子是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不審是完全沒有法律依據的。

如果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講的我申訴案子不符合行政訴訟第六十三條規定不予再審,那麼為什麼最高法院立案庭還要給予立案。難道最高法院立案庭不懂法吧?如果是立案庭錯誤立案為什麼不在((通知)) 中給予說明呢?如果已立案案件審判庭可以不審,那麼立庭還有意義吧?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申訴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就可以不執行吧?請網友們幫我分柝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已立案案件審判庭不審就競隨錯了,不審有沒有法律依據。

5. 兩審終審制度後能申訴嗎

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生效的判決就不能在上訴,但是可以申訴。

6. 關於行政訴訟上訴後的申述疑問

當事人自己的申訴申請並不必然導致行政訴訟再審的產生,申請遞交之後需要經過法院的批准決定,如認為確有必要可以開始再審。《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最高院關於<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七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後,經審查,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當立案並及時通知各方當事人;不符合再審條件的,予以駁回。
對於申訴的遞交法院問題要看你原來案件的審判法院級別,以及你是對一審判決不服還是二審判決不服提起的再審申請。如果是對生效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再申請再審,對於再審的結果不服仍然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程序與普通的二審程序相似。如果本身向中院提起的再審申請已經是針對生效的二審判決的話,再審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
不知道這樣說你明白了沒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 行政訴訟中的再審,當事人向誰提出申訴的申請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8. 行政訴訟法申訴要符合哪些情形

參照: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源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
第九條對終審行政裁判的申訴,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再審:
(一)依法應當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
(二)有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裁判的;
(三)主要證據不充分或不具有證明力的;
(四)原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
(五)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適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六)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
(七)行政賠償調解協議違反自願原則,內容違反法律或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八)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並導致枉法裁判的。

9. 新的行政訴訟法第64條

2014年11月1日,十復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新法於2015年5月1日施行。
第六十四條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經審查認為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並向制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熱點內容
刑法各案例 發布:2025-09-11 21:17:54 瀏覽:158
虢建宏法院 發布:2025-09-11 21:15:57 瀏覽:928
北大法律碩士非法學保送怎麼准備 發布:2025-09-11 20:56:32 瀏覽:484
免費咨詢律師網 發布:2025-09-11 20:11:52 瀏覽:989
緬甸法律法規大全最新 發布:2025-09-11 20:10:28 瀏覽:327
電大合同法單選題保證的特性 發布:2025-09-11 20:01:50 瀏覽: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規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1 19:50:20 瀏覽:100
法律援助協會專業性強 發布:2025-09-11 19:25:59 瀏覽:21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加油吧喬麥7 發布:2025-09-11 19:02:30 瀏覽:866
行政法中口頭書面 發布:2025-09-11 19:01:56 瀏覽:793